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四字名篇

1.四字《诗经》有哪些

《关雎》《子衿》《桃夭》《击鼓》《氓》《关雎》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此诗言切而意婉,尤其是第三章,男主人公对所思女子真是设想得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第一章“窈窕淑女”二句,直往直来,连个小弯儿也不拐。但从第二章起,细节描写增多了,小伙子由于“寤寐思服”,彻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这确是真情流露。

越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恋爱时总是好往乐观处想,于是他想到将来结婚时场面多么热闹,婚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谐,生活多么美满幸福。《子衿》子衿 先秦:佚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末章写她在城阙等待情人而不见来,心情焦灼,来回走着,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一样漫长。

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划了诗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描写法,在后世文坛上发展得更加细腻,更加深刻,更加多样化,而上溯其源,三百篇已开其先。

正如钱锺书《管锥编》所指出的那样:“《褰裳》之什,男有投桃之行,女无投梭之拒,好而不终,强颜自解也。《丰》云:‘悔余不送兮’,‘悔余不将兮’,自怨自尤也。

《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桃夭》先秦 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

“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

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

《击鼓》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这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

该诗叙述了一位征夫对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如今生死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流泪蒙眬,肝肠寸断!《氓》先秦 佚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

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

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2.四字《诗经》有哪些

《关雎》《子衿》《桃夭》《击鼓》《氓》 《关雎》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此诗言切而意婉,尤其是第三章,男主人公对所思女子真是设想得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第一章“窈窕淑女”二句,直往直来,连个小弯儿也不拐。但从第二章起,细节描写增多了,小伙子由于“寤寐思服”,彻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这确是真情流露。

越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恋爱时总是好往乐观处想,于是他想到将来结婚时场面多么热闹,婚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谐,生活多么美满幸福。 《子衿》 子衿 先秦:佚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末章写她在城阙等待情人而不见来,心情焦灼,来回走着,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一样漫长。

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划了诗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描写法,在后世文坛上发展得更加细腻,更加深刻,更加多样化,而上溯其源,三百篇已开其先。

正如钱锺书《管锥编》所指出的那样:“《褰裳》之什,男有投桃之行,女无投梭之拒,好而不终,强颜自解也。《丰》云:‘悔余不送兮’,‘悔余不将兮’,自怨自尤也。

《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桃夭》 先秦 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

“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

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

《击鼓》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

该诗叙述了一位征夫对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如今生死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流泪蒙眬,肝肠寸断! 《氓》 先秦 佚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

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

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3.诗经好听的四字词语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度米文库

诗经中唯美的四字词语【篇一:诗经中唯美的四字词语】1、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解释: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2、击鼓,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解释: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解释: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4、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解释:怎么能说没有衣服呢?我和你穿一件。王兴兵打仗,我修理打磨我的矛戈,与你一同对敌。5、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解释: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苹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6、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解释: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鸟儿出自深谷里,飞往高高大树顶。7、桃夭桃之夭夭,。,宜其室家。解释:翠绿繁茂的桃树啊,花儿开得红灿灿。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解释: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

4.诗经中有哪些名篇

1.《诗经•卫风•淇奥》

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2.《诗经•卫风•木瓜》

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3.《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4.《诗经•小雅•鹿呜》

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

5.《诗经•小雅•棠棣》

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全句的意思是,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①[阋(xì)]争吵。

5.诗经里四字词语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11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1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1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4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6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明亮的白色骏马,在空无一人的山谷咀嚼着青草 ,有那样一个人 ,如玉般,干净,透明,澄澈 .

1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我们定下了生死想爱的契约,无论分分合合(阔,分别阔别),牵了你的手,就要和你一起到老.

18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19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2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21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6.诗经中有哪些名篇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做《诗》,儒家把它尊为经典,故称作《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

除《诗经·郑风·子衿》、《诗经·秦风·蒹葭》、《诗经·周南·关雎》、《诗经·周颂·噫嘻》、《诗经·小雅·采薇》、《诗经·卫风·硕人》等名篇外,还有以下名篇名句:

1.《诗经•卫风•淇奥》

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2.《诗经•卫风•木瓜》

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3.《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4.《诗经•小雅•鹿呜》

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

5.《诗经•小雅•棠棣》

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全句的意思是,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①[阋(xì)]争吵。

6.《诗经•小雅•车舝(辖)》

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

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7.《诗经•小雅•鹤呜》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8.《诗经•小雅•小旻》

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

①[临]来到。 ②[履]踩,走。

9.《诗经.小雅•伐木》

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

①[幽谷]深谷。

10.《诗经•大雅•荡》

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①[靡]没有谁。 ②[鲜(xiǎn)]少。 ③[克]能。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7.诗经中的名篇

《诗经·邶风·绿衣》译文及赏析 【原文】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题解】 执政文化是政权的核心,是内在的‘衣’(衣,里衣,即‘依据’),‘禄’是政权的红利,是外在的‘裳’(裳,外衣,外在的),衣之于裳的关系犹如矛盾论中的“内因和外因”之辩证关系。

本诗歌诗旨是:执政文化核心是强国之内因,‘衣’都皮之不存,外在的‘禄’又毛之焉附? 关于‘邶风’。邶,周武王灭殷后,殷王僟之地朝歌,一分为三,东为鄘地、北为邶地、南为卫地,其中邶地又用来安置殷王室及贵族,‘邶风’反映的主要是亡国之思,这是‘邶风’的主要特点,必须把握,亡国之音必须引以为戒,‘慎终追远’是儒家治国安民之术基本战略思想之一。

本诗成于公元前1043年武庚叛乱之后,最后一节‘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为孔子添加之雅文,以纠殷商亡国之士的错误结论‘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风从‘周南’、‘召南’之德风以正后,紧接着就是‘邶风’,极为符合儒家‘慎终追远’思想。

关于‘绿衣’,《毛诗序》云“绿,间色(即贱色之意)”,‘绿兮衣兮’即‘绿衣缺黄’的春秋笔法表达方式。‘绿衣缺黄,其国必亡’是孔子在本诗中,要阐述的真正中心论点。

皇权的正统颜色,自汉武帝“罢绌百家,独遵儒术”后,一直定‘明黄’为皇家御用颜色,其理论是取《尚书·尧典》的孔子前叙‘钦明文,思安安’ 之‘明’,另取《周易·坤卦·六五》“黄赏元吉”之‘黄’。‘黄’为何意?《周易·坤卦·文言》云“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之,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看大白菜,菜心为黄,才有勃勃生机之绿叶,去掉黄色菜心,绿叶自然无法完美白菜的形象。江山如处于菜心被去掉的险境,自有“有女怀春”之辈跃跃欲试而起“逐鹿中原”之心,其祸大焉! 【我的译文】 国强要有依, 执政为公国恒强。

忧愁我心者 文质相克命不长? 国盛要有依 共荣同耻君恒王 忧愁我心者 共荣同耻核心亡? 周行文武道 灭商暴敛无常 我思文武王 “黄赏元吉”国运长。 商为天道亡, 凄风已令国民寒 我思尧舜禹 雅正‘钦明文,思安安’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执政文化能不能德行天下,将直接关系国家存亡的政论诗。

据历史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商王朝崇尚陪活葬制度,极其残忍,对诸侯各国实行强佂暴敛,搞得乌烟瘴气,民怨沸腾。治国理论是《归藏易》:只崇尚坤道和自己的祖先,极度自私自利,这是商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本诗是邶之风,讲述殷余民经武庚叛乱平息后,经周公的德化,终于认识到《周易·坤卦·文言》云“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之,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的道理,进而开始被周的文治武功所折服。

孔子通过加上的最后一节‘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之雅文,要告戒后人,一定要牢记‘钦明文,思安安’的居安思危、按客观规律做事、做人的道理。

本诗的译文,词不达意处在所难免,只因本诗的涵义非常丰富多彩,这是春秋笔法的奇妙之处,非我之过也。正如中国瓷之窑变,主要在于触景生情和个人领悟运用之妙。

附录:武庚叛乱 武庚(?—约前1039年),商纣王之子,幼时聪明好学。约公元前1046年2月底,商亡周立。

武庚管理殷余民,殷民大悦。 武王为防武庚叛乱,又在朝歌周围设邶、卫三国。

朝歌以东设卫国,使管叔由管徒封卫,朝歌西与南为,使蔡叔由徒蔡封;朝歌以北为邶,使霍叔自霍徒封邶。共同监视武庚。

此时,武庚留居在纣宫(今淇县城内的西坛、三海一带)续殷祀。 殷亡第四年,(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姬发驾崩,儿子周成王姬诵年幼(13岁),武王之弟周公旦代成王掌管国事。

对此,管叔、蔡叔皆不满,散布周公想篡位之谣言,并串联武庚起兵反叛。 周公和召公为保周江山,“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周公以成王命率军东征,伐朝歌叛军,武庚兵败被诛。

周公又杀管叔、放蔡叔、贬霍叔,将朝歌“殷顽”迁于洛阳管教之。 武庚之乱后,使周初统治都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亲戚、蕃屏周室的重要性。

在武王分封的基础上,周分、成王再次大规模分封诸侯。相传周公分封七十一国,其中有五十三人是姬姓子弟,他们都是文王、武王和周公的后人,如文王之弟封于东虢、西虢,文王之子封于邗、晋、应、韩;周公之子封于凡、蒋、邢、茅、砟、祭。

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和殷遗民被一分为二,一部分纣兄微子启,他在灭商后投降周,也未卷入叛乱,因此封于商丘,国号宋。另一部分封给成王的叔父康叔,在殷商故墟。

国号卫。此外,还有一些异姓贵族为周公、成王所封。

两次分封,不仅使周人巩固了在原属殷商的广大地区的统治,而且扩大了周人的势力和影响,使周成为国力和疆域远远超过商朝的强大国家。

8.诗经里有那些四个字的很美

(帮到你了吗?请采纳。)

1、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2、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3、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8、君子作歌,唯以告哀。

9、宁为秋霜,勿为犬羊。

10、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1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2、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1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相掬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

14、桃之夭夭,烁烁其华,之子与归,易其室家。

1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以相好也。

1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衷。

17、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1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9、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0、月出佼兮,佼人僚兮

2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2、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23、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24、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心中是悼。

9.诗经里四字词语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11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1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1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4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6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明亮的白色骏马,在空无一人的山谷咀嚼着青草 ,有那样一个人 ,如玉般,干净,透明,澄澈 . 1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我们定下了生死想爱的契约,无论分分合合(阔,分别阔别),牵了你的手,就要和你一起到老. 18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19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2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21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