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爱国的诗句及点评杜甫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吉鸿昌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顾炎武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鲁迅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二、求爱国诗文及点评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借景抒情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就题意而生发,叙写同一个月光之下,关山(边境)内外三种不同人(将军、士兵、遗民)的境遇和心态。前四句写将军:临边不战,沉湎声色,弛废战备。次四句写士兵:虚度岁月,暴骨沙头,壮志难酬。后四句写遗民:渴望恢复,连年落空,忍死等待。月亮是全篇的背景光源,三种人都是今夜月下的不眠之人,苍白的月光照出他们各不相同的欢乐悲苦。诗歌的重点是写“壮士心”和“遗民泪”交织成的“月下之恨”,而“将军乐”则从正面揭露了造成这一千古悲剧的历史原因是“和戎”的国策。全诗以淡淡的月光涂抹了一层悲愤的时代色彩,无声地吐诉着作者心头对“和戎”国策的谴责和报国无门的憾恨。 三、有关爱国的诗句及点评杜甫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吉鸿昌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顾炎武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鲁迅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四、爱国的诗歌加评析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这是诗人1942年在日寇阴暗潮湿的土牢里写下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诗篇,抒发了诗人对灾难祖国由衷的关切和真挚的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领导下的解放区的向往。 诗的前半部分写“我”用“残损的手掌”深情地抚摸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下的祖国广大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接着,诗人无形的手掌触到家乡一片湛蓝的湖水,现时“微凉”的湖水与昔日“堤上繁华如锦障”的美丽春光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诗人对敌人践踏故土的无比忧愤。 为了使诗歌表达的主题不流于肤浅狭隘,诗人想象的世界由近拉远,由北到南,从长百山的雪峰、黄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诗人选择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风景加以点染,它们既是人民的苦难与不幸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恶的见证。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两句既是对上半段的总结,又与开头三、四行遥相呼应。诗的后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开,描绘的是与前面灾难景象形成极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图景:那虽是“辽远的一角”,但山河完整无损,没有阴暗和血污。 而是充满了温暖、光明和生机,“那里是太阳,是春”。与前半部分的哀怨、忧伤的基调相比,这一部分跳动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快乐与激动;与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动的抒情相比,后半部分则显得安静而舒缓,使这首诗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抒情风格显得变幻多姿。 在那个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艺术的凝想的年代里,这首诗像一朵美丽而永不凋落的奇葩:意象高度凝炼而不晦涩,感受细腻而不暗淡,深刻的现实内容与现代抒情方式完美地交融起来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此诗借鉴了前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中的圆周句式“我是戈雅,……我是……”,但又有创造性的发展。 圆周句式大多出现在抒发强烈情绪的作品中,悲伤痛苦的情调最宜用它来渲染。舒婷写的是“我”与祖国的关系,用这种句式,增加了痛苦和挚爱的深度。 第一节是对祖国历史的反思,精心选取五组意象,象征祖国千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面貌:前四行平稳深长,富有音响和色彩,给人以深思沉重之感;五、六行则短促,不事描绘;后三行又伸长,行短意紧,显示出情感的起伏,出现主词。第二节承上启下,揭示出蕴藏在中华民族灵魂中的希望之花从未消亡过,灾难虽重,理想永存,只是暂未实现。 此节先短句后长句,然后主词复现,似意犹未尽,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便泻于笔端。第三节倾吐希望,激情昂扬,连用五组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百废待举的面貌。 每一个意象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五组连用形成博喻排比,强化了亢奋热烈的情绪,表达出诗人欢欣鼓舞的情怀。第四节头两行用“十亿分之一”与“九百六十万平方”构成小与大的对比,寓意“我”是祖国的一分子,但“我”的胸中又包容着整个祖国。 接着以**养“我”与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又成一对照,突出“我”同祖国的血乳关系;甚至迷惘、深思、沸腾,与富饶、荣光、自由,也是性质相反的对衬,以见出痛苦和欢欣的无限。如果前三节是写“我”与祖国的关系,第四节则是反过来写祖国和“我”的关系。 句法参差正是心情激动至极的表现,在对主词的双重呼唤中结束全篇,达到最高潮。全诗无一字议论,皆以意象描绘,以情贯穿。 所选意象既质朴又鲜明,既独特又贴切,每一个词也都与被描绘的景象紧密契合。抒情又非一览无余的倾泻,而很注意其波动的节奏,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 五、爱国诗带有点评《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六、短一点的爱国诗句及点评有没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不起,点评没有。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现代爱国诗歌及点评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这是诗人1942年在日寇阴暗潮湿的土牢里写下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诗篇,抒发了诗人对灾难祖国由衷的关切和真挚的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领导下的解放区的向往。 诗的前半部分写“我”用“残损的手掌”深情地抚摸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下的祖国广大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接着,诗人无形的手掌触到家乡一片湛蓝的湖水,现时“微凉”的湖水与昔日“堤上繁华如锦障”的美丽春光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诗人对敌人践踏故土的无比忧愤。 为了使诗歌表达的主题不流于肤浅狭隘,诗人想象的世界由近拉远,由北到南,从长百山的雪峰、黄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诗人选择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风景加以点染,它们既是人民的苦难与不幸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恶的见证。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两句既是对上半段的总结,又与开头三、四行遥相呼应。诗的后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开,描绘的是与前面灾难景象形成极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图景:那虽是“辽远的一角”,但山河完整无损,没有阴暗和血污。 而是充满了温暖、光明和生机,“那里是太阳,是春”。与前半部分的哀怨、忧伤的基调相比,这一部分跳动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快乐与激动;与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动的抒情相比,后半部分则显得安静而舒缓,使这首诗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抒情风格显得变幻多姿。 在那个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艺术的凝想的年代里,这首诗像一朵美丽而永不凋落的奇葩:意象高度凝炼而不晦涩,感受细腻而不暗淡,深刻的现实内容与现代抒情方式完美地交融起来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此诗借鉴了前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中的圆周句式“我是戈雅,……我是……”,但又有创造性的发展。 圆周句式大多出现在抒发强烈情绪的作品中,悲伤痛苦的情调最宜用它来渲染。舒婷写的是“我”与祖国的关系,用这种句式,增加了痛苦和挚爱的深度。 第一节是对祖国历史的反思,精心选取五组意象,象征祖国千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面貌:前四行平稳深长,富有音响和色彩,给人以深思沉重之感;五、六行则短促,不事描绘;后三行又伸长,行短意紧,显示出情感的起伏,出现主词。第二节承上启下,揭示出蕴藏在中华民族灵魂中的希望之花从未消亡过,灾难虽重,理想永存,只是暂未实现。 此节先短句后长句,然后主词复现,似意犹未尽,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便泻于笔端。第三节倾吐希望,激情昂扬,连用五组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百废待举的面貌。 每一个意象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五组连用形成博喻排比,强化了亢奋热烈的情绪,表达出诗人欢欣鼓舞的情怀。第四节头两行用“十亿分之一”与“九百六十万平方”构成小与大的对比,寓意“我”是祖国的一分子,但“我”的胸中又包容着整个祖国。 接着以**养“我”与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又成一对照,突出“我”同祖国的血乳关系;甚至迷惘、深思、沸腾,与富饶、荣光、自由,也是性质相反的对衬,以见出痛苦和欢欣的无限。如果前三节是写“我”与祖国的关系,第四节则是反过来写祖国和“我”的关系。 句法参差正是心情激动至极的表现,在对主词的双重呼唤中结束全篇,达到最高潮。全诗无一字议论,皆以意象描绘,以情贯穿。 所选意象既质朴又鲜明,既独特又贴切,每一个词也都与被描绘的景象紧密契合。抒情又非一览无余的倾泻,而很注意其波动的节奏,由悲哀、低沉到。 八、爱国的诗歌加评析《七子之歌》 闻一多 序: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 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 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 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 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虽然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今天的广东省湛江市) 东海(岛)和硇洲(岛)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 我的同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析文: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地域广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随着满清贵族的入主中原,文明逐渐衰退,野蛮出身的满清贵族不仅拒绝现代文明,而且扼杀了明末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接轨,将中华民族逐步带入愚昧、落后、黑暗之境,至18世纪中叶,满清王朝彻底腐朽,靠现代文明崛起的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门,通过武力征讨、政治恫吓等手段,纷纷霸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赔款”、强行开放口岸,特别是荷兰、英国、日本、俄国等诸多国家先后割占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弯、九龙、旅顺、大连等地为租界,中国和中华民族完全处于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悲惨境地。 对此,中华儿女无不痛心疾首。 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留学美国,目睹国家衰弱、华人倍受洋人欺凌的不堪历史与现实,悲愤异常,遂写下了这首哀婉凄绝的《七子之歌》。 在诗中,他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 其序中Alsace-Lorraine通译为洛林地区,位于法国东部浮士山脚下,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凡尔塞和约后归还。 九、爱国诗+点评 急需《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叫胡马度阴山。 点评:诗的第一句,以眼前的明月临关,追溯到秦汉,展现出今古悠久苍茫境界。 边址雄关,是阻挡胡马南侵的屏障,由内地到边关出征的将士却没有回还,包含了征战的艰苦和将士的壮烈牺牲。一二两句在由今溯古,由古及今的的想象中正富含着对这个延续千年历史的深思。 第三四句,单刀直入,作出明快的回答,用“但使”、“不叫”假设句式,从正反面的经验教训概括元遗。“龙城飞将”,是合用卫青击匈奴至龙城与“飞将军”李广两个典故这个答案看似简单明了,却又蕴含深广。 这首诗只用28个字,高度概括到造出阔远的时空境界,引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被诗评家赞为“神品”。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 李白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反映唐代反击西北部少数民族侵扰战争情况。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极写边地的酷寒,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全从侧面写出,意脉贯通,措语天然,不拘格律。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 从结构上看,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概括生活,表现主题。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以“随金鼓”和“抱玉鞍”来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及高度警惕来寇的情景。结尾两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诗人代替将士们直抒胸臆,更是音韵铿锵,气势豪壮,表达了誓死消除边患,为国立功的愿望与决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由于个人的生活遭遇和身处复杂动荡的时代,杜诗大多都有沉郁、悲凉、凝重的色彩,但此诗却不同,它一扫往昔沉郁悲壮的气氛,写得大喜若狂、轻快明朗。 首联点明事实原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 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 颔联两句以转作承,着笔深化,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 这是一首有名的“快诗”,开篇伊始,即运笔如飞,四联八句 ,一气呵成,情感炽烈。 它之所以脍炙人口,千古传唱,主要在于它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南 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的第五首,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的愿望。 诗的首句“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势急切,气魄豪迈,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在鼓动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 接下来的次句承前启后,气势磅礴,喊出挥刀杀敌、驰骋战场、收复失地的心声,字里行间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希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令人读了为之精神振奋。 诗的后两句则是呼吁有志男儿“带吴钩”效命沙场,以鼓励别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一样,为国建功立业。(当然,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诗中也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全诗运用设问、借代等修辞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壮志豪情与爱国热情溢于字里行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的前两句点明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对复国大业充满胜利信心。 “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心头始终郁结着慷慨之情,所以当夜深人静、听窗外风雨时,触景生情——由风雨大作的气势联想到官军杀敌的神威,诗人激动不已,即便入梦也是铁马冰河,从而抒发了诗人宝刀不老,愿为收复中原大地而驰骋杀敌的壮志豪情,并以此喻写、衬托抗金义士的坚强勇武及收复失地的壮志。 全诗意境开阔,气魄恢宏,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 一、【关于爱国的作文,并有名师评价】【第一篇】:点滴爱国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身命的摇篮,我们应该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们的祖国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豪杰,他们为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而和敌人做殊死的斗争,因为他们,我们的付出和牺牲,我们的祖国才得以富强.因此,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我为此而感到骄傲!”在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热爱祖国.在学校中记得今年的10月23日,我参加了在箴言中学举行的区运动会开幕式的集体舞表演.抬腿、转圈、再抬腿、挥动绸带……一系列激情昂扬的舞蹈动作不知道已经演练了多少遍,汗水湿了衣裤,疲惫袭上身体,缠绕脸颊,盈满心灵,挥之不去,眼前五彩缤纷的体育馆蒙上了一层灰色.真得好累啊!总算等到开幕式开始了.一首雄壮响亮的国歌响彻整个体育场,灰色中添入了红色,并且红色占据了整个眼帘,同时映入我眼帘的是由三名英姿飒爽、精神抖擞的官兵组成的仪仗队,整齐的步伐使我那疲惫的心瞬间挥之而去,好大的气势啊!三千多名武警战士举着一面巨大的国旗跑入了体育场嘴里发出雄壮的呐喊声,红色一下子铺满了整个体育场,五星红旗随着他们的动作像波浪似的飘动着,我的心也随之震荡不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嘹亮的国歌声洋溢在体育场,那声音、那气势,那是对祖国的热爱,那是对中国的骄傲,这份激情更使我感动.年轻人我们都还记得,5.12大地震后天安门广场上有一个年轻人举起一张薄薄的纸,奋力呐喊,上面印着八个字:“汶川加油,中国加油!”就这样一个平凡的举动曾感动了多少人?我们都能想起,一位老华侨举着写了三个大字“祖国好”的牌子站在路边,以此来表现他对祖国的感谢与热爱之情,就这样一个平凡的举动曾震撼了多少人?我们都知道,李连杰创办的“壹基金”,或许,我们捐的一元钱不算什么,就因为有这样千千万万个平凡的一元钱聚集在一起,又曾帮助了多少人?当然,他们的举动不会被载入史册,他们的名字也不会永垂不朽.他们今天所做的事都是在为国奉献.奉献自己的热血,奉献自己的真情,奉献自己的力量.企业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组织救援行动,社会各界也在政府的号召下积极行动,千方百计实施救援,全力为抗震救灾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索尼公司及全体员工时刻关注玉树灾区救援情况,并迅速展开了包括募捐在内的各种紧急救援行动.4月15日,索尼在华企业及员工在第一时间紧急决定通过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向玉树灾区捐款100万元人民币,用于震区儿童的抗震救灾工作,并携手儿基会共同启动“情系玉树,爱暖童心”--索尼捐助震区儿童行动.4月16日下午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斌先生亲自将100万元送达儿基会.该款项中的50万元将立即用于震区儿童的紧急灾后救助,另外50万元将用于支援震后学校重建..这一切的一切,无一不是在说爱国,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