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谢安的古诗谢安有自己的诗:《兰亭诗二首》、《与王胡之诗》 《兰亭诗二首》(其一) 伊昔先子。有怀春游。 契兹言执。寄傲林丘。 森森连岭。茫茫原畴。 逈霄垂雾。凝泉散流。 《兰亭诗二首》(其二) 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 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 醇醑陶丹府。兀若游羲唐。 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与王胡之诗 鲜冰玉凝。遇阳则消。 素雪珠丽。洁不崇朝。 膏以朗煎。兰由芳凋。 哲人悟之。和任不摽。 外不寄傲。内润琼瑶。 如彼潜鸿。拂羽雪霄。 内润伊何。亹亹仁通。 拂羽伊何。高栖梧桐。 颉颃应木。婉转虵龙。 我虽异迹。及尔齐踪。 思乐神崖。悟言机峰。 绣云绮构。丹霞增辉。 蒙泛仰映。扶桑散蕤。 吾贤领隽。迈俗凤飞。 含章秀起。坦步远遗。 余与仁友。不涂不笱。 默匪严穴。语无滞事。 栎不辞社。周不骇吏。 纷动嚣医。领之在识。 会感者圆。妙得者意。 我鉴其同。物睹其异。 往化转落。运萃勾芒。 仁风虚降。与时抑扬。 兰栖湛露。竹带素霜。 蕊点朱的。薰流清芳。 触地儛雩。遇流濠梁。 投纶同咏。褰褐俱翔。 朝乐朗日,啸歌丘林。 夕玩望舒,入室鸣琴。 五弦清激,南风披襟。 醇醪淬虑。微言洗心。 幽畅者谁。在我赏音。 2.唐诗中写谢安的诗一共多少首李白诗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感情强烈,雄奇豪放,想象丰富新奇,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 即使信笔挥撒,也能自然天成,且语言清新明快,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意境奇伟瑰丽,继屈原之后,登上浪漫主义诗歌之巅,与杜甫并称“大李杜”,人称诗仙,有《李太白集》,存诗达九百余首。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唐代极盛时期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他不事权贵,刚正不阿,却心仪谢安,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崇高理想,欲挽狂澜于既倒,并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咏志诗《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他的怀古诗《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金陵)》(此墩即晋太傅谢安与右军王羲之同登,超然有高世之志,余将营园其上,故作是诗):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投鞭(策)可填江,一扫不足论(朝为我吞)。 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冶城访古迹(至今古城隅),犹有谢安墩。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 想象东山姿,缅怀右军言。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功成拂衣去,归入(长啸)武陵源。 李白用二百余字的篇幅,全面地描述了谢安指挥淝水之战的背景和过程,也抒发了自己的敬仰之情。李白远不止一次地将谢安与苍生联系在一起,如“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赠友人三首》其三), “谢公不徒然,起来为苍生”(《赠韦秘书子春》)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二)。 李白也非常羡慕谢安倾倒碧空云彩,赛过清响猿声的楚舞吴歌,佩服他为了苍生黎元,而东山再起,并谈笑之间安定天下的宽阔襟怀,深爱之情油然面生,希望到九霄云外去飞翔。他的《书情题蔡舍人雄(梁雄)》:尝高谢太傅(尝闻谢安石),携妓东山门。 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 余亦爱此人,丹霄冀飞翻。他的另一首诗《赠常侍御》: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 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 此诗说谢安隐居东山,原先并不曾想到济世天下,一旦东山再起,却能力挽狂澜,且功业垂成,又风流潇洒。如大贤能屈能伸,象季叶这个地方因为有遗贤,故而轻视风雅。 见《初学记》司空箴曰:“昔在季叶,班禄遗贤。”李白在东山凭吊这位旷世风流宰相,他不由回顾起谢安当年作“浩浩洪流咏”的风采。 《东山吟》(一作醉过谢安东山去江宁城三十五里,晋谢安携妓之所):携妓东土山(山去),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五(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高)咏何必奇?李白不仅崇敬谢安的雅望,还表示要学他那样为人处事。 如“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送岑徵君归鸣皋山》)、“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子(屈)平”(《秋夜独坐怀故山(去长安后)》)、“吴风谢安屐,白足傲履袜”(《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李白多次回忆东山之游,《忆东山二首》: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前一首怀念谢安的东山上的蔷薇花不在开吗?以及歌妓白云、明月的下落何方?后一首说作者今天携带歌妓来了并大声叫唤,为什么却没有人回答?《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 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这一首也写作者侄儿李良携带歌妓去会稽时,春光融融高兴之情,不由加快步伐,远看真象桃李妹妹花,实为镜中花。 李白也喜欢象谢安那样携妓出游。“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携妓登梁王栖(楼)霞山孟氏桃园中》)、“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示金陵子(一作金陵子词)》)、“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其一)。 又叫别人不要随去学谢安隐居林泉,你离谢安太远了,如“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送梁四归东平》)。杜甫诗杜甫,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善于运用古典诗歌诸多体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为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有《杜工部集》传世,他与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而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但都一样崇敬谢安,将之比喻成汉趄开国元勋淮阴侯韩信,其《宴王使君宅题二首》: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艰难。 逆旅招邀近,他乡思绪宽。不材甘朽质,高卧岂泥蟠。 泛爱容霜发,留欢卜夜闲。自吟诗送老,相劝酒开颜。 戎马今何地,乡园独旧山。江湖堕清月,酩。 3.唐诗中写谢安的诗一共多少首李白诗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感情强烈,雄奇豪放,想象丰富新奇,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 即使信笔挥撒,也能自然天成,且语言清新明快,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意境奇伟瑰丽,继屈原之后,登上浪漫主义诗歌之巅,与杜甫并称“大李杜”,人称诗仙,有《李太白集》,存诗达九百余首。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唐代极盛时期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他不事权贵,刚正不阿,却心仪谢安,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崇高理想,欲挽狂澜于既倒,并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咏志诗《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他的怀古诗《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金陵)》(此墩即晋太傅谢安与右军王羲之同登,超然有高世之志,余将营园其上,故作是诗):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投鞭(策)可填江,一扫不足论(朝为我吞)。 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冶城访古迹(至今古城隅),犹有谢安墩。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 想象东山姿,缅怀右军言。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功成拂衣去,归入(长啸)武陵源。 李白用二百余字的篇幅,全面地描述了谢安指挥淝水之战的背景和过程,也抒发了自己的敬仰之情。李白远不止一次地将谢安与苍生联系在一起,如“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赠友人三首》其三), “谢公不徒然,起来为苍生”(《赠韦秘书子春》)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二)。 李白也非常羡慕谢安倾倒碧空云彩,赛过清响猿声的楚舞吴歌,佩服他为了苍生黎元,而东山再起,并谈笑之间安定天下的宽阔襟怀,深爱之情油然面生,希望到九霄云外去飞翔。他的《书情题蔡舍人雄(梁雄)》:尝高谢太傅(尝闻谢安石),携妓东山门。 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 余亦爱此人,丹霄冀飞翻。他的另一首诗《赠常侍御》: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 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 此诗说谢安隐居东山,原先并不曾想到济世天下,一旦东山再起,却能力挽狂澜,且功业垂成,又风流潇洒。如大贤能屈能伸,象季叶这个地方因为有遗贤,故而轻视风雅。 见《初学记》司空箴曰:“昔在季叶,班禄遗贤。”李白在东山凭吊这位旷世风流宰相,他不由回顾起谢安当年作“浩浩洪流咏”的风采。 《东山吟》(一作醉过谢安东山去江宁城三十五里,晋谢安携妓之所):携妓东土山(山去),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五(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高)咏何必奇?李白不仅崇敬谢安的雅望,还表示要学他那样为人处事。 如“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送岑徵君归鸣皋山》)、“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子(屈)平”(《秋夜独坐怀故山(去长安后)》)、“吴风谢安屐,白足傲履袜”(《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李白多次回忆东山之游,《忆东山二首》: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前一首怀念谢安的东山上的蔷薇花不在开吗?以及歌妓白云、明月的下落何方?后一首说作者今天携带歌妓来了并大声叫唤,为什么却没有人回答?《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 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这一首也写作者侄儿李良携带歌妓去会稽时,春光融融高兴之情,不由加快步伐,远看真象桃李妹妹花,实为镜中花。 李白也喜欢象谢安那样携妓出游。“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携妓登梁王栖(楼)霞山孟氏桃园中》)、“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示金陵子(一作金陵子词)》)、“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其一)。 又叫别人不要随去学谢安隐居林泉,你离谢安太远了,如“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送梁四归东平》)。杜甫诗杜甫,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善于运用古典诗歌诸多体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为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有《杜工部集》传世,他与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而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但都一样崇敬谢安,将之比喻成汉趄开国元勋淮阴侯韩信,其《宴王使君宅题二首》: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艰难。 逆旅招邀近,他乡思绪宽。不材甘朽质,高卧岂泥蟠。 泛爱容霜发,留欢卜夜闲。自吟诗送老,相劝酒开颜。 戎马今何地,乡园独旧山。江湖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