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昧旦晨兴的意思,成语昧旦晨兴是什么意思形容难以入睡的成语有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夜不成眠、昧旦晨兴、捶床捣枕。 1、辗转反侧拼音:zhǎn zhuǎn fǎn cè 释义: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夜不成眠拼音:yè bù chéng mián 释义:夜里睡不着觉。 形容焦虑,担心的情形。出处:《伟大的悲剧》 3、夜不能寐拼音:yè bù néng mèi 释义:形容因心中有事,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八·虔州城楼》:“明日而先公言:‘汝夜何所往?吾闻抱关老卒云,楼故多怪,每夕必出。’予因道昨见者。 是日徒于孤独,竟夜不能寐。” 4、昧旦晨兴拼音:mèi dàn chén xīng 释义: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难以入睡。 出处:《晋书·简文帝纪》:“何尝不昧旦晨兴,夜分忘寝。” 5、捶床捣枕拼音:chuí chuáng dǎo zhěn 释义:形容辗转难以入睡。 出处:《捉鬼传》第七回:“风流鬼无奈,这一晚捶床捣枕,翻来翻去,如何睡得着。”。 2.古文中有关"旦"的翻译旦 (指事。 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同本义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世说新语·贤媛》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旦而战,见星未已。――《左传·成公十六年》 号呼达旦。 ――清·方苞《狱中杂记》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旦日(天亮时);旦明(天亮时) 早晨 旦夕得甘毳以养亲。 ――《史记·刺客列传》 又 旦 dàn ①天亮;早晨:通宵达~。 ②(某一)天:元~。 ②我国传统戏曲中扮演妇女的角色:花~。 ③纤度(天然丝或化学纤维粗细程度)的单位,9000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旦数越小,纤维越细。 【旦旦】 ④〈古〉天天:岂若吾乡邻之~有是哉。 (《捕蛇者说》)~诚恳:信誓~。 【旦日】〈古〉天明;白天:~,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史记·陈涉世家》) 【旦夕】 ④早上和晚上。 ②比喻极短的时间:危在~。 3.古人常说的旦是指什么时候古人常说的旦是指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时候,借以表示天亮时。 旦,根据隶定字形解释,象形兼会意。字从日,从一。“日”,为太阳;“一”表示“地平线”。“日”与“一”联合起来表示“日出东方地平线”,所以本义是太阳完整现身于东方地平线上,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古人用以指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时候。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有说,“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其意即“女说公鸡已打鸣,男说天色尚未明”。这里的昧旦,又叫昧爽,指天将亮的时间,而“旦”就是天亮的意思。 4.诗经 氓 原文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