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念的诗句诗经表达思念的古诗词: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2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49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50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表达思念的古诗: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3、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燕子楼》张仲素4、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 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赵必豫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7、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虞美人》 纳兰性德8、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玉楼春》周邦彦9、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1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11、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12、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1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杨柳枝》温庭筠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15、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俞彦16、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晏殊17、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18、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思念的诗句。 ——《凤求凰•琴歌》19、曾经沧海。 2.忆江南诗三首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还能输入 9983 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就曾谙 参考资料:提交回答取消 回答 共2条 2012-2-12 11:08 我是岑彬 | 一级 忆江南(其一) 岭南冬季好风光 不似湖广北风寒 但若江南披银装 便做他乡是故乡 忆江南(其二) 天涯何处是江南 吴楚相望难为家 扬子江畔他乡客 不宿太湖山石旁 忆江南(其三) 顾念心中相思苦 楚天极目江汉流 吴中风物遇何处 湖光山色转空头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3.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风景就曾谙 3.《诗经•采葛》赏析采葛 先秦 佚名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觉中也似乎时光很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此诗三章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覆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就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仿佛能触摸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听到他那发自心底的呼唤。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拨动千古之下读者的心弦,并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审美价值永不消退,至今仍活在人们口头。其艺术感染力的奥妙在哪里?蒋立甫《风诗含蓄美论析》曾剖析此诗“妙在语言悖理”,意思说:从科学时间概念衡量,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怎能与“一日”等同呢?当是悖理的,然而从诗抒情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合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这一悖理的“心理时间”由于融进了他们无以复加的恋情,所以看似痴语、疯话,却能妙达离人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 4.如何才能读懂《诗经》阅读《诗经》,我们能获得美的享受。 诗歌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体现在手法与节 奏上6古人说《诗经》有“六义”,即风、雅、颂与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的性质、体 制上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的创作手法上的分类。 朱熹《诗传纲领》云:“赋者,直陈其 事;者,以彼状此;兴者,托物兴词。 ”“赋”是直抒情意,直述人事;“比”是借物为比, 喻其情事;“兴”是托物兴起,抒写情意。 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这一章,以河洲上雎鸠之关关而鸣以求其偶为比,以兴起后二句所赋的淑女、君子之为佳 偶,这一类诗是“兴”的作法。 《诗经》中的诗以四言诗为主,但也有例外。《郑风•缁衣》云:“缁衣之宜兮,敝,予 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敝”和“还”是一言的。 《小雅•祈父》云: “祈父,予王之爪牙。” “祈父”是二言的。 《召南。江有汜》云:“江有汜,之子归,不我 以。 If我以,其后也悔。”前四句都是三言的。 《召南•行露》云:“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 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都是五言的。《小雅•十月之交》的“我不敢效我友自逸”是八言的。 但以全部《诗经》而论,终以四言诗占绝大多数。《诗经》中也有“兮”字调,如 《周南•麟之趾》的“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则每章末句用“兮”字;《召南•摞 有梅》的“标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则间一句用“兮”字。以全部《诗经》 而论,虽然“兮”字调只占极少数,但还是可以看出由《诗经》增变到《离骚》体的“兮”字 调的痕迹来。 5.诗经.采薇写了什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表达了远征回家的战士的思乡之情。 赏析一: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赏析二: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