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鹊巢译文

1.诗经《鹊巢》是如何描写的婚礼

一章“百两御之”,是写成婚过程的第一环,新郎来迎亲。迎亲车辆之多,是说明新郎的富有,也衬托出新娘的高贵。二、三章继续写成婚过程第二、三环:迎回与礼成。“百两将之”是写男方已接亲在返回路上,“百两成之”是迎回家而成婚了。“御”“将”“成”三字就概述了成婚的整个过程。“子之于归”,点明其女子出嫁的主题。因此,三章是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面加以概括,真实地传达出新婚喜庆的热闹。仅使用车辆之多就可以渲染出婚事的隆重。

这首诗以平浅的语言写成婚的过程,没有如《周南·桃夭》里以桃花来衬托新娘的艳丽,更没有直接去描写新娘的容貌。如果说“之子于归”一句还点出新娘这一主角,让人在迎亲的车队之中找出新娘来,那么,另一位主角新郎则完全隐在诗中场景的幕后,他是否来迎亲,就留给读者去想像了。细味诗中所写,往返的迎亲车队给画面以较强的时空感,短短三章,却回味悠长。

2.急求《诗经·小雅·节南山》译文

【余冠英今译】高峻的终南山,上有垒垒的岩石。

烜赫的尹太师,人民万目所视。人民心似火煎,不敢随便笑谈。

国运终要斩断,天公何不开眼?(烜:xuǎn,盛大。)高峻的终南山,草木充实茂盛。

烜赫的尹太师,为政不平还能说甚!老天反复降灾,多少死丧祸害!人民没有一句好话,自己还不惩戒。姓尹的太师,是周家的根柢。

掌握国家大权,四方仗他维系。君王要他辅助,百姓要他带路。

不体恤人的老天,可不能断人活路!(王)自己不问国政,对人民不肯信任。 不咨询也不任用,君子不该欺哄;坏事要纠正也要制止,不要和小人靠拢;庸碌的亲戚,不要再给恩宠。

老天不公不平,降下特大灾难。老天不仁不慈,降下这般忧患。

君子如果执政,能够消除民愤。君子没啥不平,暴怒也能平静。

老天不惜人命,大乱何时平定。不要扼杀百姓,使人不得安宁。

我忧心好像酒醉,谁执掌国家成规?(王)不肯亲自执政,害苦了天下百姓。驾起了四匹公马,四匹马肿了颈项。

我放眼四下观望,却没有投奔的地方。当你恶意盛旺,眼光就向着刀枪。

当你怒气消除,就像对饮着酒浆。天公不想太平,我王不能安枕。

他的心偏不清醒,反怨恨人家纠正。 家父作了这首诗,来揭王家的凶徒。

只指望王心感化,好好把四方安抚

3.魏风 伐檀 译文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题解]

这诗反映被剥削者对于剥削者的不满。每章一、二两句写劳动者伐木。第四句以下写伐木者对于不劳而食的君子的冷嘲热骂。

[注释]

1、坎坎:伐木声。

2、寘(至zhì):即“置”,搁。见《周南·卷耳》篇。干:岸。

3、涟:即“澜”,大波。猗(医yī):托声字,犹“兮”。

4、稼穑(价瑟jià sè):稼,耕种。穑,收获。

5、廛(蝉chén):古代一家之居,即二亩半。三百:言其很多,不一定是确数。下二章仿此。《毛传》:“一家之居曰廛。”《正义》:“谓一夫之田百亩也。”

6、狩:冬猎。

7、尔:指“不稼不穑”“不狩不猎”的人,也就是下文的“君子”。

8、貆(环huán):兽名,就是貒(湍tuān),今名猪獾。

9、素餐:言不劳而食。素就是白,就是空,就是有其名无其实。上文“不稼不穑”四句正是说那“君子” 不劳而食,这里“不素餐”是以反语为讥讽。

10、辐:车轮中的直木。伐辐:是说伐取制辐的木材,承上伐檀而言。下章“伐轮” 仿此。

11、直:方玉润《诗经原始》:“苏氏辙曰:水平则流直。”

12、亿:“繶”的假借,犹“缠”。

13、特:三岁之兽。一说兽四岁为特。

14、漘(唇chún):水边。

15、沦:水纹有伦理。即小波浪。

16、囷(群阴qūn):“稇(捆kǔn)” 的假借,捆。稇:用绳索捆束。《正义》“方者为仓,故圆者为囷。”

17、鹑:鸟名,俗名鹌鹑。

18、飧(孙sūn):熟食。

[余冠英今译]

丁丁冬冬来把檀树砍,砍下檀树放河边,河水清清水上起波澜。栽秧割稻你不管,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上山打猎你不沾,凭什么你家满院挂猪獾?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吃闲饭!

做车幅丁冬砍木头,砍来放在河埠头,河水清清河水直溜溜。栽秧割稻你闲瞅,凭什么千捆万捆你来收?别人打猎你抄手,凭什么满院挂野兽?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无功把禄受!

做车轮儿砍树丁冬响,砍来放在大河旁,河水清清圈儿连得长。下种收割你不忙,凭什么千捆万捆下了仓?上山打猎你不帮,凭什么你家鹌鹑挂成行?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受供养!

4.谁知道诗经《桃夭》的全文及翻译

原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兴也。

桃,木名、华红,实可食。夭夭,少好之貌。

灼灼,华之盛也。木少则华盛。

之子,是子也。此指嫁者而言。

妇人谓嫁曰归。周礼,仲春令会男女。

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宜者,和顺之意。

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

文王之化,自家而国,男女以正,婚姻以时。故诗人因所见以起兴,而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兴也。蕡,实之盛也。

家室,犹室家也。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兴也。

蓁蓁,叶之盛也。家人,一家之人也。

朱熹注 【题解】 这首诗选自《国风·周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歌诗。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 注释 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华:古花字。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之,指示代词。 ①:蕡,肥大,果实将熟的样子。

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 蓁蓁:繁茂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宜:和顺、亲善。

1、夭夭:树枝柔嫩随风摇曳的样子。一说茂盛而艳丽的样子。

灼灼:花朵鲜艳盛开的样子。华:同“花”。

孔疏曰:“夭夭,言桃之少;灼灼,言华之盛。桃或少而不华,或华而不少,此诗夭夭灼灼并言之,则是少而有华者。

故辨之言桃有华之盛者,由桃少故华盛,比喻此女少而色盛也。”这里用桃花来比兴,显然不仅仅是一种外形上的相似,春天桃花盛开,又是男女青年结婚的极好季节。

《易》曰:“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宋朱熹《诗集传》曰:“周礼,仲春令会男女。

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因为古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过此就算不及时了。

《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相奔不禁。

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毛诗正义》曰:“礼虽不备,相奔不禁。即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相奔者不禁是也。”

又曰:“言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虽未备,年期既满,则不待礼会而行之,所以繁育民人也。”结合到本诗中所表现的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而传说婚嫁年龄于此不著,认为不大可能是男三十,女二十。

孔疏曰:“《摽有梅》卒章传曰: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不待礼会而行之,谓期尽之法。则‘男女以正’谓男未三十女未二十也。

此三章皆言女得以年盛时行,则女自十五至十九也。女年既盛,则男亦盛矣,自二十至二十九也。”

2、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女子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之子于归”一句,毛传曰:“之子,嫁子也。于,往也。”

《说文》曰:“子,人以为称。”《尔雅·释训》:“之子也,是子也。”

子,古代称男子,亦可称女子。《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郑笺云:“之子,是子也。御,迎也。

之子其往嫁也,家人送之,良人迎之。车皆百乘,象有百官之盛。”

桃之夭夭 3、宜:和顺、亲善。室:指夫妻所居。

家:指一门之内。此句指善处室家和家人。

“宜其家室”等句,郑笺云:“宜者,谓男女年时俱当。”《说文》:“宜,所安也。”

《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孥。”《齐诗》:“古者谓子孙曰孥。

此诗言和室家之道,自近者始。”郑笺云:“族人和则得保乐其家中大小。”

所谓的室家、家室、家人,均指夫妇。《左传桓公八年》:“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

朱熹《诗集传》:“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

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王先谦《集疏》:“《孟子》:‘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上指其夫,故专言家,下论夫妇之道,故兼言室家。”其实,除开具体的细节上的区别,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很好解的,正是对于女子未来的家庭生活的美满祝福。

4、蕡(fén坟):肥大。有蕡即蕡蕡。

蓁蓁(音:真):叶子茂密的样子。蓁(zhēn真):叶子茂盛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

毛传云:“蕡,实貌。非但有华色,又有妇德。”

又云:“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体至盛也。”

这是对新娘的各个方面的赞美,主要还是突出了女子作为社会单位的夫妇组合的教化和功利的作用。 译文 茂盛桃树嫩枝枒,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肥又大。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古朴美艳。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