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福”是古代妇女是否是特有的行礼方式万福礼 简介:溯源“万福”语出《诗经》。 《小雅·蓼萧》:“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又《小雅·桑扈》:“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两处都是多福的意思,后世演化为祝颂之词。唐代·韩愈《昌黎集》卷十八《与盂尚书书》:“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惟万福。”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见一白衣秀才从正东而来,便揖和尚:‘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宋代“万福”渐渐成为行礼专用语言,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王广津(建)《宫词》云:‘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胜常,犹今妇人言万福也。” 又苏泂《泠然斋诗集》卷六《过金陵》之四:“高资店里主人婆,万福官人问讯和。”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陆象山家,……每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致恭于祖祢祠堂,聚揖于厅;妇女道万福于堂。 暮,安置亦如此。”此礼也简称“福”。 戏剧小说中多有写到这种礼仪的。《董西厢》卷一:“听哑的门开瞬目觑,见个女孩儿深深地道万福”《张协状元》廿三出:“旦:‘大婆万福!不见婆婆七八日。 ’”《水浒全传》卷三:“那妇人拭着眼泪,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因为古代妇女与人相见行礼时,总是一面行礼,一面口称“万福”,故而女仕与人相见时敛衽或双手在衿前合拜的礼节也称之为“万福”。考古说万福:《礼记·内则》凡女拜尚右手,疏:‘右,阴。 ’也就是男子跟女子的揖礼有具体的区别在于男左掌在外,女右掌在外,均用拱手揖礼,而没有单用于女子的礼。考古出土大量的周至唐女子的俑偶和壁画,佐证了女子行拱揖的普及性。 汉女俑汉帛画北魏烈女图唐女俑唐女仕俑唐女仕俑礼记说明周代需有“万福”之语,但未能称万福礼,根据考古资料,可见的俑与画中,周代至唐代,女性都是行拱手揖礼。万福礼的出现,应在盛唐之后,唐朝外帮期贡西域女子,应是低头屈膝,把右手放在胸前,口称“万福”,因唐朝是开放的国度,穿胡服行胡礼在贵族间流行,当时万福礼是没严格规定的,可能是要用手拉开裙身行屈膝弓身的礼仪,倒有点西欧女子的行礼方式。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以上也是一些学者的猜测,没直接的证据。)但盛唐行揖礼应有道“万福”的风气,唐代·韩愈《昌黎集》:“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惟万福。” 字句可作佐证。叉手礼致少起于唐,上图是南唐二陵的叉手墓俑。 宋画叉手宋代施礼口称“万福”。宋朝的大量文献都有道“万福”之语。 苏轼《与知郡朝散书》:“前日辱降屈,业已不出,无缘造谢,信宿尊体万福。”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 陆象山 家﹞每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致恭于祖祢祠堂,聚揖于厅,妇女道万福于堂。” 等,说明宋代道“万福”相当盛行。上图为晋词叉手侍女像宋人《事林广记》作“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 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二三寸,方为叉手法也。”离胸二三寸是位置。 从考古资料来看,宋代女子与男子一样盛行叉手礼,而且也是左掌在外盖右手。 左为女叉手礼(南宋)杂剧图来看,右边女子行叉手礼。 动作是左腿前半步,叉手礼放于胸腹前,微低头,双腿微屈膝上下揖动,口中道“某官人万福”。我们可简单地把“叉手礼”加“口道万福”等于“叉手万福礼”。 宋叉手礼侍女 元代礼仪沿汉制,叉手拱揖照行。由于元代杂剧的兴盛,万福礼被搬上了舞台。 很多表演都有万福之礼。如《荆钗记》第五场钱玉莲(白)“爹爹、母亲来了,女儿万福!”第九场钱玉莲(白)“婆婆万福!”第十二场钱玉莲(白)“爹爹、母亲万福!” 《潇湘雨》一折:“正旦做见科云:叔叔万福!”《火焰驹》第四场黄桂英:(白)“爹爹万福!”万福礼被搬上舞台,必须增加了艺术表演成份,经艺术加工后,一种右手轻盖在左手上,搭在右腰边,左脚前半步,微微踹身屈膝低头,口说万福礼节性用语的女子行礼法式出现了,目的是为了好看。 这种礼仪明朝初被大户富家模仿,进入上层社会,明朝永乐年间为宫庭所用,称“女子万福礼”,清朝初期沿制,中叶被改为“蹲安礼”,而戏剧表演则一直采用原法式至今。邛崃市井众生像道万福女孩(清初) 清朝“蹲安礼”,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口称“某某给某某请安”,与“万福礼”相似。 2.万福的女子行礼一种古代妇女相见行礼的方式。此种行礼方式多口称“万福”,故又称万福礼。 姿势是双手交叠放在小腹,目视下微屈膝(见右图)。 女子行礼方式还有多种,比如肃拜与手拜。行礼方式在各个朝代也在变化。目前对万福礼的具体细节还有争议。 另外注意:虽然满族建立的清朝也有道万福的说法,但与汉族传统的万福礼是不一样的:“女子叩首称行“万福”之礼, 用手按腿三叩首后, 手抚鬓角后起身。后又以平辈人抚鬓点头行礼称之为抚鬓礼。” 满族的万福礼实际上只是套用了汉族的万福礼之名。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陆象山家﹞每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致恭于祖祢祠堂,聚揖于厅,妇女道万福于堂。” 《水浒传》第三四回:“那妇人拭着眼泪,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把伞儿放在楼梯边,走上楼来,万福道:‘大娘,前晚失信了。’” 巴金《春》六:“婉儿也只好照淑华的意思万福还礼。” 3.万福礼 左还是右满族女子不行万福礼,万福礼是汉族女子行的,现在好多清宫戏都演错了。 满族女子行蹲安礼。 蹲安礼是满族女性对长辈行的一般礼节。行礼时女子上身腰部以上挺直,不低头双目直视受礼者,面带微笑。双腿并齐,双膝微曲150度角,呈半蹲式。双手轻抚在双膝上。 女子对同辈行抹额礼。行礼时女子头部微微向前低一下,面带微笑,同时右手上举至额头处,在额前手心向内手背向外五指并垄,由左向右作平抹状(并不真摸额头,手距额头越5厘米)。抹额次数以礼节程度而定,少则一次,多则三次或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