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公正”的诗句有哪些1、人平不语,水平不流——《颂古二十七首其一》释云贲(宋) 释义:人心平气和就不必诉说,犹如水平了就不流动。 2、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韩诗外传·卷七》韩婴(汉) 释义:正直的人沿着正道行事,按照道理讲话,公正无私,不因为安逸富贵而放纵意志,也不因为危难而改品言行。 3、持心如衡,以理为平。 ——《郁离子》刘伯温(明) 释义:每个人的心中都要有一杆称,这杆秤就是衡量、辨别善恶的标准;为人处世要依据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才可以行得通。 4、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盘水铭》司马光(宋) 释义:水在平静不动后才见清澈,清澈以后才见光明。 5、公其心,万善出——《杂铭》方孝孺(明) 释义:出自于公心,就会做出许许多多好事。 6、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杜袁州墓志铭》杨炯(唐) 释义:不合乎规矩制度的话语不说,不合乎公正道理的行为不想。 公正 [ gōng zhèng ] 基本释义: 1、公平正直。 2、正义、公平。 2.形容正义的古诗词有哪些1、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唐·韩愈。 2、激浊扬清,嫉恶好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3、立身一败,万事瓦裂。—唐·柳宗元 4、火不侵玉。—唐·刘禹锡 5、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唐·刘禹锡 6、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宋·王安石 7、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宋·欧阳修 8、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宋·欧阳修 9、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唐·李百药北齐书 10、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3.关于“公正”的古诗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 ——清·何启 释义:,就是不掺杂个人的私利是也; 公平,就是不偏向某一方就是了。2.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 ——清·何启 释义:公平与公正,是一个国家建立兴旺的基础。 3.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宋·释惟白 释义:兴平气和就不必多言,就像水平了就不会流了。 4.平出于公,公出于道。 ——《吕氏春秋》 释义:公平出于公正,公正出于道德。 5.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 ——汉·韩婴 释义:正直的人沿着正道行事,按照道理讲话,公正无私,不因为安逸富贵而放纵意志,也 不因为危难而改品言行。 6.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 释义;: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在于公平与公正。 7.持心如衡,以理为平。 ——明·刘基 释义;:每个人的心中都要有一杆称,这杆秤就是衡量、辨别善恶的标准;为人处世要依据规 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才可以行得通。 8.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宋·司马光 释义:水在平静不动后才见清澈,清澈以后才见光明。 9.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 ——《三国志》 释义:水最公平,即便是邪恶不法之徒也会以它作为行为准则;镜子最明亮,即便是容貌丑 陋的人在它面前也没法抱怨和发怒;水和镜之所以能够包容天下而让心悦诚服,是因 为它们最无私。 10.平出于公,公出于道。 ——《吕氏春秋》 释义:公平出于公正,公正出于道德。 11.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宋·司马光 释义:水在平静不动后才见清澈,清澈以后才见光明。 12.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 ——清·何启 释义:公正者无私心,公平者什么都不怕。 13.公其心,万善出。 ——明·方孝孺 释义:公正公平只要在内心中,善良都会有的。 14.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刘。 ——淮南子 释义:公正没有私心的人,只要一说话人民就会拥戴他。 15.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汉·班固 释义: 公平公正说话,就是大公无私了。 4.关于公正廉洁的古诗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入京诗 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 书端州郡齐壁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5.关于清正廉明的古诗词古诗: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梵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成语 刚正不阿 两袖清风 名言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我们必须警惕诱惑,尤其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托马斯 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巴尔扎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裢而不妖.--周敦颐 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公生明,廉生威。 ——官员一心为公、办事公正则会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则会树立威信。 [春秋]《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财富和高官显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它们来路不正,就不要它们。 [春秋]《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好好干;如果自身贪邪不正,即使三钗迳辏习傩找膊换岱?SPAN lang=EN-US> [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宋]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宋]朱熹: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6.表示公平的诗词送赵道士归天目旧山作者:薛能 朝代:唐 体裁:五排 愚朴尚公平,此心邻道情。 有缘终自鄙,何计逐师行。 日者闻高躅,时人盖强名。 口无滋味入,身有羽仪生。 奏乞还乡远,诗曾对御成。 土毛珍到越,尘发倦离京。 符叱风雷恶,朝修月露清。 观临天目顶,家住海潮声。送徐群宰望江作者:邵谒 朝代:唐 古人力文学,所务安疲甿。 今人力文学,所务惟公卿。 大贤重邦本,屈迹官武城。 劝民勤机杼,自然国用并。 但见富贵者,知食不知耕。 忽尔秋不熟,储廪焉得盈。 贡艺既精苦,用心必公平。 吾道不遗贤,霄汉期芳馨。 。 华州榜寄诸门生作者:薛昭纬 朝代:唐 时君过听委平衡,粉署华灯到晓明。开卷固难窥浩汗, 执衡空欲慕公平。 机云笔舌临文健,沈宋章篇发咏清。 自笑观光辉下阙。 剑客作者:慕幽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去住知何处,空将一剑行。杀人虽取次,为事爱公平。 戟立嗔髭鬓,星流忿眼睛。晓来湘市说,拂曙别辽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