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飞龙的诗词龙 作者: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诗人同时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时而低首思索,时而仰天咏叹。在珠走玉盘级的诗句中,他把积郁在心头的那种疑惑一泻而出: 那远古的初态,是谁传告下来? 天地还未成形,凭什么来考证?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谁能分辨极限? 天气运动,克盈无形。 如何可以识得天地? 禹用应龙。 如何沟通江海? 应龙怎样以尾划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 日光无处不到, 烛龙如何再照? 太阳尚未升起, 神树为何闪耀光华? 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 上面的诗句来自他的《天问》。在诗中,屈原一口气提出了百余个问题,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传说,他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自然,“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一种有翼的龙)以尾划地,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 2.描写蝉蜕的诗句飞龙引(陈陶) 有熊之君好神仙,餐霞炼石三千年。一旦黄龙下九天, 骑龙枿枿升紫烟。万姓攀髯髯堕地,啼呼弓剑飘寒水。 紫鸾八九堕玉笙,金镜空留照魑魅。羽幢褵褷银汉秋, 六宫望断芙蓉愁。应龙下挥中园笑,泓泓水绕青苔洲。 瑞风飒遝天光浅,瑶阙峨峨横露苑。沆瀣楼头紫凤歌, 三株树下青牛饭。鸿胧九阙相玉皇,钧天乐引金华郎。 散花童子鹤衣短,投壶姹女蛾眉长。彤庭侍宴瑶池席, 老兔春高桂宫白。蓬莱下国赐分珪,阿母金桃容小摘。 仙流万缄虫篆春,三十六洞交风云。千年小兆一蝉蜕, 丹台职亚扶桑君。金乌试浴青门水,下界蜉蝣几回死。 3.写龙的古诗词黑潭龙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龙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龙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龙潭 【唐】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4.关于汤谷的诗句为你奉上,请你参考: 1、《天问》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泛。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康回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安错?川谷何洿?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堕,其衍几何? 昆仑县圃,其尻安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雄虺九首,鯈忽焉在? 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灵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胡为嗜不同味,而快朝饱?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皆归射鞠,而无害厥躬。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启棘宾商,《九辨》、《九歌》。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冯珧利决,封豨是射。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咸播秬黍,莆雚是营。 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 白蜺婴茀,胡为此堂? 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天式从横,阳离爰死。 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 蓱号起雨,何以兴之? 撰体胁鹿,何以膺之? 鳌戴山拼,何以安之? 释舟陵行,何之迁之? 惟浇在户,何求于嫂? 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 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妹嬉何肆,汤何殛焉? 舜闵在家,父何以鱞?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厥萌在初,何所意焉? 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 何肆犬豕,而厥身不危败? 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孰期去斯,得两男子?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 帝乃降观,下逢伊挚。 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 简狄在台,喾何宜? 玄鸟致贻,女何喜,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 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 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 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眩弟并淫,危害厥兄。 何变化以作诈,而后嗣逢长? 成汤东巡,有莘爰极。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水滨之木,得彼小子。 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 汤出重泉,夫何罪尤? 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会晁争盟,何践吾期? 苍鸟群飞,孰使萃之? 列击纣躬,叔旦不嘉。 何亲揆发,何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 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昭后成游,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 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比干何逆,而抑沉之? 雷开何顺,而赐封之?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受醢,箕子详狂? 稷维元子,帝何竺之? 投之於冰上,鸟何燠之? 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 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 迁藏就岐,何能依? 殷有惑妇,何所讥?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师望在肆,昌何识? 鼓刀扬声,后何喜? 武发杀殷,何所悒? 载尸集战,何所急? 伯林雉经,维其何故? 何感天抑坠,夫谁畏惧?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 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 何壮武历,能流厥严? 彭铿斟雉,帝何飨?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中央共牧,后何怒? 蜂蛾微命,力何固? 惊女采薇,鹿何佑? 北至回水,萃何喜? 兄有噬犬,弟何欲?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处,爰何云? 荆勋作师,夫何长?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长。 5.水和龙有关的诗句有很多,提供一部分共你参考吧: 1、河海应龙(先秦·屈原·《天问》)2、熊咆龙吟殷岩泉(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九重彩浪浮龙盖(宋·无名氏·《鹧鸪天》)4、龙涎沈水总销魂(宋·张元干·《浣溪沙》)5、龙涎沈水是浅(宋·刘辰翁·《水调歌头》)6、龙渊水风恬浪静(宋·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7、龙出水来鳞甲就(唐·吕岩·《七言》)8、龙鱼未知水为命(宋·释正觉·《颂古一百则》)9、箫管迎龙水庙前(唐·李约·《观祈雨》)10、龙得水时增意气(宋·释祖钦·《偈颂七十二首》)11、龙起犹闻晋水清(唐·杜甫·《诸将五首》)12、借水沈、龙涎旋碾(宋·朱敦儒·《杏花天》)13、水亭初试小龙团(宋·李昴英·《浣溪沙》)14、自然如龙得水(宋·释智朋·《偈倾一百六十九首》)15、同饮龙渊无义水(宋·释普宁·《偈颂四十一首》)16、两龙跃出浮水来(唐·张建封·《竞渡歌》)17、水沈龙脑作燎焚(宋·陆游·《前有樽酒行》)18、龙骧仙掌岩头水(宋·白玉蟾·《题武夷五首》)19、战水定惊龙(南北朝·庾信·《拟咏怀诗 二三》)20、冰洞寒龙半匣水(唐·李贺·《静女春曙曲》)21、银漏滴残龙脑水(宋·莫将·《木兰花/玉楼春》)22、冰洞寒龙半匣水(唐·李贺·《静女春曙曲》)23、即今龙厩水(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24、水心龙镜(宋·陈德武·《百字谣/念奴娇》)25、潜龙不离滔滔水(宋·释延寿·《山居诗》)26、明朝酌取龙湫水(宋·黄干·《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27、水馀龙镜色(唐·刘长卿·《九日题蔡国公主楼》)28、水落龙蛇出(唐·刘禹锡·《观八阵图》)29、激水方龙战(唐·李白·《观佽飞斩蛟龙图赞》)30、龙藏寒水静(宋·舒岳祥·《秋日山居好十首》)31、龙槛沉沉水殿清(唐·李商隐·《吴宫》)32、龙笛吟寒水(唐·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33、洒水净龙须(唐·刘禹锡·《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34、龙在水长碧(唐·孟郊·《游终南龙池寺》)35、两龙跃出浮水来(唐·薛逢·《观竞渡》)36、水尽铜龙滴渐微(唐·徐夤·《晓》)37、龙游沧海水茫茫(宋·彭秋宇·《秋兴》)38、旌幢点水睡龙惊(宋·陈造·《十绝句寄赵帅》)39、慎勿见水踊跃学变化为龙(唐·杜甫·《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40、马如龙、钿车如水(宋·王嵎·《夜行船》)41、问龙乞水归洗眼(宋·苏轼·《游径山》)42、耆车如水马若龙(辽·萧总管·《契丹风土歌》)43、龙击驱辽水(唐·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44、虬龙水间吟(唐·储光羲·《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45、云龙出水风声急(唐·张佐·《忆游天台寄道流》)46、水精宫、金锁龙盘(宋·赵佶·《聒龙谣》)47、应龙无水谩通神(唐·薛逢·《贺杨收作相》)48、买得龙媒越水濆(唐·刘威·《伤曾秀才马》)49、龙溪之水清无底(唐·何敬·《题吉州龙溪》)50、甚鼎湖、龙去水空流(元·耶律铸 ·《木兰花慢 丙戌岁,游永安故宫,遍览太液池》)51、溪桥水浅影如龙(宋·刘鉴·《梅四首》)52、龙旟西幸水滔滔(唐·许浑·《骊山》)53、葛水雾中龙乍变(唐·韦庄·《放榜日作》)54、登龙有路水不峻(唐·杜牧·《贺崔大夫崔正字》)55、斩龙堰濉水(唐·王珪·《咏淮阴侯》)56、城绕青山龙暖水(唐·王建·《温泉宫行》)57、湛湛直通龙渡水(宋·刘接·《句》)58、力推狞龙借水饮(宋·刘尧夫·《句》)59、龙壁春阻水抹川(宋·陶弼·《句》)60、剑动星光水有龙(宋·朱浚·《句》)61、水尽铜龙滴渐微(唐·徐寅·《晓》)62、水状龙萦盘(唐·李白·《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63、潭底龙游水沫开(唐·李端·《题云际寺准上人房》)64、水淬龙蝹蝹(唐·孟郊·《赠剑客李园联句》)65、大小藏蕴灵兮下有龙湫水泠泠(宋·白玉蟾·《武夷歌》)66、水截龙章试虎斑(宋·陈师道·《寄豫章公三首》)67、凫水松龙是弟兄(宋·吕祖俭·《慈溪龙虎轩偶成》)68、龙文远水吞平岸(唐·元稹·《早春登龙山静胜寺,时非休浣,司空特许是行》)69、两派龙湫水(宋·戴复古·《雁山总题此山本朝方显》)70、箨龙环水小方壶(宋·李弥逊·《次韵林仲和筠庄》)71、群仙下云龙出水(唐·卢纶·《慈恩寺石磬歌》)72、砚水恐藏龙(唐·李洞·《观水墨障子》)73、白龙湫水落陈山(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七》)74、耆车如水马若龙(宋·姜夔·《契丹歌》)75、龙骧水犀手(宋·李壁·《真州元夕和韵二首》)76、献花借水辨龙蛇(宋·释道川·《颂古二十八首》)77、龙挟水云飞(宋·释文珦·《旱雨》)78、水滑带龙涎(唐·杜牧·《暝投云智寺渡溪不得却取沿江路往》)79、渡水常忧化作龙(唐·白居易·《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80、绿鸭回塘养龙水(唐·李商隐·《射鱼曲》)81、剑水不分龙(唐·魏氏·《赠外》)82、咒水夜潭龙怖剑(宋。 6.关于龙的句子《三国演义》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其它: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斯须九重真龙出, 一洗万古凡马空. 龙的词语:笔走龙蛇 藏龙卧虎 车水马龙 二龙戏珠 风虎云龙 虎斗龙争 虎踞龙盘 虎卧龙跳 虎穴龙潭 画龙点睛 蛟龙得水 老态龙钟 麟凤龟龙 龙飞凤舞 龙凤呈祥 龙肝豹胎 龙肝凤脑 龙马精神 龙盘虎踞 龙蛇飞动 龙蛇混杂 龙生九子 龙潭虎窟 龙潭虎穴 龙腾虎跃 龙跳虎卧 龙骧虎视 龙行虎步 龙吟虎啸 龙跃凤鸣 龙章凤姿 龙争虎斗 攀龙附凤 龙的形貌:马脸、鹰爪、鹿角、鱼鳞、蛇身.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螭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