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于荔枝的诗句赏析

一、关于荔枝的诗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朝苏轼《惠州一绝》)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明代徐《咏荔枝膜》)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浓冰厚更芳馨” (范成大的《新荔枝四绝》)

“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蔡襄)

“荔城无处不荔枝” (郭沫若)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张籍《成都曲》)

“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 (苏轼)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可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白居易《种荔枝》)

“南州六月荔枝丹” (明朝陈辉《荔枝》)

“飞焰欲红天” (郭明章《荔枝》)

“红云几万重” (北宋邓肃《看荔枝》)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明朝文征明《新荔篇》)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第一首)

还有,白居易说它:“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杜甫赞赏它:“九过泸戍摘荔枝,香枫隐映石逶迤。”

回答者:phyliss

二、关于荔枝的诗句和典故,都有哪些

唐·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北宋·苏轼《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唐.白居易《叹鲁二首 》

季桓心岂忠,其富过周公。

阳货道岂正,其权执国命。

由来富与权,不系才与贤。

所托得其地,虽愚亦获安。

彘肥因粪壤,鼠稳依社坛。

虫兽尚如是,岂谓无因缘?

展禽胡为者?直道竟三黜。

颜子何如人?屡空聊过日。

皆怀王佐道,不践陪臣秩。

自古无奈何,命为时所屈。

有如草木分,天各与其一。

荔枝非名花,牡丹无甘实。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

唐.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

翰林逼华盖,

鲸力破沧溟。

天上张公子,

宫中汉客星。

赋诗拾翠殿,

佐酒望云亭。

紫诰仍兼绾,

黄麻似六经。

内颁金带赤,

恩与荔枝青。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三、征集与荔枝有关的诗词

【惠州一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 【南乡子】 李? 倾绿蚁, 泛红螺, 闲邀女伴簇笙歌。

避暑信船轻浪里, 闲游戏, 夹岸荔枝红蘸水。 【醉蓬莱】 黄庭坚 对朝云爱(逮), 暮雨霏微, 乱峰相倚。

巫峡高唐, 锁楚宫朱翠。 画戟移春, 靓妆迎马, 向一川都会。

万里投荒, 一身吊影, 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 去天尺五; 望极神州, 万重烟水。 樽酒公堂, 有中朝佳士。

荔枝红深, 麝脐香满, 醉舞茵歌袂。 【解闷十二首】 杜甫 草阁柴扉星散居 浪翻江黑雨飞初 山禽引子哺红果 溪女得钱留白鱼 商胡离别下扬州 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 老夫乘兴欲东游 一辞故园十经秋 每见秋瓜忆故丘 今日南湖采薇蕨 何人为觅郑瓜州(原注:今郑秘监审。

) 沈范早知何水部 曹刘不待薛郎中(原注:水部郎中薛据。) 独当省署开文苑 兼泛沧浪学钓翁 李陵苏武是吾师 孟子论文更不疑(原注:校书郎孟云卿。)

一饭未曾留俗客 数篇今见古人诗 复忆襄阳孟浩然 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 漫钓槎头缩颈鳊 陶冶性灵存底物 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 颇学阴何苦用心 不见高人王右丞 蓝田丘壑漫寒藤 最传秀句寰区满 未绝风流相国能(原注:右丞弟,今相国缙) 先帝贵妃今寂寞 荔枝还复入长安 炎方每续朱樱献 玉座应悲白露团 忆过泸戎摘荔枝 青枫隐映石逶迤 京华应见无颜色 红颗酸甜只自知 翠瓜碧李沉玉甃 赤梨蒲萄寒露成 可怜先不异枝蔓 此物娟娟长远生 侧生野岸及江蒲 不熟丹宫满玉壶 云壑布衣鲐背死 劳人害马翠眉须 荔枝香 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 甚处寻芳赏翠,归去晚。 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

金缕霞衣轻褪,似觉春游倦 。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

拟回首,又伫立、帘帏畔。素脸红眉,时揭盖头微见。

笑整金翘,一点芳心在娇眼 。王孙空恁肠断 叹鲁二首 白居易 季桓心岂忠,其富过周公。

阳货道岂正,其权执国命。 由来富与权,不系才与贤。

所托得其地,虽愚亦获安。 彘肥因粪壤,鼠稳依社坛。

虫兽尚如是,岂谓无因缘? 展禽胡为者?直道竟三黜。 颜子何如人?屡空聊过日。

皆怀王佐道,不践陪臣秩。 自古无奈何,命为时所屈。

有如草木分,天各与其一。 荔枝非名花,牡丹无甘实。

忆荔枝 薛涛 传闻象郡隔南荒, 绛实丰肌不可忘。 近有青衣连楚水, 素浆还得类琼浆。

赠翰林张四学士 杜甫 翰林逼华盖, 鲸力破沧溟。 天上张公子, 宫中汉客星。

赋诗拾翠殿, 佐酒望云亭。 紫诰仍兼绾, 黄麻似六经。

内颁(一作分)金带赤, 恩与荔枝青。 岭南荔枝词 清 谭莹 十里矶围筑稻田, 田边博种荔枝先。

凤卵龙丸多似谷, 村村箫鼓庆丰年。 荔枝诗 梁崇 露湿胭脂点眼明, 红袍千颗画难成。

佳人胜尽盆中味, 无意偏教岭外生。 桔柚远渐登贡席, 盐梅应合共和羹。

金台若有栽培地, 须占人间第一名。 。

四、哪里有明代诗人陈辉的《荔枝》译文及赏析

一、赏析:

诗的首联,以写实手法,先简洁点明荔枝生长地域、成熟时节,以及成熟时的颜色,然后描述荔枝果实之丰硕。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丹,朱红色。万颗累累,极言果实之多。簇更团,将荔枝果实浓浓密密,团团簇簇的情状具体描述出来,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颔联,上句采用比喻手法,以浓重的笔墨,状写荔枝果实和荔枝林雄奇壮美的景观,气氛十分热烈。绛雪,丹丸名,诗中用来比喻荔枝果实。烂,明亮。全句意思是,荔枝象绛雪丹丸似的长满在荔枝树上,浮动着一片艳丽华贵的色彩,荔枝林像一匹匹巨型的红绛,闪耀着灿烂的光芒。下句转写荔枝果肉的形状与色泽。玉壶,用以比喻果肉象玉一样白净光洁。水晶,比喻果肉晶莹透明。此句用的仍是比喻手法,但诗人运笔,与上句已大不一样。它笔法精巧细腻,作喻之物纤小玲珑,一个“寒”字,更与上句热烈场景形成鲜明对照。上下两句对荔枝的描绘,真可谓大小皆美,表里均优,冷热俱佳,达到了各臻其妙,相得益彰的境地。

在尽写荔枝绚丽景色之后,颈联变换角度,从汉唐史话中撷取两个掌故,更把荔枝高名芳味推崇到一个新的高度。许,赞许。新曲,诗中指《荔枝香》。相传杨贵妃过生日,命乐队作新曲献上庆贺,适逢驿马送来南国荔枝,因而用《荔枝香》作曲名。荐,献。大官,汉朝官名,也称太官,主管皇帝饮食。此句表明汉代以来,荔枝已进入皇帝食谱。

尾联诗人转写眼前景色。“乌府”、“霜署”是御史府的别称。诗人当时在按察司任职,所以诗中乌府、霜署均指按察司衙署。阑干,亦即栏干。“几株斜覆石阑干”,指的是诗人任职衙署院里几株荔枝树被累累果实压弯了腰,在太阳映照下,树影斜斜地覆盖在石栏干上。从远处绚丽热烈的荔枝林,到眼前静谧恬淡的官府庭院,各具情趣,相映生辉。诗人呈献给读者的,是一幅多姿多彩、百看不厌的荔熟图。

三、诗句:

荔枝

[明]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栏杆。

五、诗歌 荔枝 陈辉全诗

《荔枝》—— 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1、诗歌赏析:陈辉的《荔枝》诗,着力突出一个“丹”字,布局谋篇十分讲究。

全诗从远景写笔,以近景作结;对荔枝,有整体泼墨写意,又有局部精工细描;既写绚丽热烈的一面,又写静谧闲适的一面;既写色,又写味;既写外表美,又写内在美。所写各点,在诗中揉合成一个和谐整体,大大增强了荔熟图的立体感和鲜明度。

这是一首写得十分出色的咏物诗。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盛赞荔枝成熟时绚丽动人的景色。

描绘荔枝芳名美味为历代传颂的情形。 2、作者简介:诗作者陈辉,生卒年亦不详,明代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字伯炜。

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年间进士,先任贵州按察司佥事,后调任广西按察司副使,参与管理任职省份司法政务。为官清正、廉洁,才识高远。

长于诗,善于鼓琴,著有《琴边清唱》。但诗名不高,所作之诗,在历代诗歌选本中,入选不多。

3、译文:诗的第一句,以写实手法,简洁点明荔枝生长地域、成熟时节,以及成熟时的颜色。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丹,朱红色。贾祖璋同志以这一诗句作为文章的题目,既鲜明,又醒目。

第二句仍以写实手法,描述荔枝果实之丰硕。万颗累累,极言果实之多。

族更团,将荔枝果实浓浓密密,团团簇簇的情状具体描述出来,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第三句采用比喻手法,以浓重的笔墨,状写荔枝果实和荔枝林雄奇壮美的景观,气氛十分热烈。

绛雪,丹丸名,诗中用来比喻荔枝果实。烂,明亮。

全句意思是,荔枝象绛雪丹丸似的长满在荔枝树上,浮动着一片艳丽华贵的色彩,荔枝林像一匹匹巨型的红绛,闪耀着灿烂的光芒。第四句转写荔枝果肉的形状与色泽。

玉壶,用玉制作的壶,诗中用以比喻果肉象玉一样白净光洁。水晶,比喻果肉晶莹透明。

此句用的仍是比喻手法,但诗人运笔,与上句已大不一样。它笔法精巧细腻,作喻之物纤小玲珑,一个“寒”字,更与上句热烈场景形成鲜明对照。

上下两句对荔枝的描绘,真可谓大小皆美,表里均优,冷热俱佳,达到了各臻其妙,相得益彰的境地。在尽写荔枝绚丽景色之后,五、六两句变换角度,从汉唐史话中撷取两个掌故,更把荔枝高名芳味推崇到一个新的高度。

许,赞许。新曲,诗中指《荔枝香》。

相传杨贵妃过生日,命乐队作新曲献上庆贺,适逢驿马送来南国荔枝,因而用《荔枝香》作曲名。荐,献。

大官,汉朝官名,也称太官,主管皇帝饮食。此句甚于表明汉代以来,荔枝已由大官升入皇帝食谱。

七、八两句,诗人转写眼前景色。乌府,《汉书·朱博传》记载:“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

六、唐代诗人杜牧关于荔枝的诗是什么

《过华清宫》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赏析:《过华清宫》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与以上两首不同的是,这首诗另翻新意地选取“荔枝”这一特殊物象将贵妃的恃宠而骄,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和驿骑会汗淋漓,苦不堪言衔接成一幅画面。

全诗通过以小见大的独特视角,选择“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之间的戏剧性冲突烘托全诗的中心主题,构思、布局之妙,令人叹服。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写法特别之处需要我们慢慢品味。

如果只是读前三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不读最后一句,恐怕我们读者会产生很多悬念。其一,我们压根儿不知道为什么要从长安回望骊山;,再者,我们不明白“山顶千门”为什么要一重接一重地打开;还有,我们恐怕更不知道“一骑红尘”是干什么的、“妃子”又为什么要 “笑”……诗歌有卒章显志的写法,所以当我们读完最后一句“无人知是荔枝来”,便会恍然领悟:原来,卷风扬土,“一骑”急驰,华清宫千门,从山下到山顶一重重为他敞开,只是为了把新鲜的荔枝尽快送到杨贵妃嘴里。

但是这确实是我们“无人知”的,一个否定句,既解了悬念,又画龙点睛,蕴含深广。望采纳,谢谢。

七、唐代诗人杜牧关于荔枝的诗是什么

《过华清宫》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赏析:

《过华清宫》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与以上两首不同的是,这首诗另翻新意地选取“荔枝”这一特殊物象将贵妃的恃宠而骄,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和驿骑会汗淋漓,苦不堪言衔接成一幅画面。全诗通过以小见大的独特视角,选择“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之间的戏剧性冲突烘托全诗的中心主题,构思、布局之妙,令人叹服。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写法特别之处需要我们慢慢品味。

如果只是读前三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不读最后一句,恐怕我们读者会产生很多悬念。其一,我们压根儿不知道为什么要从长安回望骊山;,再者,我们不明白“山顶千门”为什么要一重接一重地打开;还有,我们恐怕更不知道“一骑红尘”是干什么的、“妃子”又为什么要 “笑”……诗歌有卒章显志的写法,所以当我们读完最后一句“无人知是荔枝来”,便会恍然领悟:原来,卷风扬土,“一骑”急驰,华清宫千门,从山下到山顶一重重为他敞开,只是为了把新鲜的荔枝尽快送到杨贵妃嘴里。但是这确实是我们“无人知”的,一个否定句,既解了悬念,又画龙点睛,蕴含深广。

望采纳,谢谢

八、急求关于杨贵妃吃荔枝的两首古诗

杜牧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叹 苏轼 十里一置飞尘灰, 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阬仆谷相枕藉, 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 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 惊庭溅血流千裁。 永元荔支来交州, 天宝岁贡取之洛。

至今欲食林甫肉, 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 莫生尤物为疮病。

雨顺风调百谷登, 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 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 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 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 可怜亦进姚黄花。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