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里的吴字

1.有吴字的古诗句

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巡衣锦军制还乡歌》钱镠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

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

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

《送远曲》张籍

吴门向西流水长,水长柳暗烟茫茫。

行人送客各惆怅,话离叙别倾清觞。

吟丝竹,鸣笙簧,酒酣性逸歌猖狂。

行人告我挂帆去,此去何时返故乡。

殷勤振衣两相嘱,世事近来还浅促。

愿君看取吴门山,带雪经春依旧绿。

行人行处求知亲,送君去去徒酸辛。

《次苏州》李乂

洛渚问吴潮,吴门想洛桥。

夕烟杨柳岸,春水木兰桡。

城邑南楼近,星辰北斗遥。

无因生羽翼,轻举托还飙。

《李凭箜篌引》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哪首古诗中带有“吴”字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咏苎萝山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

咏浣纱溪 王昌龄

钱塘江上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

无题 陈嘉谋

施氏山前旧有人,吴王宫殿几重新。

年来绿树村边月,夜半清溪梦里身。

衰草尽随眉黛落,飞花长逐杜鹃声。

西家女侠今何在?白苎轻萝谢四邻。

--------------------------------------------------------------------------------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

吊岳飞诗 胡铨

匹马吴江谁著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貅三千士, 住乾坤十六年。

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

石头城下听舆论,百姓颦眉亦可怜!

--------------------------------------------------------------------------------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吴字是什么来历

在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甲骨文中,吴字很象一个歪着脑袋奔跑的猎人形象,上边一个圆圆的“口”,下面一个挥舞双臂奔跑的四肢健全的躯体,也很象我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吴字的解释为:“吴”大言也,从矢口,就是“矢”字上面加一个“口”。何谓大言,即大声也,又解释说“吴”倾头也,即歪着脑袋。《诗经·丝衣》对吴字的解释有“不吴不敖”之说,即不出声,又不傲慢。

康熙字典引用《释义》注释,吴字上“口”下“大”象鱼张着大口。到了秦汉时期,文字趋于规范,至今写成了上“口”下“天”了。在先秦时期,“吴”与“虞”不分,两个字可以通用,所谓“虞人”,也就是“吴人”,“吴人”也就是“虞人”。以“虞”为国名的只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吴周章的弟弟仲武被周武王册封的虞国。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年)晋国借道伐虢,回军途中灭虞,虞国一支大部分改为吴姓。

4.吴字是什么来历

在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甲骨文中,吴字很象一个歪着脑袋奔跑的猎人形象,上边一个圆圆的“口”,下面一个挥舞双臂奔跑的四肢健全的躯体,也很象我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吴字的解释为:“吴”大言也,从矢口,就是“矢”字上面加一个“口”。何谓大言,即大声也,又解释说“吴”倾头也,即歪着脑袋。

《诗经·丝衣》对吴字的解释有“不吴不敖”之说,即不出声,又不傲慢。 康熙字典引用《释义》注释,吴字上“口”下“大”象鱼张着大口。

到了秦汉时期,文字趋于规范,至今写成了上“口”下“天”了。在先秦时期,“吴”与“虞”不分,两个字可以通用,所谓“虞人”,也就是“吴人”,“吴人”也就是“虞人”。

以“虞”为国名的只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吴周章的弟弟仲武被周武王册封的虞国。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年)晋国借道伐虢,回军途中灭虞,虞国一支大部分改为吴姓。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