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含七的诗经

1.诗名里带七字的诗词有哪些

《乞巧》

年代: 唐 作者: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西江月·七返朱砂反本》

年代: 宋 作者: 张伯端

七返朱砂反本,九还金液还真。休将寅子数坤申。但要五行成准。本是水银一味,周流遍历诸辰。阴阳数足自通神。出入岂离玄牝。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诗经关于七夕的

1.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唐·卢纶《七夕诗》

2.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4. 请在我的发上留下一吻,我就不用戴虚荣的桂冠。

5.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6.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唐·李贺《七夕》

7.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唐·刘言史《七夕歌》

8.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9.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0.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晋.《七夕夜女歌》)

11.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12.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4.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15.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6.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17.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 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18.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唐·刘禹锡《七夕二首》

19.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 孟浩然《他乡七夕》

20. 她用手拢起了一个小小坟茔,插上几根枯草,说这里埋葬了我们的爱情。

21.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2.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23.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4.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 李贺《七夕》

25.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3.带有七月的诗句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七月》

今年秋早凉,七月已萧然。——陆游《南轩》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王安石《寓言九首》

七月送我东南道,八月送我西南道。——白玉蟾《送谈执权张南显归广州》

躬耕莘野一犁雨,亲见豳风七月诗。——方岳《山中》

正当七月初三夜,帝劝长星酒一杯。——汪元量《越州歌二十首》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白居易《长恨歌》

七月朔方雁心苦,联影翻空落南土。——鲍溶《杂曲歌辞·鸣雁行》

孟秋七月时,相送出外郊。——乔知之《拟古赠陈子昂》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袁晖《七月闺情》

始改三年政,旋闻七月期。——张籍《庄陵挽歌词三首》

4.古诗中带有七的诗句

一、经典古文含有一个“棉”字的: ①“棉”字,古通“绵、绵、?”。

《小雅·绵蛮》二章:“绵蛮黄鸟,止于丘隅。”《毛传》:“绵蛮,小鸟貌。”

一说有文采的样子。《文选·景福殿赋》注引《韩诗·薛君章句》:“绵蛮,文貌。”

又一说:鸟鸣声。《集传》:“绵蛮,鸟声。

” 注:1。当草本“棉花、棉布、棉桃”之“棉”字讲时,是唐代以后的事了。

“棉花”古产于印度,自唐代开始传入中国。2。

当木本讲之谓“木棉”,产于闽、广热地,高七八丈,春季开朱色花,状如山茶。 ②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五:“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种棉二年,翻稻一年,即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虫螟不生。

” ③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请仙》:“不知是人与否,但把其臂,如握棉絮,力又微弱”。 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山东起义清方档案》:“虽棉力不足匡时,而愚忱总期自效。”

注:“棉力”犹微力也。 ------------------- 二、七言古诗中含有一个“棉”字的: ①唐·张籍《送蜀客》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棉花发锦江西。

山桥日晚行人少,树老无花僧白头。 ②唐·李商隐《李卫公》 绛纱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会稀。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 ③元·成廷?《夜泊青蒲村》 荠菜登盘甘似蜜,芦花纫被暖如棉。

④清·王?《木棉歌》 吉贝旧从海岛植,流入中华满阡陌。 故老相传号木棉,其功直与蚕丝匹。

注:“吉贝”树名,木棉植物,原产于东南亚海岛,后传入我国。“匹”相当。

⑤清·陈章《和方宜田宫保木棉歌题其图》 岛夷卉服传自古,但闻仅有麻与苎。 木棉之名出高昌,赤花大树非其侣。

注:“岛夷”海岛的居民。 “卉”草。

“但”只。“其”指海岛居民。

⑥清·钱大昕《木棉花歌》 木棉之花古未有,流传乃自林邑南。 高昌缅甸及南诏,移来交广雷琼儋。

桐身枫叶芙蓉蕊,秋来结实离相参。 同遭径尺修数丈,非杞非梓非?F楠。

崖州老姥年七十,卓椎双髻头鬖鬖。 传来上世种植法,至今立祠香茅庵。

注:“南诏”古国名。故地在今云南、四川、贵州一带。

“交、广、雷、琼、儋”均为古地名。在今两广、海南及越南北部。

“离”相并。“同遭”周遭。

“径尺”直径为一尺。“修”长。

“杞”树名,杞柳。“梓”树名。

“崖州”州名,今在海南省境内。 “姥(mǔ)”妇。

“鬖鬖(sān sān)”毛发下垂的样子。“立祠”建立祠堂。

⑦清·丘逢甲《春日杂诗》 极目春城夕照中,落花飞絮木棉风。 绝无衣被苍生用,空负遮天作异红。

5.含有七月的诗句有哪些

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七月》

2、今年秋早凉,七月已萧然。——陆游《南轩》

3、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王安石《寓言九首》

4、七月送我东南道,八月送我西南道。——白玉蟾《送谈执权张南显归广州》

5、躬耕莘野一犁雨,亲见豳风七月诗。——方岳《山中》

6、正当七月初三夜,帝劝长星酒一杯。——汪元量《越州歌二十首》

7、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白居易《长恨歌》

《南轩》原文:宋 · 陆游

今年秋早凉,七月已萧然。

南轩修竹下,枕簟终日眠。

时将半残梦,听此欲断蝉。

推枕起太息,四序忽已迁。

功名堕渺莽,衰疾方沈绵。

新月独多情,窥窗澹娟娟。

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