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勤奋的古诗词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3.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4.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 5.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礼记》 6.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冯梦龙 7.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8.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1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张少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 引自《老子·道德经》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引自《荀子,劝学》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描写奋斗的古诗西江月 九九乾坤已定,清明节后开花。米田天下乱如麻。直待龙蛇继马。依旧中华福地,古月一阵还家。当初指望瓮生涯。死在西江月下。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石灰吟·于谦 千槌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描写奋斗的古诗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 ★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 年 行 (选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 日 绝 句 ★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示 儿 ★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 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初入淮河 (选一)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题 临 安 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 安 军 ★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话子侄 元·虞 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题郑所南兰 元·倪 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望 阙 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马 上 作 ★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榆 河 晓 发 明·谢 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渡 易 水 明·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海 上 (选一)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漫 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 亥 杂 诗 (选一) ★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0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1.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古代形容一个人奋斗的诗词1、《离骚》先秦:屈原 原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文: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2、《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原文: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3、《离骚》先秦:屈原 原文: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文: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4、《长歌行》两汉:佚名 原文: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5、《竹石》清代:郑燮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5.古诗词中,关于奋斗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黄山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三军可夺其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吕氏春秋》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论衡》 盛年不重来,一日再难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杨万里《晓行望云山》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6.关于奋斗的诗词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7.有关勤奋的古人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 ——唐·韩愈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汉·徐干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 ——汉·韩婴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汉·刘向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汉·司马迁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魏书》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唐·卢照邻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宋·欧阳修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人不学便老而衰。 ——宋·程颐 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博学之患,莫大于自足而止。 ——清·黄宗羲 学则智,不学则愚。 ——清·黄宗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