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鲁迅写的诗歌

1.关于鲁迅的诗歌

鲁迅自己写的——

(1)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2)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

(3)无题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4)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5)自题小像

作者:鲁迅 朝代:近代 体裁:七言绝句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6)赠画师

风生白下千林暗,②雾塞苍天百卉殚。

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7)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8)无题

万家墨面没蒿菜,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9)莲蓬人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装。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10)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1934年)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相知。

(11)亥年残秋偶作(1935年)

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沈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别人怀念鲁迅的—-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臧克家 《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写于纪念鲁迅10周年

2.【有关描写鲁迅的诗歌.(是别人描写他)】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臧克家1961年秋,**为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以此为题,写了两首七绝: 其一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3.【求赞美鲁迅的诗句急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摘自《**选集》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摘自《**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茅盾: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第七卷第五号.。

4.鲁迅赞美那片文章是什么样的诗.是鲁迅赞美别人写的文章写得好

鲁迅与牛 梁实秋 我在《新月》第二卷第九期写了一篇短文《答鲁迅先生》,我的大意不外两点:(一)我觉得鲁迅先生近来的翻译“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所以真不愧为“硬译”,我已经举过三个例,随时还可多举几个例.(二)鲁迅先生善写有“趣味”的“”嘲笑”人的“杂感”.但是我不曾知道他的积极的对于文艺与思想的态度是什么,主张是什么,所以我愿他说几句正面的话. 这文章发表以后,就有朋友写信劝我不必再在这种没有价值的争论上枉费精神.而我以为,只要不闹到意气用事,辩难的文字也不是完全没有意思的.打笔墨官司是容易事,实在就是较文雅的吵嘴,那里配谈到什么“讽刺文学”.在文学上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也许见到谁写了几段下贱的刻薄话,便大惊小怪的嚷:“这是讽刺文学呀!”这真是不知“天多高地多厚”了.我现在回答鲁迅先生几句话,万万不敢渎亵“讽刺文学”的招牌. 鲁迅先生对于我上面说的两点正文,截至现在为止,并没有回答.而许多许多枝节问题又生出来了.这正是鲁迅先生的故态,他就没有耐性能使他彻底的在某范围之内讨论一个问题,你指摘他这一点,他向你露露牙齿笑两声,然后他再蹦蹦跳跳的东一爪西一嘴的乱扑,他也并不想咬下你一块肉,只想撕破你的衣服,招你恶心.这种的Dorilla warare 并不使人怕,只使人厌烦.这样辩论下去,永远不会有什么结论的,因为鲁迅先生要争的似乎不是什么是非,他要的是“使人不舒服”而已.与其逼鲁迅先生说正经话,还不如索性给他一个放刁的机会,让他充分的表现他的特长罢. 鲁迅先生这个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别人的话靠不住,让他自己来供: 我没有什么话要说,也没有什么文章要做,但有一种自害的脾气,是有时不免呐喊几声,想给人们去添点热闹.譬如一匹疲牛罢,明知不堪大用的了,但废物何妨利用呢,所以张家要我耕一弓地,可以的;李家要我挟一转磨,也可以的;赵家要我在他店前站一刻,在我背上贴出广告道:敝店备有肥牛,出售上等消毒滋养牛乳.我虽然深知道自己是怎样瘦,又是公的,并没有乳,然而想到他们为张罗生意这见,情有可原,只要出售的不是什么毒药,也就不说什么了.但倘若用得我太苦,是不行的,我还要自己觅草吃,要喘气的工夫;要专指我为某某家的牛,将我关在他的牛牢内,也不行的,我有时也许还要给别家挨几转磨.如果连肉都要出卖,那自然更不行,理由自明,无须细说. 这真是鲁迅先生的活写真,仔细看过这段描写的自白,也许有人以为我以前太多事,人家已经说得这么明白清楚,何必还用什么对于文艺思想的积极的意见?鲁迅先生一生做人处世的道理都在这一匹疲牛的譬喻里很巧妙的叙述了.一匹牛,在张家可以耕田,在李家可以转磨,在赵家店前可以做广告,一个人,在军阀政府里可以做金事,在思想界可以做权威,在文学界里可以做左翼作家.这譬喻来得切确.不过人应该比牛稍微灵些,牛吃李家的草的时候早忘了张家,吃赵家的草的时候又忘了李家,畜生如此,也自难怪;而人的记忆力应该稍强些罢,在吃草喘气的时候,也该自己想想,你自己已经吃了几家的草,当过了几回“乏”“牛”! 鲁迅先生做牛是有条件的,第一个条件是不能用得太苦,第二个条件是不要专指为某家的牛,第三个条件是不卖肉.第一个条件能办到,用牛耕田转磨的主子可以体恤到这一点,多给几捆草,少写几千字,算不得什么,不过在牛一方面,这一点也是应该言明在先的罢了.第二个条件稍难,你流着汗给张家耕田,旁人自然就说你是张家的牛,你吃李家草,旁人自然就说你是李家的畜生,除非人家认识你,或是有人在你毛上打过一个烙印,印着“我是一匹丧家的乏牛,谁给草吃我就给谁做工,救救罢,可怜的乏牛!”第三个条件又容易了——说到这里想起一桩事. 一九三○年四月八日上午十时,上海发生了一件大事,“全上海的革命团体在自由运动大同盟的号召之下,准备对于南京的四三惨案有所表示”.自由运动大同盟即是鲁迅先生领衔发起的,“有所表示”者.即“三四百个”人要冲进北京大戏院开会未果,被巡捕打死一个,而“留下一滩鲜血”是也.这事发生之后,颇有人为鲁迅先生担心,因为不晓得流了“一滩鲜血”的究竟是哪一位.尤其是,在某处听说“凡是左翼联盟的作家都要参加工农革命的实际行动”,一滩鲜血,喜欢“讽刺文学”的人,当然没人能不认为这是很大的牺牲,而在“普罗”一方面看,这又是很光荣的一件事了,幸亏事实不久大明,死的不是“参加工农革命的实际行动”的“左翼作家”,是一位“勇敢的工人”. (《萌芽》月刊第五号第三一○页称这位死者为“赎罪的羔羊”!)鲁迅先生的“不卖肉主义”是老早言明在先的. 鲁迅先生究竟现在是吃哪一家的草,属于哪一个党,我并不知道,也并不想知道.我在第九期《新月》与鲁迅先生无关的一篇文字里写了“ZZ 党”的字样,我用不之代替另外两个字,这并不是我的“巧妙”,鲁迅先生发表文章的那几种杂志不是常常有XX 党的字样么?大家似乎都避讳这两个字.例如《文艺讲座》第二九七页上还有“康命尼斯特”这样的一个名词,这岂不来得更巧妙.然而鲁。

5.鲁迅写的诗歌

你好,很高兴为你作答。

鲁迅的诗共61首(一一列出比较繁冗,但是以后查找方便,所以建议不要一次看完,既学不到东西,又会产生厌烦感):自嘲 (1932年)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1900年)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莲蓬人(1900年)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氵襄〕〔氵襄〕。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庚子送灶即事(1901年)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祭书神文(1901年) 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曰:今之夕兮除夕,香焰絪緼兮烛焰赤。钱神醉兮钱奴忙,君独何为兮守残籍?华筵开兮腊酒香,更点点兮夜长。

人喧呼兮入醉乡,谁荐君兮一觞。绝交阿堵兮尚剩残书,把酒大呼兮君临我居。

湘旗兮芸舆,挈脉望兮驾蠹鱼。寒泉兮菊菹,狂诵《离骚》兮为君娱。

君之来兮毋徐徐,君友漆妃兮管城侯。向笔海而啸傲兮,倚文冢以淹留。

不妨导脉望而登仙兮,引蠹鱼之来游。俗丁伧父兮为君仇,勿使履阈兮增君羞。

若弗听兮止以吴钩,示之《丘》《索》兮棘其喉。令管城脱颖以出兮,使彼惙惙以心忧。

宁招书癖兮来诗囚,君为我守兮乐未休。他年芹茂而樨香兮,购异籍以相酬。

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韵(1901年) 鸟啼铃语梦常萦,闲立花阴盼嫩晴。怵目飞红随蝶舞,开心茸碧绕阶生。

天于绝代偏多妒,时至将离倍有情。最是令人愁不解,四檐疏雨送秋声。

剧怜常逐柳绵飘,金屋何时贮阿娇?微雨欲来勤插棘,薰风有意不鸣条。莫教夕照催长笛,且踏春阳过板桥。

只恐新秋归塞雁,兰□(舟+繁体双)载酒橹轻摇。细雨轻寒二月时,不缘红豆始相思。

堕裀印屐增惆怅,插竹编篱好护持。慰我素心香袭袖,撩人蓝尾酒盈卮。

奈何无赖春风至,深院荼蘼已满枝。繁英绕甸竞呈妍,叶底闲看蛱蝶眠。

室外独留滋卉地,年来幸得养花天。文禽共惜春将去,秀野欣逢红欲然。

戏仿唐宫护佳种,金铃轻绾赤阑边。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并跋(1901年) 梦魂常向故乡驰,始信人间苦别离。

夜半倚床忆诸弟,残灯如豆月明时。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篱绕屋树交加。

怅然回忆家乡乐,抱瓮何时更养花?春风容易送韶年,一棹烟波夜驶船。何事脊令偏傲我,时随帆顶过长天。

自题小像(1903年)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哀范君三章(1912年)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独沉清冷水,能否涤愁肠?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茗〔艹丁〕,微醉自沈沦。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

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替豆萁伸冤(1925年)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吊卢骚(1928年) 脱帽怀铅出,先生盖代穷。头颅行万里,失计造儿童。

赠邬其山(1931年)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惯于长夜过春时(1931年)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送O.E.君携兰归国(1931年) 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无题(1931年) 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愔愔。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

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赠日本歌人(1931年)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湘灵歌(1931年)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无题二首(1931年) 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送增田涉君归国(1931年)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答客诮(1931年)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无题(1932年)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偶成(1932年)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赠蓬子(1932)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

一.二八战后作(1932年) 战云暂敛残春在,重炮清歌两寂然。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

自嘲。

6.鲁迅写的诗句

鲁迅诗

悼杨铨(1933年)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惯于长夜过春时(1931年)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自嘲(1932年)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答客诮(1932年)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别诸弟

梦魂常向故乡驰,始信人间苦别离。

夜关倚床忆诸弟,残灯如豆月明时。

悼杨铨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亥年残秋偶作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无题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无题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阻郁达夫移居杭州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7.鲁迅写的诗及评价

那你还是看看这个吧

.cn/blog.php?do=showone&uid=2320&type=blog&itemid=162460

自 嘲①

运交华盖欲何求②,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④。

躲进小楼成一统⑤,管他冬夏与春秋⑥。

注释:

① 《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2日: “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 ‘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凄成一律以请’云云。”按,十月五日郁达夫在聚丰园宴请其兄郁华,请鲁迅作陪。闲人,(《三闲集·序言》里说:“我将编《中国小说史略》时所集的材料,印为《小说旧闻钞》,以省青年的检查之力,而成仿吾以无产阶级之名,指为‘有闲’。而且‘有闲’还至于有三个……”,所以把杂文集名为《三闲集》,又自称“闲人”。打油是自己谦称是打油诗。偷得半联,有三种说法:一、郭沫若同志认为即借用钱季重的“饭饱甘为孺子牛”,不是半联而是半句,见注④。二、借用南社诗人完姚鹓雏(锡钩)的诗句“旧帽遮颜过闹市。”三、熊融同志提供,那天鲁迅赴宴,郁达夫开玩笑道:“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用上一天想到的“横眉”一联回答他。达夫打趣道: “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 汉有脱?”鲁迅说:“嗳,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所谓偷得半联就指第一句(《别解》, 《人民日报》1962年2月22日)。按,一说是借半句而非半联;二说,检《南社诗集》没有找到这句诗;三说较合。日记所载诗中“破”作“旧”, “漏”作“破”。后来鲁迅为日本杉本勇乘写扇面时也曾与这首诗,诗中‘对”作“看”。

② 华盖:鲁迅《华盖集·题记》:“我平生没有学过算命,不过听老年人说,人是有时要交‘华盖运’的。……这运,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华盖,象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古今注》:“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这是指黄帝仿云气作的车盖。

③ 漏船句:《吴子·治兵》;“如坐漏船之中。”《晋书·毕卓传》中毕卓说:“得酒满数百斛船,……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④ 孺子牛:郭沫若同志在《孺子牛的质变》里,提到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引钱季重作的柱帖:“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指出“但这一典故,一落到鲁迅的手里,却完全变了质。在这里,真正是腐朽出神奇了。”(1962年1月16日《人民日报》)《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齐景公爱他的孩子,自己装作牛,口里衔着绳子,让孩子骑着。孩子跌倒,扯掉了他的牙齿。

⑤ 成一统:这是说,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

⑥ 管他冬夏与春秋:即不管外面的气候有怎样变化。鲁迅在白色恐怖下经常遭受压迫,所以比做交华盖运,

比做“未敢翻身已碰头”。为了避免反动派的追踪迫害,在过闹市时,用破帽遮住了容颜。就是这样,处境还是非常危险,象漏水的船载着酒在水流中浮着,一不小心就会沉没。处在这样危险的环境里,鲁迅采取的却是决不妥协的坚强的战斗态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这种精神给予极高的评价。鲁迅处在反动派的迫害下,经常在躲避,所以“躲进小楼”是写实,但又不限于写实。当时反动派丢掉东北大片土地,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国民政府躲避敌人威

胁.迁都洛阳,一直到这年12月才迁回南京。作者写这诗时还没迁回,所以讽刺它只知躲避,不管祖国已经陷在怎样危亡的境地里。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