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人年龄的诗句您好: 年龄词语 少年:含苞欲放、豆蔻年华、纯真无邪、掌上明珠、乳臭味甘、聪明伶俐。 成年:青春年华、大展宏图、而立之年、年轻力壮、壮志满怀、仪表堂堂。 老年:饱经风霜、饱经沧桑、老眼昏花骨瘦如柴、古稀之年、年逾花甲。 婴儿:人初生 襁褓:0岁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30 不惑之年:40 知命之年:50 花甲之年:60 古稀之年:70 喜寿 77岁 耄耋之年:80 米寿 88岁 鲐背之年:90 白寿 99岁 期颐之年:100 年龄诗句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形容古代老者的句子老骥:老年人自喻。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苍:畏头发苍白的老人。杜甫《壮游》诗:“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老夫:老人自称。《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称曰老夫。” 老身:老人自称。《北史•穆崇传》:“老身二十年侍中。” 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七十岁的老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指八九十岁的老人。《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期颐:指一百岁的老人。《礼记•曲礼收》:“百年曰期颐。” 老拙:老人自谦之称。苏轼《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卷赠老夫惊老拙。” 老朽:老人自谦之称。苏轼《与冯祖仁书》:“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意兼重,非老朽所敢当。” 3.古人形容人年龄的词有哪些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很多今天还在继续使用。 0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 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 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 九龄:为9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为16岁。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指刚成年。指二十岁。 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 《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 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 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 4.描写年龄的诗词1、未说年龄可续宋程大昌 只查询程大昌的结果 《好事近·日绎五千言》 2、大有年龄宋程大昌 只查询程大昌的结果 《韵令·是男是女》 3、朱颜长在年龄远宋葛胜仲 只查询葛胜仲的结果 《蝶恋花·共乐堂深帘不卷》 4、年龄遐远宋王千秋 只查询王千秋的结果 《感皇恩·天气过烧灯》 5、不从龟鹤问年龄宋无名氏 只查询无名氏的结果 《西江月·身禀五行正气》 6、安可测年龄唐刘禹锡 只查询刘禹锡的结果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7、年龄等宝龟唐皮日休 只查询皮日休的结果 《虎丘寺殿前有古杉一本形状丑怪图之不尽…三》 8、玄穹若假年龄在唐徐夤 只查询徐夤的结果 《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 9、沉沉莫辨年龄元王处一 只查询王处一的结果 《满庭芳 抄化孤魂经纸》 10、校年龄元刘敏中 只查询刘敏中的结果 《六州歌头 畅纯甫与姚牧庵吨城会饮,唱和乐》 11、年龄大耋时宋陆游 只查询陆游的结果 《冬至后一日书》 12、年龄过八十宋陆游 只查询陆游的结果 《感遇》 13、致身途远年龄暮宋陆游 只查询陆游的结果 《上书乞祠》 14、年龄老伏生宋陆游 只查询陆游的结果 《杂赋》 15、年龄甫八旬宋曹勋 只查询曹勋的结果 《陈太夫人挽章二首》 16、年龄不待命宋陈师道 只查询陈师道的结果 《湖上晚归寄诗友》 17、年龄已衰颓宋方回 只查询方回的结果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 18、偶我年龄虽第一宋富弼 只查询富弼的结果 《弼窃览长篇断章有十二人中第二人之句又赋一》 19、渭水年龄泗水心宋韩履常 只查询韩履常的结果 《句》 20、恐尔年龄亦为偶宋李廌 只查询李廌的结果 《精思观崔道士授剑柏中剑常吼若雷》 21、年龄过半百宋楼钥 只查询楼钥的结果 《送潚丞剡川》 22、尚父年龄子仪考宋释绍嵩 只查询释绍嵩的结果 《知府黄寺簿生日》 23、上寿年龄属圣躬宋四锡 只查询四锡的结果 《乾明节祝圣寿》 24、流水付年龄宋苏泂 只查询苏泂的结果 《次知县兄曹娥渡句》 25、年龄迫衰谢宋滕岑 只查询滕岑的结果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 26、唯尚年龄入画图宋王谨言 只查询王谨言的结果 《耆英会诗》 27、不惟祝年龄宋王炎 只查询王炎的结果 《林临生日》 28、救我年龄颓宋王洋 只查询王洋的结果 《酬邓子》 29、傥可延年龄宋王之望 只查询王之望的结果 《上李丈尚书》 30、犹恨年龄不满百宋魏了翁 只查询魏了翁的结果 《樊仲恂母太硕人李氏挽诗》 31、年龄甫至此宋吴芾 只查询吴芾的结果 《述怀》 32、已是年龄及七旬宋吴芾 只查询吴芾的结果 《余年七十辄和乐天诗以自广》 33、年龄今几春宋杨万里 只查询杨万里的结果 《遍游庐山,示万杉长老大琏》 34、卫武年龄子仪考宋杨万里 只查询杨万里的结果 《送胡端明赴召》 35、年龄开九秩宋喻良能 只查询喻良能的结果 《为柴怀叔殿院题世彩堂》 36、何必问年龄宋张舜民 只查询张舜民的结果 《句》 37、年龄仅可兄宋赵蕃 只查询赵蕃的结果 《呈晁舅祖叔蕴》 38、年龄故尔似宋赵蕃 只查询赵蕃的结果 《初六日呈明叔》 39、茱菊年龄迈宋赵蕃 只查询赵蕃的结果 《九月一日晨起风物凄然不胜怀远之思作五首寄》 40、年龄故相并宋赵蕃 只查询赵蕃的结果 《秀奕以文编垂示简之》 5.感叹自己年龄大的诗句有哪些1. 《韵令》宋·程大昌 是男是女,都有官称。孙儿仕也登。时新衣著,不待经营。寒时火柜,春里花亭。星辰上履,我只唤卿卿。 寿开八秩,两鬓全青。颜红步武轻。定知前面,大有年龄。芝兰玉树,更愿充庭。为询王母,桃颗几时赪。 2. 《蝶恋花》宋·葛胜仲 共乐堂深帘不卷。恻恻寒轻,二月春犹浅。续寿竞来歌舞院。龙涎香衫鲛绡段。 画栋朝飞双语燕。端似知人,著意窥金盏。柳外花前同祝愿。朱颜长在年龄远。 3. 《感皇恩》宋·王千秋 天气过烧灯,初闲人倦。晓色曈咙绣帘卷。聚星歌扇,一簇雪香琼软。寿杯争要把,从他满。 低低笑祝,年龄遐远。息驾无由遂公愿。东风吹喜,又做眉黄一点。便参鹓鹭入,常朝殿。 4. 《好事近(生日词)》宋·程大昌 日绎五千言,未说年龄可续。且得襟期萧散,远氛嚣宠辱。 鬓须白尽秀眉生,来伴老眸绿。人道雪霜林里,有翠松鲜竹。 5. 《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唐·徐夤 身比秋荷觉渐枯,致君经国堕前图。层冰照日犹能暖, 病骨逢春却未苏。 镜里白须撏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 庾楼恩化通神圣,何计能教掷得卢。 风拍衰肌久未蠲,破窗频见月团圆。更无旧日同人问, 只有多情太守怜。 腊内送将三折股,岁阴分与五铢钱。 玄穹若假年龄在,愿捧铜盘为国贤。 6. 《龟虽寿》先秦·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宋·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8.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9. 《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宋·陆游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10. 《定风波·暮春漫兴》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6.表达年龄的诗词感遇(陆游) 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 年龄过八十,久已办一棺。 结庐十余间,著身如海宽。 此外皆长物,简去心始安。 称意多怒嗔,易可出艰难。 我无狐白裘,短褐亦御寒。 上书乞祠(陆游) 上书又乞奉祠归,梦到湖边自叩扉。 此去敢辞依马磨,向来真惯拥牛衣。 致身途远年龄暮,报国心存气力微。 誓墓那因一怀祖,人间处处是危机。 杂赋(陆游) 家业贫原宪,年龄老伏生。 但悲鸾独舞,那羡雁能鸣。 酿酒秋常醉,驱牛夜亦耕。 此身当自贵,勿用作投琼。 蝶恋花(葛胜仲) 共乐堂深帘不卷。恻恻寒轻,二月春犹浅。续寿竞来歌舞院。龙涎香衬鲛绡段。画栋朝飞双语燕。端似知人,著意窥金盏。柳外花前同祝愿。朱颜长在年龄远。 韵令(程大昌) 是男是女,都有官称。孙儿仕也登。时新衣著,不待经营。寒时火柜,春里花亭。星辰上履,我只唤卿卿。寿开八秩,两鬓全青。颜红步武轻。定知前面,大有年龄。芝兰玉树,更愿充庭。为询王母,桃颗几时赬。 好事近(程大昌) 日绎五千言,未说年龄可续。且得襟期萧散,远氛嚣宠辱。鬓须白尽秀眉生,来伴老眸绿。人道雪霜林里,有翠松鲜竹。 7.含有年龄的诗句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2至3岁) 龆年(8岁) 幼学、垂髫(10岁) 及笄(女子15岁) 破瓜(女子16岁) 弱冠(男子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半百、知命、天命(50岁) 艾老(50岁以上) 花甲、耳顺(60岁) 古稀(70岁) 杖朝、耋(80岁) 米寿(88岁) 九秩、耄(90岁) 期颐(100岁) 茶寿(108岁) 百十(110岁) 上寿(120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