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牛的诗句,最好是说大牛和小牛的有哪些1.《牧牛词》 明代:高启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2.《牛》 唐代:李峤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中。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3.《咏卧牛》 唐代:李家明 曾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 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4.《五歌 放牛》 唐代:陆龟蒙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荒陂断堑无端入,背 上时时孤鸟立。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 5.《代牛言》 唐代:刘叉 渴饮颍水流,饿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竭。 2.求关于牛的诗句,最好是说大牛和小牛的(如没有关于牛的就行谚语: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一牛可代七人力 诗词: 隔岸横州十里青,黄牛无数放春晴 路隔陇头高似岸,人骑牛背稳如舟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草绳穿鼻系柴扉,残喘无人问是非 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醉酒歌》李白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2、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饮牛歌》 宋·陆游 3、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醉酒歌》李白 4、牛背儿童自放歌,头头注涧复逾坡。--《骑牛歌》 清·陆师 5、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吟牛》 6、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饮牛歌》 宋·陆游 7、问渠何法牛驯扰,鞭挞无惊刍牧多。--《骑牛歌》 清·陆师 8、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禾熟》 宋·孔平仲 9、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黄牛》臧克家 10、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将牛何处去》 唐·元结 11、江村小儿好夸骋,脚踏牛头上牛领。--《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唐·顾况 12、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五歌·放牛》 唐·陆龟蒙 13、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牧童词》 唐·储光羲 14、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田家词》 唐·元稹 15、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般载沙。--《官牛》 唐·白居易 16、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病牛》 宋·李纲 17、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高启《牧牛词》 18、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牧童词》 唐·李涉 19、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高启《牧牛词》 20、草绳穿鼻系柴扉,残喘无人问是非。--《老牛》 元·宋无 21、鼻之柔也,以绳牧之。心之柔也,以道牧之。纵而不蹊人之田,其谁早服之。--《画牧牛赞》 宋·黄庭坚 22、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李东阳《北原牧唱》 23、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李白《咏石牛》 24、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牧童词》 唐·张籍 25、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田家词》 唐·元稹 26、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饮牛歌》 宋·陆游 27、奚奴跨马不搭鞍,立走水牛惊汉官。--《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唐·顾况 28、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牧童词》 唐·储光羲 29、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牧牛词》 明·高启 30、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病牛》 宋·李纲 31、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耕牛》 宋·梅尧臣 32、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田家词》 唐·元稹 33、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田家词》 唐·元稹 34、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高启《牧牛词》 35、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牧童词》 唐·张籍 36、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牧童词》 唐·李涉 37、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五歌·放牛》 唐·陆龟蒙 38、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老黄牛》 3.老母牛生小牛打一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chū shēngniú dú bù pà hǔ [释义] 牛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 [语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俗云:‘初生牛犊不惧虎。’” [正音] 不;必须读作“bú”。 [辨形] 犊;不能写作“卖”。 [近义] 无所畏惧 [反义] 胆小怕事 [用法] 一般用来形容年轻人初入社会敢作敢为、无所畏惧或不知危险。一般作定语、补语、分句。 [结构] 复句式。 4.老母牛生小牛打一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chū shēngniú dú bù pà hǔ[释义] 牛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 [语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俗云:‘初生牛犊不惧虎。’”[正音] 不;必须读作“bú”。 [辨形] 犊;不能写作“卖”。[近义] 无所畏惧[反义] 胆小怕事[用法] 一般用来形容年轻人初入社会敢作敢为、无所畏惧或不知危险。 一般作定语、补语、分句。[结构] 复句式。 5.形容小牛的词语形容小牛的词语 牛鼎烹鸡、 对牛弹琴、 汗牛充栋、 牛头马面、 牛溲马勃、 牛鬼蛇神、 泥牛入海、 庖丁解牛、 牛高马大、 牛角挂书、 牛毛细雨、 牛马襟裾、 牛刀小试、 一牛九锁、 牛黄狗宝、 九牛一毛、 吴牛喘月、 如牛负重、 土牛木马、 以羊易牛、 气喘如牛、 蜗行牛步、 椎牛歃血、 牛衣对泣、 牵牛下井、 蹊田夺牛、 齐王舍牛、 牛口之下、 牛刀割鸡、 争猫丢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