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诗句《归园田居》 作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旧。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本诗就是其中的第三首。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2.关于封建社会农民痛苦的古诗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苗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盛夏,天气又干又热,太阳光非常炽热,就像是燃烧的火焰。在这强烈的阳光烧烤下,田野里尚未成熟的庄稼变成枯焦的样子。农夫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种植的庄稼将要失收,一年的辛苦要落空。以后没有粮食来养活一家人,况且,还有沉重的租税压在身上,怎么能够活下去呀?他们的心里焦急万分,就像是开水在煮。 旧社会的农民生活这样痛苦,可是那些贵族豪门子弟,一点也不劳动。他们靠农民的血汗养肥自己。炎热的夏季,他们十分清闲自在,扇子摇摇,潇潇洒洒。 这一首古代民歌,用简单朴素的语言,生动恰切的对比,鲜明深刻地揭示出农夫和公子王孙不同的生活状况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石壕吏 作者: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秋浦歌 李白 (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古诗词鉴赏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天宝十二年(753),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当然不会,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象,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古诗词鉴赏 蜜蜂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这可算是一篇寓言诗。诗中的蜜蜂就是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他们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地劳动,可是劳动成果到头来却都被统洁者掠夺去了。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结句用反问式,说明辛勤酿蜜的蜜蜂,成年累月地劳动却劳而不获,这就暗示剥削者的不劳而获,使诗的寓意深刻、有力。 这首诗以洗炼的语言,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3.赞扬农民们不畏辛苦的诗句赤日炎炎似火烧 白胜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农家 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杜甫的描写农民凄苦处境的诗句shí háo lì 石 壕 吏 táng · dù fǔ 唐 · 杜 甫 mù tóu shí háo cūn ,yǒu lì yè zhuō rén . lǎo wēng yú qiáng zǒu , lǎo fù chū mén kàn . 暮 投 石 壕 村 ,有 吏 夜 捉 人 。 老 翁 逾 墙 走 ,老 妇 出 门 看 。 lì hū yī hé nù , fù tí yī hé kǔ ! 吏呼一 何 怒 ,妇 啼 一 何 苦 ! tīng fù qián zhì cí :sān nán yè chéng shù . yī nán fù shū zhì ,èr nán xīn zhàn sǐ . 听 妇 前 致 词 : 三 男 邺 城 戍 。 一 男 附 书 至 ,二 男 新 战 死 。 cún zhě qiě tōu shēng ,sǐ zhě cháng yǐ yǐ ! shì zhōng gèng wú rén ,wéi yǒu rǔ xià sūn . 存 者 且 偷 生 ,死 者 长 已 矣 !室 中 更 无 人 ,唯 有 乳 下 孙 。 yǒu sūn mǔ wèi qù ,chū rù wú wán qún . lǎo yù lì suī shuāi ,qǐng cóng lì yè guī . 有 孙 母 未 去 ,出 入 无 完 裙 。老 妪 力 虽 衰 , 请 从 吏 夜 归 。 jí yìng hé yáng yì ,yóu dé bèi chén chuī . 急 应 河 阳 役 ,犹 得 备 晨 炊 。 yè jiǔ yǔ shēng jué ,rú wén qì yōu yè. tiān míng dēng qián tú ,dú yǔ lǎo wēng bié . 夜 久 语 声 绝 ,如 闻 泣 幽 咽 。 天 明 登 前 途 ,独 与 老 翁 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