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学琼林全文即解释(卷三)《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卷三) 岁时 【原文】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履端,是初一元旦;人日,是初七灵辰。元日献君以椒花颂,为祝遐龄;元日饮人以屠苏酒,可除疠疫。 新岁曰王春,去年曰客岁。火树银花合,谓元宵灯火之辉煌;星桥铁锁开,调元夕金吾之不禁。 二月朔为中和节,三月三为上巳辰。冬至百六是清明,立春五戊为春社。 寒食节是清明前一日,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四月乃是麦秋,端午却为蒲节。 六月六日,节名天贶;五月五日,序号天中。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 五戊鸡豚宴社,处处饮治聋之酒;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针。中秋月朗,明皇亲游于月殿;九日风高,孟嘉帽落于龙山。 秦人岁终祭神曰腊,放至今以十二月为腊;始皇当年御讳曰政,故至今读正月为征。东方之神曰太皡,乘震而司春,甲乙属本,木则旺于春,其色青,故春帝曰青帝。 南方之神曰祝融,居高而司夏,丙丁属火,火则旺于夏,其色赤,故夏帝目赤帝。西方之神曰蓐收,当兑而司秋,庚辛属金,金则旺于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 北方之神曰玄冥,乘坎而司冬,壬癸属水,水则旺于冬,其色黑,放冬帝曰黑帝。中央戊己属土,其色发,故中央帝曰黄帝。 夏至一阴生,是以天时渐短;冬至一阳生,是以日晷初长。冬至到而葭灰飞,立秋至而梧叶落。 上弦谓月圆其半,系初八、九;下弦谓月缺其半,系廿二、三。月光都尽谓之晦,三十日之名;月光复苏谓之朔,初一日之号;月与日对谓之望,十五日之称。 初一是死魄,初二旁死魄,初三哉生明,十六始生魄。翌日、诘朝,言皆明日;谷旦、吉旦,悉是良辰。 片晌即谓片时,日曛乃云日暮。畴昔曩者,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皆将曙之时。 月有三浣:初旬十日为上浣,中旬十日为中浣,下旬十日为下浣;学足三馀:夜春日之馀,冬春岁之馀,雨者睛之馀。以术愚人,曰朝三暮四;为学求益,曰日就月将。 焚膏继晷,日夜辛勤;俾昼作夜,晨昏颠倒。自愧无成,曰虚延岁月;与人共语,曰少叙寒暄。 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周末无寒年,因东周之懦弱;秦亡无燠岁,由嬴氏之凶残。 泰阶星平曰泰平,时序调和曰玉烛。岁歉曰饥馑之岁,年丰曰大有之年。 唐德宗之饥年,醉人为瑞;梁惠王之凶岁,野莩堪怜。丰年玉,荒年谷,言人品之可珍;薪如桂,食如玉,言薪米之腾贵。 春祈秋报,农夫之常规;夜寐夙兴,吾人之勤事。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 【注释】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桃符:画在桃木板上的门神,古人以桃木能驱邪,故新年风俗都换桃符。 履端,是初一元旦;人日,是初七灵辰。 履端:开端。 人日:传说天地初开时,第一日为鸡日,依次为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其日晴,则主所生之物盛,其日阴,则有灾难。 元日献君以椒花颂,为祝遐龄;元日饮人以屠苏酒,可除疠疫。晋朝人刘臻之妻陈错,在元旦向皇帝献《椒花赋》,祝皇帝万寿无疆。 遐龄:高龄。屠苏酒:唐人孙思邈在除夕教人把药浸入井中,元旦那天取井水加入酒中,虽我了可以使人不生疫病,即屠苏酒。 新岁曰王春,去年曰客岁。 春秋时,君王懦弱,孔子作《春秋》写道:“元年春,王正月”以示尊重君王。 客岁,即旧岁 火树银花合,谓元宵灯火之辉煌;星桥铁锁开,调元夕金吾之不禁。 金吾:汉代禁止夜行的官。 古代通常在城中实行霄禁,这里星桥铁锁开,指元霄取消了夜禁。二月朔为中和节,三月三为上巳辰; 二月朔:二有初一。 唐德宗时将这天定为中和节,人们在这天互相赠送瓜果百谷。上巳节:三月上旬的巳日,称上巳。 后来定为三月三日。冬至百六是清明,立春五戊为春社。 戊是天干的第五位,五戊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社:祭祀土地神的活动,春社始春天祭祀土地神。 根据历法,立秋后五戊为秋社。寒食节是清明前一日,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 介子推帮助晋文公复国有功,但不愿做官,隐于山中,晋文公纵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但介子推抱树不出而被烧死。晋文公命令百姓每年在这一天禁火,故名寒食。 四月乃是麦秋,端午却为蒲节。 麦熟四月,故曰麦秋。 蒲节:端五将菖蒲泡在酒中,饮之避瘟疫,六月六日,节名天贶;五月五日,序号天中。贶:音况。 赏赐之意。宋哲宗元符四年六月初六,有人报告降下天书,故名天贶。 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 屈原投汨罗江而死,楚人造龙舟竞渡救他,后来传为风俗。 重九登高:相传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中有难,只有全家人插着茱萸登山饮菊花酒,才能避祸,桓景听从了他的话。晚上回家一看,家中的鸡犬牛羊都死了。 以后重九登高成为风俗。五戊鸡豚宴社,处处饮治聋之酒;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针。 五戊:指春社和秋社。这天到处吃鸡吃肉喝酒,据说这天的酒喝了可以治耳聋。 乞巧:七夕女孩子晚上在月亮底下穿针,求得一双灵巧的手。中秋月朗,明皇亲游于月殿;九日风高,孟嘉帽落于龙山。 中秋时,罗公远以杖为桥,引明皇到月宫一游,明皇觉得月宫的音乐很好听,就凭记忆谱写了一首。 2.《幼学琼林》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故事寻源》、《成语考》。 初为明末西昌人程登吉(字 允升)编著(也有认为编者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清朝嘉靖年间时,部圣脉作了一些补充, 更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幼学琼林》在古代蒙学中影响极大。 其内容广博, 包罗万象。历史人物、典籍制度、天文地理、释道鬼神等,无不涉及。 全书为骈体文,全部以对偶 句写成,书中有大量的成语、警句、格言,至今仍传诵不绝。“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 下”,《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蒙学读物中名副其实的精品。 3.求一些古代文学书籍,除了四大名著,花间集,诗经楚辞,还有其他啥昭明太子编的《昭明文选》,什么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就出自此诗集。是做学问和装B的最佳选择。昭明太子本身就文学性还是小说yy性都很强。 《古文观止》,这里几乎包括你高中学到的所有文言文。真正的学以致用类书籍,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做人,给你无与伦比的感受。Ps:高考语文好像最用得着。 《幽梦影》也不错,道理类书籍的小清新,挺偏的。 要推荐《三言二拍》嘛,嗯,要的。未成年人选读哈。适合想看古人八卦的同学,满足你们所有的yy心。 暂时先到这里。 欢迎追问,热烈!!! 4.有谁知道幼学琼林是什么样的书吗《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最初的编着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 在清朝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全书共分四卷。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包罗广泛,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对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风俗礼仪做一些了解。 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混沌: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元气状态。 气之较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气:指元气。 凝:结也。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三才:三种有能力的事物。 古人认为,天能覆物,地能载物,而人是万物之灵。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宗:宗主,主宰。象:仪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螮蝀:音地东。 蟾蜍:传说后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其妻嫦娥窃而食之,奔月宫,遂化为蟾蜍。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石燕:零陵山之石燕,遇风雨即飞,雨止复变为石头。商羊:鸟名,传说只有一只。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羊角:《庄子》“有鸟名鹏,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雷鞭:《淮南子》“雷以电为鞭,电光照处,谓之裂缺”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素娥:即嫦娥。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 律令:《搜神记》“律令,周穆王时人,善走,死为雷部之鬼”。 阿香:雷部推车之鬼。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 焱(右加欠)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焱(右加欠) :雷火之作,因风而起,故雷部之鬼称为焱火。 飞廉:神禽,能致风,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纹。箕伯:《文苑》载:“风伯名言道彰,一曰即箕星也”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列缺:闪电之神。望舒:《淮南子》“月御曰望舒” 甘霖、甘澍,俱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时雨:应时之雨。 《尔雅》“久旱而雨曰甘霖,久雨不止曰愁霖,时雨澍生万物曰甘澍。 玄:黑。苍:青。 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六出:指雪花六角形。 时晏:时候不早了。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蜀地高山雾大,见日时少,每至日出,则群犬疑而吠之。 吴地的水牛极畏热,见到月亮疑是太阳,所以气急而喘。 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 霓是彩红。 云兴而雨至,霓见而雨止。所以久旱不雨时,人们渴望见到云彩,但担心霓的出现。 雨露:古人认为夜气之露是上天降下的祥瑞。 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参商:传说他们是古代高辛氏的两个儿子,因争斗不已,被安排在两个不能相见的位置上。 后羿妻,奔月官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傅说:商朝的大臣。箕尾:两个星宿名。 传说傅说死后精神寄托在箕尾两个星宿之间。 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 沐雨:雨水洗淋头。栉(音至)风:风梳其髻。 风尘:路途。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 唐代宋璟爱护百姓,人们称其为有脚阳春,谓其走到哪里,就把春天带到哪里。 馈物致敬,曰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 献曝:古代有个农民冬天晒太阳觉着十分舒服,就去献给国君请赏。 喻礼物虽不好,但态度很诚恳。 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诵再生之德,曰二天。 二天:喻头上两个天作主。 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 晨星谓贤人廖落,雷同谓言语相符。 雷同:雷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 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夸父追赶太阳,半途渴死。 如夏日之可畏,是谓赵盾;如冬日之可爱,是谓赵衰。 晋国大夫赵盾,是赵衰的儿子。有人评价他们父子说:赵衰象冬天的太阳那样可爱,赵盾象夏天的太阳那样可怕。 齐妇含冤,三年不雨;邹衍下狱,六月飞雪。 齐地孝妇窦氏被诬谋杀婆婆,太守处死了她,东海因此三年大旱不雨。 邹衍:战国时人,燕惠王听住谗言把邹衍抓进监狱,邹衍受冤枉而爷天大哭,天降大雪。 父仇不共戴夭,子道须当爱日。 爱日:意为子女侍奉父母的时光有限,应该珍惜时光。 盛世黎民,嬉游于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上召夫景星庆云之样。 景星:一名德星,君王德政,景星就会出现。 庆云:五彩祥云。 夏时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经》既成,赤虹化玉。 《史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后,天雨金三日,又雨稻三日三夜。 孔子完成《孝经》后,赤虹从天而降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而受之。 箕好风,毕好雨,比庶人愿欲不同;风从虎,云从龙,比君臣会合不偶。 箕,毕:二星宿名。古人认为它们一个与风对应,一个和雨对应,正象征人。 5.关于幼学琼林的灯谜例如:从小模仿秦叔宝和靠山王(四字古籍)幼学琼林 背景(《幼学琼林》二句)日月其除,金台是其异号每(《幼学琼林》句)海不扬波妞 《幼学琼林》句 牛女相会 死 《幼学琼林》一句 惟七夕一相逢 陈诚 《幼学琼林》句 不欺之语 从禽 幼学琼林一句 不离飞鸟 归雁 幼学琼林一句 不离飞鸟 回拜 《幼学琼林》句 谢人过往 毁约 《幼学琼林》句 人失信 雷鸣 《幼学琼林》句 声闻于天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补充:《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天文【原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回阿香。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歘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甘霖、甘澍,仅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后羿妻,奔月宫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馈物致敬,曰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 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诵再生之德,曰二天。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 晨星谓贤人廖落,雷同谓言语相符。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回。 如夏日之可畏,是谓赵盾;如冬日之可爱,是谓赵衰。齐妇含冤,三年不雨;邹衍下狱,六月飞霜。 父仇不共戴夭,子道须当爱日。盛世黎民,嬉游于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上召夫景星庆云之祥。 夏时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经既成,赤虹化玉。箕好风,毕好雨,比庶人愿欲不同;风从虎,云从龙,比君臣会合不偶。 雨旸时若,系是休徵;天地交泰,称斯盛世。【注释】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混沌: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元气状态。气之较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气:指元气。凝:结也。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三才:三种有能力的事物。古人认为,天能覆物,地能载物,而人是万物之灵。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宗:宗主,主宰。 象:仪象。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螮蝀:音地东。蟾蜍:传说后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其妻嫦娥窃而食之,奔月宫,遂化为蟾蜍。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石燕:零陵山之石燕,遇风雨即飞,雨止复变为石头。 商羊:鸟名,传说只有一只。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羊角:《庄子》“有鸟名鹏,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雷鞭:《淮南子》“雷以电为鞭,电光照处,谓之裂缺”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素娥:即嫦娥。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 律令:《搜神记》“律令,周穆王时人,善走,死为雷部之鬼”。阿香:雷部推车之鬼。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焱(右加欠)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焱(右加欠) :雷火之作,因风而起,故雷部之鬼称为焱火。飞廉:神禽,能致风,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纹。 箕伯:《文苑》载:“风伯名言道彰,一曰即箕星也”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列缺:闪电之神。 望舒:《淮南子》“月御曰望舒”甘霖、甘澍,俱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时雨:应时之雨。 《尔雅》“久旱而雨曰甘霖,久雨不止曰愁霖,时雨澍生万物曰甘澍。玄:黑。 苍:青。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 六出:指雪花六角形。时晏:时候不早了。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蜀地高山雾大,见日时少,每至日出,则群犬疑而吠之。 吴地的水牛极畏热,见到月亮疑是太阳,所以气急而喘。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 霓是彩红。云兴而雨至,霓见而雨止。 所以久旱不雨时,人们渴望见到云彩,但担心霓的出现。雨露:古人认为夜气之露是上天降下的祥瑞。 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参商:传说他们是古代高辛氏的两个儿子,因争斗不已,被安排在两个不能相见的位置上。 后羿妻,奔月官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傅说:商朝的大臣。 箕尾:两个星宿名。传说傅说死后精神寄托在箕尾两个星宿之间。 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沐雨:雨水洗淋头。 栉(音至)风:风梳其髻。风尘:路途。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唐代宋璟爱护百姓,人们称其为有脚阳春,谓其走到哪里,就把春天带到哪里。 馈物致敬,曰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献曝:古代有个农民冬天晒太阳觉着十分舒服,就去献给国君请赏。 喻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