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桑扈诗经小雅

1.《诗经•小雅》里〈鱼藻之什〉与〈都人士之什〉的是什么关系

抄书:

现存诗经三百零五篇,所谓诗三百,乃就其成数而言。但就诗经的篇目看,却有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小雅里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注]六篇被认为是用笙管吹奏伴唱的笙诗。毛传认为,笙诗原是有词的,后来失传了。朱熹诗集传认为,笙诗原为乐曲名,在演唱时以笙插入伴奏,原是有声而无词。这两种说法,至今尚无定论。因现存诗经实为三百零五篇,故相信朱说的较多。唯时代相隔久远,而又史无确据,争论下去,似无多大意义。

诗经三百零五篇,分别编排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分十五,共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共有诗一百零五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有诗四十篇。

国风诗篇,按国别加以编排。雅颂诗篇的编排,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如小雅从鱼藻到何草不黄有十四篇诗,瓠叶以后四篇就编排在鱼藻篇什之内。……这种以十篇为组的编排方式,也许有其翻检阅读的便利,从篇什与篇什之间,篇与篇之间看,也容或有某些相似相近之处;但作为组诗,似乎看不出彼此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以上节录自 诗经导读/陈子展、杜月村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1 4、5页

[注] 原文如此。另,在《小雅》另一版本中有:“鹿鸣之什,南陔之什,彤弓之什 ,祈父之什,小旻之什,北山之什 ,桑扈之什 ,都人士之什” 。这八部分编排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在南陔之什,有名无词。

由此看出,“某某之什” 编排的不确定性。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在这里只是数词变成名词。 “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相似的有古代军队中的什长,即十夫之长。

猜想现存的诗经是先秦形成,在汉代或更晚编辑的,故版本较多,“某某之什”所含篇章有变化。但同一篇章的内容变化似很小。

两种版本的《都人士》应是同一篇章。

两种版本的《都人士》有差异吗?

2.诗经小雅小婉全文

【原文】

小宛

宛彼鸣鸠 翰飞戾天

我心忧伤 念昔先人

明发不寐 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 饮酒温克

彼昏不知 壹醉日富

各敬尔仪 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 庶民采之

螟蛉有子 蜾蠃负之

教诲尔子 式榖似之

题彼脊令 载飞载鸣

我日斯迈 而月斯征

夙兴夜寐 无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 率场啄粟

哀我填寡 宜岸宜狱

握粟出卜 自何能榖

温温恭人 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 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注释】

小小斑鸠在飞鸣,

展翅高飞上天空。

我的心中多忧伤,

追念故去的先人。

直到天亮睡不着,

心中怀念父母亲。

有人正直又聪明,

饮酒蕴藉又从容。

也有昏庸无知者,

沉醉酒中难自拔。

各自威仪要慎重,

天命一去不再来。

田野长着野豆苗,

庶人百姓去采摘。

螟蛾生子长成虫,

细腰土蜂背走它。

教导你的亲生子,

使他向善长成材。

看看那些小鹡鸰,

一边飞来一边鸣。

我要天天出门行,

你要月月在外奔。

早起晚睡要勤勉,

切莫辱没父母亲。

桑扈鸟儿飞去来,

沿着禾场啄米粒。

可怜我穷无依靠,

应吃官司进牢房。

抓把小米去问卜,

何处能够得吉利。

温和恭顺的人们,

好像栖身大树上。

忐忑不安多小心,

就像面临那深谷。

恐惧谨慎战兢兢,

就像双脚踏薄冰。

3.诗经丝衣翻译与赏析

我参考资料的,应该不会错.翻译: 祭服洁白多明秀,戴冠样式第一流.从庙堂里到门内,祭牲用羊又用牛.大鼎中鼎与小鼎,兕角酒杯弯一头,美酒香醇味和柔.不喧哗也不傲慢,保佑大家都长寿.鉴赏 《毛序》谓此篇主旨是“绎”.“绎”即“绎祭”,语出《春秋·宣公八年》:“壬午,犹绎.”周代的祭祀有时进行两天,首日是正祭,次日即绎祭,也就是《谷梁传》所说的“绎者,祭之旦日之享宾也”.此诗未有“绎祭”字样,《毛诗序》应是推测;但从诗的内容看,这个推测还是有根据的,所以尽管有人责难,但一般还是为后人所接受. 首二句言祭祀之穿戴.穿的是丝衣,戴的是爵弁.丝衣一般称作纯衣,《仪礼·士冠礼》:“爵弁,服纁裳、纯衣、缁带、韎韐.”郑玄注:“纯衣,丝衣也.”弁即爵弁,“其色赤而微黑”(《仪礼·士冠礼》郑玄注),与白色的丝衣配合,成为祭祀的专用服饰.《礼记·檀弓上》曰:“天子之哭诸侯也,爵弁绖缁衣.”《毛诗序》可能就是根据这两句诗而断定此篇与祭祀有关.“俅俅”毛传训为“恭顺貌”,而《说文解字》曰:“俅,冠饰貌.”《尔雅》亦曰:“俅俅,服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上文紑为衣貌,则俅俅宜从《尔雅》、《说文》训为冠服貌矣.”马瑞辰的意思是首句的“紑”既为丝衣的修饰语,则二句的“俅俅”与之相应当为弁的修饰语,故训为冠饰貌,而不训恭顺貌. 三、四句言祭祀之准备.“自堂徂基”点明祭祀场所.“基”通“畿”,指庙门内.这个地方又称作“祊”(崩).《礼记·礼器》:“设祭于堂,为祊乎外.”郑玄注:“祊祭,明日之绎祭也.谓之祊者,于庙门之旁,因名焉.”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王禘》:“求之或于室,或于祊也.于室者,正祭;于祊,绎祭.”这是正祭与绎祭区别之所在.《毛诗序》或许就是据此推断此篇是“绎”.羊、牛是用作祭祀的牺牲,《小雅》有一篇《楚茨》,描写得更具体:“絮(洁)尔牛羊,以往烝(冬祭)尝(秋祭).或剥或亨(烹),或肆(摆出)或将(端进).祝(太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刘向《说苑·尊贤》云:“诗曰:‘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言以内及外,以小及大也.” 五、六句言祭祀之器具.鼎是古代的炊具,又是祭祀时盛熟牲的器具.此处无疑用作后者.鼐和鼒其实也是鼎,只是大小不同.鼐最大,用以盛牛,《说文解字》:“鼐,鼎之绝大者.”段玉裁注:“绝大谓函牛之鼎也.”鼎次之,用以盛羊,鼒最小,用以盛豕.陈奂《诗毛氏传疏》曰:“上句‘堂’、‘基’、‘羊’、‘牛’以内外小大作俪耦,至本句变文.”也就是说,由上句的从小及大,变为此句的从大及小.“兕觥”又称爵,《诗毛氏传疏》:“兕觥为献酬宾客之爵,绎祭行旅酬(祭礼完毕后众人聚在一起宴饮称为‘旅酬’),故设兕觥焉.” 最后三句言祭后宴饮,也就是“旅酬”.这里突出的是宴饮时的气氛,不吵不闹,合乎礼仪.《小雅·桑扈》最后一章:“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通‘匪’)交(儌)匪敖,万福来求(聚).”与这三句正可互相印证.。

4.求大雅和小雅还有周颂所有的篇目名称

我按着书打,排版可能有些问题,耐心看噢

【小雅·鹿鸣之什】 1鹿鸣2四牡3皇皇者华4常棣5伐木6天保7采薇8出车9杕杜10鱼丽11南陔(今佚)12白华(今佚)13华黍(今佚)

【小雅·南有嘉鱼之什】1南有嘉鱼2南山有台3由庚(今佚)4崇丘(今佚)5由仪(今佚)6蓼萧7湛露8彤弓9菁菁者莪10六月11采芑12车攻13吉日

【小雅·鸿雁之什】1鸿雁2庭燎3沔水4鹤鸣5祈父6白驹7黄鸟8我行其野9斯干10无羊11黍苗12桑13白华14何草不黄

【小雅·节南山之什】1节南山2正月3十月之交4雨无正5小6小宛7小弁8巧言9何人斯10巷伯

大雅

5.【诗经中关于子弦的诗】

打击乐 1 .鼓 皮革制。

国风 周南 关雎 国风 邶风 击鼓 国风 唐风 山有枢 国风 陈风 宛丘 小雅 彤弓之什 彤弓 小雅 鹿鸣之什 伐木 小雅 彤弓之什 采芑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小雅 北山之什 楚茨 小雅 北山之什 甫田 小雅 桑扈之什 宾之初筵 小雅 都人士之什 白华 大雅 文王之什 绵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周颂 清庙之什 执竞 鲁颂 有駜 商颂 那 2 .鼛 大鼓。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大雅 文王之什 绵 音高 3 .贲 大鼓。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4 .应 小鼓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5 .田 大鼓。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6 .县鼓 悬鼓。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7 .鞉 摇鼓。手鼓。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商颂 那 音桃 8 .磬 石制。 周颂 清庙之什 执竞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商颂 那 9 .钟 金属制。

国风 周南 关雎 国风 唐风 山有枢 小雅 彤弓之什 彤弓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小雅 北山之什 楚茨 小雅 桑扈之什 宾之初筵 小雅 都人士之什 白华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周颂 清庙之什 执竞 10.钲 古时号令士众进退的一种乐器。 小雅 彤弓之什 采芑 11.镛 大钟。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12.庸 镛。大钟。

商颂 那 13.缶 陶制。 国风 陈风 宛丘 音否 14.柷 形如漆桶,中有椎柄,连底撞之,令左右击。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音祝 15.圉 状如伏虎,敲击以止乐。一作敔。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音语 弹拨乐 16.琴 五弦或七弦。 国风 周南 关雎 国风 鄘风 定之方中 国风 郑风 女曰鸡鸣 小雅 鹿鸣之什 鹿鸣 小雅 鹿鸣之什 棠棣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小雅 北山之什 甫田 小雅 桑扈之什 车舝 17.瑟 二十五弦。

国风 周南 关雎 国风 鄘风 定之方中 国风 郑风 女曰鸡鸣 国风 唐风 山有枢 国风 秦风 车邻 小雅 鹿鸣之什 鹿鸣 小雅 鹿鸣之什 棠棣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小雅 北山之什 甫田 吹奏乐 18.笙 竹制。 小雅 鹿鸣之什 鹿鸣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小雅 桑扈之什 宾之初筵 19.簧 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

国风 王风 君子阳阳 国风 秦风 车邻 小雅 鹿鸣之什 鹿鸣 小雅 小旻之什 巧言 20.龠 竹制,三孔笛。 国风 邶风 简兮 音月 21.龠 竹制,三孔或六孔。

小雅 北山之什 鼓钟 小雅 桑扈之什 宾之初筵 音月 22.筦 管。 周颂 清庙之什 执竞 音管 23.篪 竹制。

小雅 小旻之什 何人斯 大雅 生民之什 板 音池 24.管 竹制,六孔。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商颂 那 25.箫 排萧。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26.埙 陶土制。 小雅 小旻之什 何人斯 大雅 生民之什 板 音熏 其它 27.簴 挂钟鼓的架子。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28.虡 植木以悬钟磬,其横者曰旬。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音巨 29.枞 业上悬钟磬处以彩色为崇牙。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音匆 30.业 旬上大板。 大雅 文王之什 灵台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31.崇牙 设在业上,形状象牙齿。

周颂 臣工之什 有瞽 音道 32.树羽 在崇牙上设的五彩鸟羽。

6.诗经采薇中的所有成语

出自《诗经·小雅》的成语

1、【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兄弟阋墙——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寿比南山——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杨柳依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乔迁之喜——出于幽谷,迁于乔木。

2、【诗经·小雅·白华之什】

不醉无归——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3、【诗经·小雅·彤弓之什】

载沉载浮——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诗经·小雅·小旻之什】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巧言如簧——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生不逢辰——我生不辰,逢此鞠凶。

5、【诗经·小雅·桑扈之什】

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之。

绰绰有裕——此令兄弟,绰绰有裕。

7.关于青雀和朱雀的传说

1.青雀即桑扈,又名小腊嘴或小桑鹰,又名窃脂。

譬如《诗经·小雅·桑扈之什》:“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交交桑扈,有莺其领, 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2.即鷁。水鸟名。《礼记·曲礼上》“则载青旌”汉郑玄注:“青,青雀,水鸟。”

3.指青鸟。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使之神鸟。南朝宋鲍照《野鹅赋》:“无青雀之衔命,乏赤鴈之嘉祥。”唐李商隐《汉宫词》:“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彩鸾舞后肠空断,青雀飞来信不传。”

上一篇
陈的诗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