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青诗选名篇摘抄赏析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赏析 诗人艾青是一位擅长抒发内心的深沉情感的杰出歌手, 《我爱这土地》, 写在抗日救亡的最艰难的岁月。 如何表达对於祖国的最为深沉的爱?诗人没有直呼"热爱呀"之类的口号,也没直接渲泄自己的感情,而是运用象征的手法,让抒情主人公化作一只小鸟,把心底的全部情感浓缩在小鸟那"嘶哑的喉咙"的"歌唱"中。 "歌唱"也不是轻柔空灵的,而是无比凝重深沉。因为祖国那"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正惨遭蹂躏, 面临沦亡。 最后, 诗人以小鸟之死,把诗情升华到顶点,而死后也要与祖国的土地浑融合一,则是诗人赤诚之心的真实写照。 扩展资料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2.艾青《太阳的话》的赏析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jié)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1942年1月14日(选自《艾青诗选》) 1937年春,诗人写下了《太阳的话》.诗人是敏感的.不论是在狭窄的小屋里,还是在上海嘈杂的大街上,诗人的感觉伸展着,穿透了日常生活中的繁杂现象,也穿透了个人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气氛,这气氛具有一种恢宏的伟大的色彩,这气氛触动了诗人的心,使这颗心激动起来.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处于大变革的较量中.一面是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一切旧的势力,以及外国侵略者的势力,要把中国推入黑暗之中;一方是革命者们与劳苦大众,要打碎旧世界,建立一个光明自由的新世界.在这激烈的较量尚未明朗之际,诗人已感到希望要来临了.。 3.艾青写的现代诗和赏析盼 望 艾青(中国)1910年--1996年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这是一位中国的诗人,这当然也是一位我们浙江的诗人,而且这还是一位以描写我们浙江一位乡下老大妈而开始崭露头角的著名诗人。 在上个世纪整个三四十年代,他的创作呈现了当时中国诗歌水平的一个高度,至今已被公认的一位在七十年代末又焕发过一次诗歌的青春的,并已得到定评的诗人。因为篇幅原因,这里无法展开他完整的诗歌创作,这首八行的小诗在他一生的写作中也是一首不占重要地位的作品。 但作为中国老一代诗人中的代表,这一首小诗依然有可以一说的地方。当然,具体的从欣赏的角度看,这首诗与他的生命经历也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 艾青,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年。 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一个诗人的创作生涯被硬生生耽搁了20年,所以一旦他摆脱了搁浅的境遇,无论是出发还是到达,都是一种人生终于又运动起来的显示,所以,无论是出发还是到达都令人兴奋、有所期待和憧憬。 虽然诗人舒婷也曾写过“搁浅也是一种生活”,并以此来劝解朋友的愤怒与憋闷,但人生有限,二十年的搁浅毕竟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而安闲地接受下来的,由艾青再放大到整个社会,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全社会处于“搁浅”的年代,多少人的青春才华由于搁浅而消散,这种人生被浪费、搁浅而无可挽回的悲痛,除了悲哀与认命,更多的则集聚成了对“出发”或是早日“到达”的强烈期盼与呼喊。所以艾青的这首写于1979年的小诗放在现在看,只是一首简单的生活哲理小诗,但在七十年 代末,那个全社会处于刚刚摆脱了“搁浅”的特殊时期,就这一首小诗,引来多少人的共鸣和多少难以抑制的生命的唏嘘啊。 由此,我又想到另一位诗人蔡其矫的一首小诗“屠夫”,现在看来,这首诗所提供的含义由于年代的消逝而变的遥远,由于遥远甚至都有些不可理解,但走过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人们,相信都能由这一首小诗中体会到各自不同的辛酸与感慨。试想,当今时代,谁会为了多吃一块猪肉而引起对屠夫的羡慕呢?(附诗在下) (附) 屠 夫 蔡其矫 当人猛减 而猪陡增 你满脸红光 下巴叠成三叠 想捞些油水的 都向你罗拜 即使是混毛的 浅膘的 提着一块走在街上 也引来无数羡慕; 就在这 缺乏上面 私心上面 短视上面 建造你 渺小狂妄的权威 1973年 再附一首聂鲁达最早的情诗《晚霞》中的一节,很难说这两首诗歌之间没有一点关系。 附2:《晚霞》 聂鲁达 (我喜欢海员们的爱情 亲吻然后便远行 留下一个诺言。 却一去不返。 每个港口都有一个女人在等: 海员们吻她,然后便起程。一天晚上,与死神躺在一处 大海是他们的床铺。) 3:瞬息间便是夜晚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意大利)1901年--1968年 每个人都孤独地站在大地的心脏 被罩在一束阳光下 瞬息间便是夜晚*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而赫斯在一篇关于《神曲》的演说稿中说道:“一个作品有多种读法是中世纪文学的一个特点。”其实,诗歌作为一门特殊类型的创作,它的欣赏就更是如此,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诗在不同时代,不同的读者心中会引起各自完全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中国古代对诗歌的欣赏就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或者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说法,都是对如何欣赏诗歌这门特殊的文学创作的一种解说。 上面夸西莫多的这首《瞬息间便是夜晚》,整首诗只有三行,如果按一目十行的读法,那一目下去就有了三遍以上,但是三遍以后,或者你扫上个十目,读了三十遍以后,相信你的感受就不会非常简单。(诗歌有多种读法也恰是与散文划清了界限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们不妨以多种心态展开对这首诗歌的阅读。 1: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孤独地站在大地的心脏(上),被罩在一束阳光下。 注意,这里的孤独要读成中性的,可以解释为独立、自立和甚至有点自强自圣的意思,而括号中的语言是读诗时加进去以增强这种含义用的。这样就变成了: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自强地站在大地的心脏(上),而且还:被罩在一束阳光下。 但真是如此吗?等着吧,接下来:瞬息间便是夜晚!一切都会玩完。一种嘲讽的意味油然而生。 2:看哪,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而那么多的人却:都孤独地站在大地的心脏,(还都)被罩在一束阳光下,(这里的阳光是酷烈的,是一种生活是如此漫长而难熬的形象)。不仅如此,而且还更加痛苦和绝望,因为:瞬息间便是夜晚。 这里的夜晚便是无边的黑暗和冰凉。真是又冷又热又绝望。 一种悲悯自然显现。 3:自己对自己说,看这个世界,有多少人,每个人都孤独(骄傲)地站在大地的心脏,而且还都很有前途的被罩在一束阳光下,(这里的孤独是褒义的,现在有种说法叫孤独是伟人的营养,一个没有孤独感的人是不可思议的)。 但又怎么样呢?最后还是:瞬息间便是夜晚。由人及己,自然会产生一种人生无常的自怜和叹息。 4:当然,你还可以滑稽的把这首诗读成一种上帝的声音或者一位善于狡辩的演说家的。 4.艾青诗选摘抄加赏析(一定要有赏析)艾青诗选名篇摘抄赏析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从艺术手法来看,在《礁石》一诗中,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使礁石人格化,所以在读的时候,应该超然于物外,想得更深远。 的确,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这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微笑的方式生活,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这是《礁石》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 艾青的诗《希望》 《希 望》 梦的朋友 幻想的姊妹 原是自己的影子 却老走在你前面 像光一样无形 像风一样不安定 她和你之间 始终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 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 既狡猾而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 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 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参考资料:[bbs.bj.sina.com.cn] 现代诗《希望》艾青内容与背景故事 《希 望》 梦的朋友 幻想的姊妹 原是自己的影子 却老走在你前面 像光一样无形 像风一样不安定 她和你之间 始终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 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 既狡猾而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 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 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艾青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十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9] 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 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才能,又铭记下他严肃的、艰苦的艺术实践。在他的诗歌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带来鲜明。 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诗选》中优美语句及赏析 1、《礁石 》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 2、《我爱这土地 》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给太阳 》 早晨,我从睡眠中醒来, 看见你的光辉就高兴; ——虽然昨夜我还是困倦, 而且被无数的恶梦纠缠。 你新鲜、温柔、明洁的光辉, 照在我久未打开的窗上, 把窗纸敷上浅黄如花粉的颜色, 嵌在浅蓝而整齐的格影里, 我心里充满感激,从床上起来, 打开已关了一个冬季的窗门, 让你把全金丝织的明丽的台巾, 铺展在我临窗的桌子上。 于是,我惊喜看见你: 这样的真实,不容许怀疑, 你站立在对面的山巅, 而且笑得那么明朗。 我用力睁开眼睛看你, 渴望能捕捉你的形象, 多么强烈,多么恍惚,多么庄严! 你的光芒刺痛我的瞳孔。 太阳啊,你这不朽的哲人, 你把快乐带给人间, 即使最不幸的看见你, 也在心里感受你的安慰。 你是时间的锻冶工, 美好的生活镀金匠; 你把日子铸成无数金轮, 飞旋在古老的荒原上…… 假如没有你,太阳, 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 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 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我爱你像人们爱他们的母亲, 你用光热哺育我的观念和思想—— 使我热情地生活,为理想而痛苦, 直到我的生命被死亡带走。 经历了寂寞漫长的冬季, 今天,我想到山巅上去, 解散我的衣服,赤裸着, 在你的光辉里沐浴我的灵魂…… 4、《黎明的通知 》 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给太阳 早晨,我从睡眠中醒来, 看见你的光辉就高兴; ——虽然昨夜我还是困倦, 而且被无数的恶梦纠缠。 你新鲜、温柔、明洁的光辉, 照在我久未打开的窗上, 把窗纸敷上浅黄如花粉的颜色, 嵌在浅蓝而整齐的格影里, 我心里充满感激,从床上起来, 打开已关了一个冬季的窗门, 让你把全金丝织的明丽的台巾, 铺展在我临窗的桌子上。 于是,我惊喜看见你: 这样的真实,不容许怀疑, 你站立在对面的山巅, 而且笑得那么明朗。 我用力睁开眼睛看你, 渴望能捕捉你的形象, 多么强烈,多么恍惚,多么庄严! 你的光芒刺痛我的瞳孔。 太阳啊,你这不朽的哲人, 你把快乐带给人间, 即使最不幸的看见你, 也在心里感受你的安慰。 你是时间的锻冶工, 美好的生活镀金匠; 你把日子铸成无数金轮, 飞旋在古老的荒原上…… 假如没有你,太阳, 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 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 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我爱你像人们爱他们的母亲, 你用光热哺育我的观念和思想—— 使我热情地生活,为理想而痛苦, 直到我的生命被死亡带走。 经历了寂寞漫长的冬季, 今天,我想到山巅上去, 解散我的衣服,赤裸着, 在你的光辉里沐浴我的灵魂…… 。 艾青的诗《树》 首先回答你这首诗歌与爱。 5.艾青——太阳解析和赏析艾青《太阳》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937年春 ========================================================== 太阳向我滚来 艾青说:“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 这是诗美的一种本质,诗美在历史车轮前进的滚动中闪现出来,在新的事物与旧的事物的搏斗中闪现出来。 1937年春,诗人写下了《太阳》。 诗人是敏感的。不论是在狭窄的小屋里,还是在上海嘈杂的大街上,诗人的感觉伸展着,穿透了日常生活中的繁杂现象,也穿透了个人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气氛,这气氛具有一种恢宏的伟大的色彩,这气氛触动了诗人的心,使这颗心激动起来。 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处于大变革的较量中。一面是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一切旧的势力,以及外国侵略者的势力,要把中国推入黑暗之中;一方是革命者们与劳苦大众,要打碎旧世界,建立一个光明自由的新世界。 在这激烈的较量尚未明朗之际,诗人已感到希望要来临了。 《太阳》概括了这一历史的态势。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讴歌太阳,来讴歌这一伟大的时代,以诗人自己的情绪来感染读者的情绪,使人们都能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就要诞生了。 无疑,太阳在这首诗中是一种象征。 这首诗不长,却写得恢宏大器。诗人是从三个方面入手,构成了这首诗。 第一,是写“太阳向我滚来”的气势。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 这几句诗之所以气势磅礴,关键是“太阳向我滚来”一句,一下子在读者面前展开了恢宏的画面。 而这一句中,关键的又是一个“滚”字,有了这一“滚”字,其气势一下子出来了。也可以说这一“滚”字,是全诗的诗眼,其他诗句,不仅是围绕着这一“滚”字展开,而且这一“滚”字也使其他诗句生辉了。 这一“滚”字用得好!前面 几句,都是为“太阳向我滚来”这一句服务的。而这几句诗,又都有一种暗喻。 “太阳”是从历史的远处滚来,不管这漫长的历史多么黑暗,又多么艰难,“太阳”以它不可阻挡的气势,光亮亮地滚来了。诗人在这里指明,历史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到来是必然的。 第二,诗人写太阳来了之后的巨大影响。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这里诗人要告诉读者的是,太阳来后,大地上的万物都在复苏,充满了一派生气。这种万物复苏的景象本来可以写出许多,但诗人惜墨如金,只几句,就把这复苏的景象描绘出来了。 “生命”、“高树”、“河流”;“虫蛹”、“群众”、“城市”。一句一种形态,构成了丰富的画面。 第三,诗人转向了写自己,写自己的太阳来了之后的心情。这几句也写得别具一格,惊心动魄: “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太阳的到来,使诗人自己也获得再生,由此,使诗人确信了人类之再生。这里,诗人写“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使人看到了动作,也仿佛听到了声音。 这一个“撕”字,把太阳的火焰之力,把“我”的决心之大,写得痛快淋漓。不仅和整个诗的格调协调,而且和前面那个“滚”字相呼应,加强了这首诗的力度。 这首诗的“太阳向我滚来”一句,曾受到闻一多先生的质疑。闻一多先生认为这句诗不应这样写,这样写表现出了一种小资产阶级情调。 按照闻一多先生的意思,应该写“我”向太阳奔去,才合乎道理。这里,我们不说闻一多先生是太苛刻了,就是从艺术的角度讲,闻一多先生的建议也不足取。 因为很明显,我向太阳奔去,远不如“太阳向我滚来”有气势。因为“我”是很“小”的,且没有光彩,“太阳”是巨大的,且光芒万丈,“太阳向我滚来”才能表现出一种恢宏的气势。 而且,就诗意来讲,“太阳向我滚来?才符合诗的本意,这样写,“太阳”是主动的,也就是说,历史是主动的,“太阳”滚到现在,才使“我”和万物获得了再生的机会…… 《太阴》一诗,以它深沉的内涵和博大的气势撼动了读者,成为诗人创作中的光辉篇章。 6.艾青诗集赏析多重角度《艾青诗选》中共有23首诗 篇幅有限,无法全部回答。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被选入人教版语文课本。全诗分为四部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之作。这是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 这首诗感情真挚深切。诗中反复陈述:“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诗人是地主的儿子,长在“大堰河”的怀中,吮吸着她的乳汁,这不仅养育了诗人和身I本,也养育了诗人的感情。诗人深深领受了她的爱,及至到了上学的年龄离开养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时候,他感到父母的陌生,更感到养母的对他的重要。养母正直、善良、朴素的品格影响了诗人的一生。这首诗从头到尾,始终围绕“我”与“她”的关系来写,他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之中,他在监狱里,看见了雪就想到大堰河“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想起她的故居园地,想起她对他的关怀和爱……于是他用他的深情的诗,表现了大堰河的具体劳作情景,也写了她心灵深处的感情波纹,就连她美丽的梦境,也同对乳儿的“幸福命运”的祝愿融合在一起。有了这样的真情,这样的心灵,才使这位劳动妇女形象更加崇高、完美,所以诗人要把热烈的颂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他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这样就使“大堰河”以某种象征意义,升华为永远与山河、村庄同在的人民的化身,或者说是中国农民的化身。 7.赏析艾青的诗歌,要带有原文大堰河 ——我的保姆 大 堰 河 , 是 我 的 保 姆 。 她 的 名 字 就 是 生 她 的 村 庄 的 名 字 , 她 是 童 养 媳 , 大 堰 河 , 是 我 的 保 姆 。 我 是 地 主 的 儿 子 ; 也 是 吃 了 大 堰 河 的 奶 而 长 大 了 的 大 堰 河 的 儿 子 。 大 堰 河 以 养 育 我 而 养 育 她 的 家 , 而 我 , 是 吃 了 你 的 奶 而 被 养 育 了 的 , 大 堰 河 啊 , 我 的 保 姆 。 大 堰 河 , 今 天 我 看 到 雪 使 我 想 起 了 你 : 你 的 被 雪 压 着 的 草 盖 的 坟 墓 , 你 的 关 闭 了 的 故 居 檐 头 的 枯 死 的 瓦 菲 , 你 的 被 典 押 了 的 一 丈 平 方 的 园 地 , 你 的 门 前 的 长 了 青 苔 的 石 椅 , 大 堰 河 , 今 天 我 看 到 雪 使 我 想 起 了 你 。 你 用 你 厚 大 的 手 掌 把 我 抱 在 怀 里 , 抚 摸 我 ; 在 你 搭 好 了 灶 火 之 后 , 在 你 拍 去 了 围 裙 上 的 炭 灰 之 后 , 在 你 尝 到 饭 已 煮 熟 了 之 后 , 在 你 把 乌 黑 的 酱 碗 放 到 乌 黑 的 桌 子 上 之 后 , 你 补 好 了 儿 子 们 的 为 山 腰 的 荆 棘 扯 破 的 衣 服 之 后 , 在 你 把 小 儿 被 柴 刀 砍 伤 了 的 手 包 好 之 后 , 在 你 把 夫 儿 们 的 衬 衣 上 的 虱 子 一 颗 颗 的 掐 死 之 后 , 在 你 拿 起 了 今 天 的 第 一 颗 鸡 蛋 之 后 , 你 用 你 厚 大 的 手 掌 把 我 抱 在 怀 里 , 抚 摸 我 。 我 是 地 主 的 儿 子 , 在 我 吃 光 了 你 大 堰 河 的 奶 之 后 , 我 被 生 我 的 父 母 领 回 到 自 己 的 家 里 。 啊 , 大 堰 河 , 你 为 什 么 要 哭 ? 我 做 了 生 我 的 父 母 家 里 的 新 客 了 ! 我 摸 着 红 漆 雕 花 的 家 具 , 我 摸 着 父 母 的 睡 床 上 金 色 的 花 纹 , 我 呆 呆 地 看 着 檐 头 的 我 不 认 得 的 “ 天 伦 叙 乐 ” 的 匾 , 我 摸 着 新 换 上 的 衣 服 的 丝 的 和 贝 壳 的 钮 扣 , 我 看 着 母 亲 怀 里 的 不 熟 识 的 妹 妹 , 我 坐 着 油 漆 过 的 安 了 火 钵 的 炕 凳 , 我 吃 着 碾 了 三 番 的 白 米 的 饭 , 但 , 我 是 这 般 忸 怩 不 安 ! 因 为 我 我 做 了 生 我 的 父 母 家 里 的 新 客 了 。 大 堰 河 , 为 了 生 活 , 在 她 流 尽 了 她 的 乳 液 之 后 , 她 就 开 始 用 抱 过 我 的 两 臂 劳 动 了 ; 她 含 着 笑 , 洗 着 我 们 的 衣 服 , 她 含 着 笑 , 提 着 菜 篮 到 村 边 的 结 冰 的 池 塘 去 , 她 含 着 笑 , 切 着 冰 屑 悉 索 的 萝 卜 , 她 含 着 笑 , 用 手 掏 着 猪 吃 的 麦 糟 , 她 含 着 笑 , 扇 着 炖 肉 的 炉 子 的 火 , 她 含 着 笑 , 背 了 团 箕 到 广 场 上 去 晒 好 那 些 大 豆 和 小 麦 , 大 堰 河 , 为 了 生 活 , 在 她 流 尽 了 她 的 乳 液 之 后 , 她 就 用 抱 过 我 的 两 臂 , 劳 动 了 。 大 堰 河 , 深 爱 着 她 的 乳 儿 ; 在 年 节 里 , 为 了 他 , 忙 着 切 那 冬 米 的 糖 , 为 了 他 , 常 悄 悄 地 走 到 村 边 的 她 的 家 里 去 , 为 了 他 , 走 到 她 的 身 边 叫 一 声 “ 妈 ” , 大 堰 河 , 把 他 画 的 大 红 大 绿 的 关 云 长 贴 在 灶 边 的 墙 上 , 大 堰 河 , 会 对 她 的 邻 居 夸 口 赞 美 她 的 乳 儿 ; 大 堰 河 曾 做 了 一 个 不 能 对 人 说 的 梦 : 在 梦 里 , 她 吃 着 她 的 乳 儿 的 婚 酒 , 坐 在 辉 煌 的 结 彩 的 堂 上 , 而 她 的 娇 美 的 媳 妇 亲 切 的 叫 她 “ 婆 婆 ” … … … … 大 堰 河 , 深 爱 她 的 乳 儿 ! 大 堰 河 , 在 她 的 梦 没 有 做 醒 的 时 候 已 死 了 。 她 死 时 , 乳 儿 不 在 她 的 旁 侧 , 她 死 时 , 平 时 打 骂 她 的 丈 夫 也 为 她 流 泪 , 五 个 儿 子 , 个 个 哭 得 很 悲 , 她 死 时 , 轻 轻 地 呼 着 她 的 乳 儿 的 名 字 , 大 堰 河 , 已 死 了 , 她 死 时 , 乳 儿 不 在 她 的 旁 侧 。 大 堰 河 , 含 泪 的 去 了 ! 同 着 四 十 几 年 的 人 世 生 活 的 凌 侮 , 同 着 数 不 尽 的 奴 隶 的 凄 苦 , 同 着 四 块 钱 的 棺 材 和 几 束 稻 草 , 同 着 几 尺 长 方 的 埋 棺 材 的 土 地 , 同 着 一 手 把 的 纸 钱 的 灰 , 大 堰 河 , 她 含 泪 的 去 了 。 这 是 大 堰 河 所 不 知 道 的 : 她 的 醉 酒 的 丈 夫 已 死 去 , 大 儿 做 了 土 匪 , 第 二 个 死 在 炮 火 的 烟 里 , 第 三 , 第 四 , 第 五 而 我 , 我 是 在 写 着 给 予 这 不 公 道 的 世 界 的 咒 语 。 当 我 经 了 长 长 的 飘 泊 回 到 故 土 时 , 在 山 腰 里 , 田 野 上 , 兄 弟 们 碰 见 时 , 是 比 六 七 年 前 更 要 亲 密 ! 这 , 这 是 为 你 , 静 静 的 睡 着 的 大 堰 河 所 不 知 道 的 啊 ! 大 堰 河 , 今 天 你 的 乳 儿 是 在 狱 里 , 写 着 一 首 呈 给 你 的 赞 美 诗 , 呈 给 你 黄 土 下 紫 色 的 灵 魂 , 呈 给 你 拥 抱 过 我 的 直 伸 着 的 手 , 呈 给 你 吻 过 我 的 唇 , 呈 给 你 泥 黑 的 温 柔 的 脸 颜 , 呈 给 你 养 育 了 我 的 乳 房 , 呈 给 你 的 儿 子 们 , 我 的 兄 弟 们 , 呈 给 大 地 上 一 切 的 , 我 的 大 堰 河 般 的 保 姆 和 她 们 的 儿 子 , 呈 给 爱 我 如 爱 她 自 己 的 儿 子 般 的 大 堰 河 。 大 堰 河 ,我 是 吃 了 你 的 奶 而 长 大 了 的 你 的 儿 子 我 敬 你 名作赏析 这首诗写于1932年的冬日。 当时的诗人因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被国民党逮捕,被关押在看守所中。 据诗人自述,写这首诗时是在一个早晨,一个狭小的看守所窗口、一片茫茫的雪景触发了诗人对保姆的怀念,诗人激情澎湃地写下了这首诗。 诗几经辗转,于1934年发表。诗人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个笔名,并且一跃成为中国诗坛上的明星。 诗中的大堰河确有其人,其故事也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诗人完全按照事实,写出了诗人心中对保姆的真切感情。 然而,这首。 8.艾青写的现代诗和赏析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导读 曹津源 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艾青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作为另一面,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恋。 他曾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和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的重要篇幅。”(《献给乡村的诗·序》)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农民、民族、祖国的挚爱。 写于抗战爆发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就是艾青这种特有的土地情结的代表作。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艾青向祖国捧出一颗赤子之心,爱国深情的抒发,波澜起伏,层层推进。 一、点出土地情结。先欣赏起始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 形容词“嘶哑”,已不能再唱出美丽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二、倾吐土地情结。可分四层。 第一层:隐喻人民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暴风雨”、“悲愤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 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着相似的描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人用“寒冷”、“雪”、“风”、“封锁”等意象勾勒出扼杀着一个个求生的生命的悲惨处境。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情关注。 第二层,隐喻人民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 “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深了一层;第三层,“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总之,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第四层,“—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上述郑重庄严的抉择。这种献身精神可以作这样的诠释:我来自土地而最终归于土地,这样,爱才得以升华,得以永恒。 这是一种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 三、升华土地情结。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 “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9.艾青写的现代诗和赏析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导读 曹津源 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艾青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作为另一面,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恋。他曾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和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的重要篇幅。”(《献给乡村的诗·序》)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农民、民族、祖国的挚爱。写于抗战爆发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就是艾青这种特有的土地情结的代表作。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艾青向祖国捧出一颗赤子之心,爱国深情的抒发,波澜起伏,层层推进。 一、点出土地情结。先欣赏起始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形容词“嘶哑”,已不能再唱出美丽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二、倾吐土地情结。可分四层。第一层:隐喻人民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暴风雨”、“悲愤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着相似的描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人用“寒冷”、“雪”、“风”、“封锁”等意象勾勒出扼杀着一个个求生的生命的悲惨处境。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情关注。第二层,隐喻人民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深了一层;第三层,“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总之,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第四层,“—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上述郑重庄严的抉择。这种献身精神可以作这样的诠释:我来自土地而最终归于土地,这样,爱才得以升华,得以永恒。这是一种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 三、升华土地情结。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