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诗经的诗雎鸠踹雎鸠雎鸠鸟在叫,成双河边闹。 美丽好女子,理想好伴侣。河边水荇菜,左右轻轻摇。 贤良好女子,梦里把她思。思之不可得,日夜心中想。 想之心忧伤,思之欲断肠。河中水荇菜,风吹左右摆。 美丽好姑娘,琴瑟诉衷肠。你可知我心?你可知我意?心意两不知,留我徒悲伤。 河里荇菜 草,水里叶巅摇。贤良好姑娘,鼓乐乐她怀。 掩面她偷笑,又增我烦恼。笑声和水声,何以解我忧?桃夭桃树多繁茂,桃花多妖娆。 待你在清晨,不知你能何时来。桃树多繁茂,果实多丰硕。 待你在中午,不知你能何时来。桃树多繁茂,桃叶多浓密。 待你在黄昏,不知你能何时来。殷其雷雷声隐隐响隆隆,好像就在南山中。 为何刚来就要走,来去匆匆无闲暇。美丽贤良好姑娘,我在树下等你来(归哉归哉)。 隐隐雷声隆隆响,好像就在南山旁。为何刚来就要走,不肯稍稍做停留。 美丽贤良好姑娘,我在树下等你来(归哉归哉)。雷声隐隐隆隆响,好像就在南山下。 为何才聚又分别,不能稍稍做停歇。美丽贤良好姑娘,我在树下等你来(归哉归哉)。 落梅枝头梅子落纷纷,树上果实剩七分。我追求的好姑娘,不要拒绝伤我心。 枝头梅子落纷纷,树上果实剩三分。我追求的好姑娘,不要无情伤我心。 梅子全部落下来,拾完一筐送给你。我追求的好姑娘,明日吉时嫁给我。 小星小小星星闪微光,三三五五在东方。我在窗下抬头看,月如面庞星如眸,日日夜夜心中想。 小小星星闪微光,参箕二星在天上。我在窗下抬头看,参在西方箕在东,一片茫然心彷惶。 江有汜江水汇合流,佳人乘船走,留我在洲头。置我于不顾,以后必后悔。 江边有小洲,佳人乘船走,留我在洲头。深情若无睹,以后必后悔。 大江有支流,佳人乘船走,留我在洲头。此时不见我,日后必悲歌。 绿衣绿色外衣穿在身,外面绿衣黄色里。触物思人情难却,何时才能不心伤。 绿色外衣穿在身,外面绿衣黄色里。心中忧愁愁难断,怎么能够把你 忘。 绿色丝绸穿在身,件件都是你所赠。思念美丽好姑娘,愿你从此皆顺利。 粗衣细衣穿身上,风儿吹过把风挡。美丽贤良好姑娘,牵肠挂肚心中想。 汝坟沿着汝河岸上游,砍掉树木坐岸边。不见心中好姑娘,两下茫然心忧愁。 沿着汝河岸上走,砍了枝条坐岸边。见到心中好姑娘,不知所措心中 慌。 鲂鱼尾巴红艳艳,汝河流水声潺潺。女似繁星我似月,月共繁星长流转。 草虫草虫呦呦叫,阜螽随声跳。不见心上人,心中乱糟糟。 见到心上人,交谈有欢笑,我心就平静。爬到南山上,前去采蕨苗。 不见心上人,心中 真烦恼。见到心上人,情意相交接,我心就欢悦。 爬到南山坡,前去采薇叶。不见心上人,心中真悲切。 见到心上人,两情同欢乐,我心才平和。燕燕轻盈燕子双双飞,一前一后紧相随。 贤淑女子要离去,迢遥相送路怎归。抬头遥望不能见,默默无语泪低垂。 轻盈燕子双双飞,上下翻飞影相随。贤良女子要离去,心凉意冷独自悲。 抬头遥望不能见,默默无语泪低垂。轻盈燕子双双飞,忽上忽下啼声美。 贤良女子要离去,远送她到南山下。抬头遥望人已远,凄凄怆怆心痛悲。 贤淑女子性纯真,心境仁厚且真诚。温柔贤惠人称赞,淑娴谨慎善修身。 女子无心花前笑,愁煞树下种花人。我以我心向明月,不知明月意何。 谷风谷风阵阵,阴云不定。你我同心,不计前嫌。 你有过失,不体我心。不离不弃,与尔同心。 路上徘徊,心中有怨。迢迢路远,不能远送。 谁说荼苦,甜如荠菜。说我有福,不明就里。 泾以渭浊,不见其底。一往深情,弃之不顾。 日在天上,路在脚下。你不容我,我自离去。 河水水深 ,乘舟过河。河水水潜,何有何无,尽力操持。 与人友善,与己心安。你不恤我,视我若仇。 身有五德,视若不见。初见之时,相视而笑。 即见之久,冷面而向。如我所想,心有所许。 爱人之深,后土所明。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天兮地兮,何不我顾!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汝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 汉广南方有树很高大,谁有福分在树下。汉有淑女好美貌,可是不能追求到。 波涌江面宽又宽,怎么游水到对岸?对岸女子淑且贤,如何让我不思念。大树枝条杂又多,我砍枝条受苦楚。 女子如果愿意来,喂饱马儿去接她。波涌江面宽又宽,怎么游水到对岸。 对岸有女淑且贤,如何让我不思念。大树枝条杂又多,我砍蒿草一大垛。 女子如果愿意来,喂饱马儿去接她。波涌江面宽又宽,怎么游水到对岸。 对岸有女淑且贤,如何让我不思念。君子偕老你是君子身边人,珠光宝气满全身。 雍容华贵好举止,气若山河美绝伦。锦衣彩纹艳如花,似花似鸟似云霞。 黑发如盖已风流,万种风情出双眸。皮肤白嫩配珠玉,精雕象牙做发针。 前额白皙显秀素,体态娇柔很动人。华服艳丽美如花,百花丛里展芳华。 细葛丝沙内里穿,配上夏日白内衫。双眉清秀眉飞扬,额角方正容颜靓。 怎似神女从天降?莫非天仙下凡尘。不知此女在何处,倾国倾城美娇娘。 如果没有好品德,徒有华贵也枉然。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 2.《诗经》二首解释国风·周南·关雎 原文 关雎 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 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 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译文 【注释】 ⑴关关:拟声词,水鸟叫声。 雎鸠: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关关雎鸠:关雎鸟不停地鸣叫。 ⑵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善,好。 ⑷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逑,配偶。 ⑸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g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⑹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顺水势采摘。 ⑺寤寐:这里的意思是日日夜夜。寤(wù务),睡醒;寐,睡着。 ⑻思:语助。服:思念、牵挂。 思服:思念。 ⑼悠:忧思貌。 ⑽辗(zhǎn):半转。反侧:侧身。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 友,交好。 ⑿芼(mào冒):选择,采摘。 (13)乐:使淑女快乐。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 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 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1 《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①衣服。心之忧矣。 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②,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於我归说③。 【注释】 1、采采:犹“楚楚”,鲜明貌 2、阅:洞穴 3、说:(shuì):休息 蜉蝣翅膀薄又亮,像那鲜丽美衣裳。 心中忧思重重生,我今归处在何方? 蜉蝣翅膀薄又轻,像那美艳好棉衣。心中忧思重重生,我今何处去安息? 蜉蝣挖洞好安歇,身着雪白好麻衣。 心中忧思重重生,我今安身去何地? 《诗经·曹风·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注释】 1、候人:担任在国境和道路上守望及迎送宾客职务的人,总数有一百多人,除少数低级官僚外都属普通兵卒。本诗中的候人是指一般供役的兵卒。 何:即“荷”,肩负。祋(兑duì):兵器名,杖类,即殳(书shū)。 2、彼:指曹国朝廷。其(记jì):语助词。 之子:指下文“三百赤芾”、“不称其服”的那些人。赤芾(扶fú):红色熟牛皮所制的蔽膝,即“韠(闭bì)”,卿大夫朝服的一部分。 曹是小国,而朝中高官厚禄者多至三百人。 3、鹈(啼tí):水鸟名,即鹈鹕,食鱼。 梁:鱼梁,即拦鱼坝。濡:湿。 鹈鹕以鱼为食却不曾濡湿翅膀,说明不曾下水。这两句是比喻,如果是比朝中的贵人,就是说这些人不是自己求食,而是高高在上,靠别人供养;如是比候人自己,就是说候人值勤辛苦,连吃饭都顾不上。 第一章上二句写候人,下二句写朝中贵人,这里也以上二句指候人较顺。下章同此。 4、服:指赤芾。这句说“三百”着“赤芾”的人才德和地位不相称。 5、咮(皱zhòu):鸟嘴。这句和“不濡其翼”比喻的意思相同。 6、遂:和“对”古同音互训,“不对”也就是“不称”的意思。媾:读为遘(够gòu),厚待,宠爱。 这句也是说才德和地位不相称。 7、荟(会huì)、蔚(未wèi):都是聚集的意思,这里指云彩浓密。 隮(霁jī):出现在西方的虹。这两句说南山早晨有浓云升起。 8、婉娈:形容女孩子娇好之词。季(稚)女:幼小的女儿。 这一章写候人值勤到天明,看见南山朝云,惦记小女儿在家没有早饭吃。 小吏在堂前,肩扛戈与殳。 那些士大夫,红皮蔽膝三百人。 鹈鹕在鱼梁,翅膀不沾水。 那些士大夫,不配穿那好衣裳。 鹈鹕立梁前,鸟嘴不沾水。 那些士大夫,不配高官又厚禄。 天空弥朝霞,南山升彩虹。 小吏**美,可怜家贫腹中饥。 《诗经·曹风·鸤鸠》 鸤①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 其带伊丝,其弁②伊骐③。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 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注释】 1、鸤(shī)鸠,布谷鸟 2、弁(biàn):冠冕 3、骐(qí):青黑色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七个细心哺食。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始终如一。 仪容端庄始终如一,内心操守坚如磐石。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梅树枝间。 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他的腰带白丝镶边。他的腰带白丝镶边,玉饰皮帽花色新鲜。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酸枣树上。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从不走样。 仪容端庄从不走样,各国有了模范形象。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翻飞栖息丛莽。 品性善良的好君子,百姓敬仰作为榜样。百姓敬仰作为榜样,怎不祝他万。 3.带佑字的诗经或诗句《西师底定伊犁捷音至诗以述事》 年代:清 作者: 乾隆 乘时命将定条枝,天佑人归捷报驰。 无战有征安绝域,壶浆箪食迎王师。 两朝缔构敢石继,百世宁绥有所思。 好雨优沾王宇拓,敬心那为慰心移。 《和朱衡守约山韵》 年代:宋 作者: 文天祥 昔人一出正朋字,今我惭非行秘书。 人样相看愿元佑,诗章甚雅突黄初。 竞言汲戆犹须复,或谓颜愚亦可如。 把酒对花姑勿论,春行后长莫妨徐。 4.诗经汉广是什么诗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②汉:指汉水。游女:在汉水岸上出游的女子。 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 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 ⑤翘翘:树枝挺出的样子。错薪:杂乱的柴草。 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 ⑦秣(mo):喂马。 ⑧蒌(lou):草名,即蒌蒿。 译文 南山乔木大又高, 树下不可歇阴凉。 汉江之上有游女, 想去追求不可能。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荆条。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蒌蒿。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5.诗经的《国风· 周南 ·卷耳》全诗是什么意思作品原文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白话译文 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卷耳》,《诗经·周南》的一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全诗四章。每章四句。是《诗经》中的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诗作。此诗由女子在采集卷耳的劳动中想起了他远行在外的丈夫开始,想像她丈夫在外经历险阻的各种情况。全诗四章,第一章实写,二、三、四章是想像的情况,虚实结合。开始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然后描述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6.诗经 常武 翻译与赏析《大雅·常武》出自《诗经》,赞美了周宣王率兵亲征徐国,平定叛乱,取得重大的胜利。 诗人满怀激情,借助精巧选词,串联比喻、排句,饱蘸笔墨,歌唱王师。朱熹有一段绝好的分析,他说:“如飞如翰,疾也;如江如汉,众也;如山,不可动也;如川,不可御也。 绵绵,不可绝也;翼翼,不可乱也。不测,不可知也;不克,不可胜也。” (《诗集传》)作品原文 常武 赫赫明明(1)。王命卿士(2),南仲大祖(3),大师皇父(4)。 整我六师(5),以脩我戎(6)。既敬既戒(7),惠此南国(8)。 王谓尹氏(9),命程伯休父(10),左右陈行(11)。戒我师旅,率彼淮浦(12),省此徐土(13)。 不留不处(14),三事就绪(15)。 赫赫业业(16),有严天子(17)。 王舒保作(18),匪绍匪游(19)。徐方绎骚(20),震惊徐方。 如雷如霆(21),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22),如震如怒。 进厥虎臣(23),阚如虓虎(24)。铺敦淮濆(25),仍执丑虏(26)。 截彼淮浦(27),王师之所(28)。 王旅啴啴(29),如飞如翰(30)。 如江如汉,如山之苞(31)。如川之流,绵绵翼翼(32)。 不测不克,濯征徐国(33)。 王犹允塞(34),徐方既来。 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35)。 徐方不回(36),王曰还归。注释译文注释 (1)赫赫:威严的样子。 明明:明智的样子。 (2)卿士:周朝廷 执政大臣 。 (3)南仲:人名,宣王主事大臣。大祖: 指太祖庙 。 (4)大师:职掌军政的大臣。皇父:人名,周宣王太师。 (5)整:治。六师:六军。 周制,王建六军。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6)脩我戎:整顿我的军备。脩,习;戎,武。 (7)敬:借作“儆”。 (8)惠:爱。 (9)尹氏:掌卿士之官。 (10)程伯休父:人名,宣王时大司马。 (11)陈行:列队。 (12)率:循。 (13)省:察视。徐土:指徐国,故址在今安徽泗县。 (14)不:二“不”字皆语助词,无义。留:占“刘”字,杀。 处:安。 (15)三事:三司,指军中三事大夫。 事与“司”通。绪:业。 姚际恒《 诗经通论 》:“谓分主六军之三事大夫,无一不尽职以就绪也。” (16)业业:高大的样子。 (17)有严:严严,神圣的样子。 (18)舒:舒徐。 保:安。作:起。 (19)绍:戴震《 诗经补注 》:“如‘夭绍’之绍,急也。”游:优游,与“绍”对文,指缓。 (20)绎:络绎。骚:骚动。 严粲《 诗缉 》:“王乃舒徐而安行,依于军法日行三十里,进兵不急,人自畏威,徐方之人,皆络绎骚动矣。” (21)霆:炸雷。 (22)奋厥武:奋发用武。 (23)虎臣:猛如虎的武士。 (24)阚(hǎn)如:阚然,虎怒的样子。虓(xiāo):虎啸。 (25)铺:韩诗作“敷”,大。敦:屯聚。 濆(fén):高岸。 (26)仍:就。 丑虏:对敌军的蔑称。 (27)截:断绝。 (28)所:处。 (29)啴(tān)啴:人多势众的样子。 (30)翰:指鸷鸟。 (31)苞:指根基。 (32)翼翼:整齐的样子。 (33)濯:大。 (34)犹:通“猷”,谋略。允:诚。 塞:实,指谋略不落空。 (35)来庭:来王庭,指朝觐。 (36)回:违。译文 多么威严多严明,王对卿士下命令。 太祖庙堂召南仲,太师皇父在其中:“速速整顿我六军,备战习武任务重。布防警戒切莫松,救助南方惩元凶。” 王诏尹氏传下令,告谕程伯休父依令行,士卒左右列成队,告诫全军申军令。沿那淮岸急行军,巡视徐国察隐情。 诛其祸首安人民,三司就职工作勤。 多么威严多伟大,神圣天子亲出征,从容镇定向前进。 不快不慢按兵法,徐方慌张乱阵营。王师神威震徐方,雷霆万钧压头顶,徐方骚动大震惊。 周王奋威用武力,如天动怒雷声起。前锋部队如猛虎,虎怒吼声震大地。 大军屯聚淮水边,擒获顽敌向前逼。切断淮水沿岸路,王师驻此扫顽敌。 王师强大兵马众,迅捷如鸟掠长空,势如江汉水汹涌。如山之基难动摇,如川之流滚滔滔。 军营绵绵排列齐,战无不胜难知底,大力征讨定淮夷。 王的谋略无不中,徐国投降来归从。 徐国臣服成一统,胜利应是天子功。四方叛逆已平定,徐国入觐来王庭。 徐国改邪已归正,王命班师返京城。作品鉴赏 此诗题目特别,《诗经》大多是取首句语词为题,有的虽不是首句,但亦是诗中的语词,而“常武”一词不见于该诗,故说诗者议论纷纭。 《 毛诗序 》谓其意是“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然”; 朱熹 《 诗序辨说 》申此说“盖有二义:有常德以立武则可,以武为常则不可,此所以有美而有戒也”,对此,姚际恒《诗经通论》驳道:“诗中极美王之武功,无戒其黩武意。毛、郑亦无戒王之说,然则作《序》者其腐儒之见明矣。” 王质《诗总闻》谓“自南仲以来,累世著武,故曰常武”:方玉润《 诗经原始 》以为“常武”是乐名,他说:“武王克商,乐曰《大武》,宣王中兴,诗曰《常武》,盖诗即乐也。”近人或以为古常、尚通用,“常武”即尚武,与诗旨正合。 按:《序》与朱说明显牵强附会,姚批驳极是。王质误会南仲为文王时人,故有此说,亦不足取。 惟后二说较为合理,可供参考。 此诗为宣王时之作,有诗中两个人物为证:一是南仲,同见于《出车》,亦见《鄦惠鼎》(称“司徒南中”),《汉书·人物表》与《后汉书·庞参传》所载《马融上书》都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