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踏雪的诗歌

1.关于踏雪的诗句

1、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2、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欧阳公作《蝶恋花》》

3、白马晓踏雪《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

4、踏雪闲寻深院 《朝中措·元宵初过少吹弹》

5、踏雪穿花云鬓重 《玉楼春》

6、踏雪看梅花《临江仙·冷落天涯今一纪》

7、疑便是、踏雪当年东郭 《念奴娇·单于吹罢》

8、寻梅踏雪城南道 《渔家傲·极目丹枫迎霁晓》

9、一城踏雪寒无迹 《满江红·天阔江南》

10、踏雪寻芳村路永《念奴娇·水边篱落独横枝》

11、踏雪探孤芳《卜算子·踏雪探孤芳》

12、踏雪水村清冷 《水调歌头·草草三间屋》

13、且自访梅踏雪 《永遇乐·怪底寒梅》

14、梅村踏雪 《摸鱼儿·敞茅堂》

15、踏雪差无苦 《点绛唇·一雪蹉跎》

16、记玉关、踏雪事清 《甘州/八声甘州》

17、踏雪过清溪 《寒溪》

18、诗孟踏雪僵 《答卢仝》

2.推荐几首关于“踏雪”的诗词

1、《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

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

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

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

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

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

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

白马晓踏雪,渌觞春暖寒。

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

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2、《和子由渑池怀旧》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3、《临江仙·欧阳公作《蝶恋花》》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4、《玉楼春》

年代: 宋 作者: 向子諲

记得江城春意动。两行疏梅龙脑冻。

佳人不用辟寒犀,踏雪穿花云鬓重。

真珠旋滴留人共。更爇沈香暖金凤。

只今梅雪可怜时,都似绿窗前日梦。

5、《临江仙·冷落天涯今一纪》

年代: 宋 作者: 洪皓

冷落天涯今一纪,谁怜万里无家。

三闾憔悴赋怀沙。思新增怅望,吊影觉敧斜。

兀坐书堂真可怪,销忧殢酒难赊。

因人成事耻矜夸。何时还使节,踏雪看梅花。

3.描写踏雪的诗句

1.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6.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14.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5.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踏雪寻梅的诗词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5.踏雪寻梅的诗句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6.情侣踏雪诗词

梅花

南北朝·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明 王谔 踏雪寻梅图轴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明 张震 踏雪访友图 立轴 设色纸本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清 王素 踏雪寻梅图 立轴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清 萧晨 踏雪寻梅图 青岛市博物馆藏早 梅

唐·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清 胡璋 骑驴踏雪寻梅图 立轴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7.推荐几首关于“踏雪”的诗词

1、《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

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 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

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 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

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 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

白马晓踏雪,渌觞春暖寒。 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

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2、《和子由渑池怀旧》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3、《临江仙·欧阳公作《蝶恋花》》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4、《玉楼春》 年代: 宋 作者: 向子諲 记得江城春意动。

两行疏梅龙脑冻。 佳人不用辟寒犀,踏雪穿花云鬓重。

真珠旋滴留人共。更爇沈香暖金凤。

只今梅雪可怜时,都似绿窗前日梦。 5、《临江仙·冷落天涯今一纪》 年代: 宋 作者: 洪皓 冷落天涯今一纪,谁怜万里无家。

三闾憔悴赋怀沙。思新增怅望,吊影觉敧斜。

兀坐书堂真可怪,销忧殢酒难赊。 因人成事耻矜夸。

何时还使节,踏雪看梅花。

8.关于踏雪的诗句

1、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2、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欧阳公作《蝶恋花》》3、白马晓踏雪《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4、踏雪闲寻深院 《朝中措·元宵初过少吹弹》5、踏雪穿花云鬓重 《玉楼春》6、踏雪看梅花《临江仙·冷落天涯今一纪》7、疑便是、踏雪当年东郭 《念奴娇·单于吹罢》8、寻梅踏雪城南道 《渔家傲·极目丹枫迎霁晓》9、一城踏雪寒无迹 《满江红·天阔江南》10、踏雪寻芳村路永《念奴娇·水边篱落独横枝》11、踏雪探孤芳《卜算子·踏雪探孤芳》12、踏雪水村清冷 《水调歌头·草草三间屋》13、且自访梅踏雪 《永遇乐·怪底寒梅》14、梅村踏雪 《摸鱼儿·敞茅堂》15、踏雪差无苦 《点绛唇·一雪蹉跎》16、记玉关、踏雪事清 《甘州/八声甘州》17、踏雪过清溪 《寒溪》18、诗孟踏雪僵 《答卢仝》。

9.踏雪寻梅的诗词是什么

《梅花》 高启,明代诗人。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落梅》 陆游

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戏答元珍》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春天》郑敏(约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派”诗人)它好像一幅展开的轴画,从泥土,树梢,才到了天上……

又像一个乐曲,在开始时用沉重的声音宣布它的希望,

这上升,上升终成了,无数急促欢欣的声响。

我们都在倾听这个声音,它的传出把冷硬的冬天土地穿透,

它久久地等待在黑暗的地心,现在向我们否认有一只创造的手。

像一位舞蹈者,缓缓地站起,用她那“生”的手臂高高承举:

你不看见吗?枯枝上的几片新叶,深黑淡绿让细雨浸透了一切。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