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雪的诗句少儿

1.关于雪的儿童诗

关于雪的儿童诗:

1、《雪梅·其一》

宋代:卢梅坡

原文: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除夜雪》

宋代:陆游

原文: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译文: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3、《对雪》

唐代: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译文:

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乱云低低的在黄昏的地方,急下的雪花在风中飘舞回旋。葫芦丢弃了,酒器中没有酒,火炉中的余火,好似照得眼前一片通红。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4、《江雪》

唐代:柳宗元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2.关于雪的儿童诗大全

《雪花》

雪花,

是小天使扯着枕头,

抖落下来的鹅毛,

撒得满地都是。

雪花,

是天空妈妈,

租给大地的棉絮,

好让它做温暖的被子。

雪花,

是圣诞老人,

送给我们的礼物,

祝每一个少年儿童健康快乐。

《雪》

雪,纷纷地飘,

像天堂里的小天使,

舞着轻盈洁白的翅膀,

在空中旋转,

飞舞,来到人间。

她悄悄地飘到树枝上,

飘到小草上,

飘呀飘,使大地银装素裹。

她那神奇的画笔,

将世界着上了这般冰清玉洁的色彩。

她调皮地落在孩子热乎乎的手掌上,

化为雾气,将欢笑送往远方。

她又留恋在那红梅上,

留恋在松林间,不愿离去。

雪,是纯洁的,

雪,是美丽的。

我们的心灵追随着她,得到了升华。

《雪精灵》

它是一颗颗小精灵,

它有一种魔力------

它为地球换上了新装,

给大地穿上雪绒绒的皮袄;

为高楼戴上了白色的帽子,

给汽车披上了洁白的衣裳;

让摇曳的小树换上一片银装,

新的一年又是好兆头;

新的一年又会大丰收。

《雪花飘飘》

雪花飘飘,

有几朵落在了树腰,

倾听两只掉队的燕子,

在枝头私语拥抱。

雪花飘飘,

有几朵飘到山上古庙,

有僧人,有居士, 都把木鱼敲。

雪花飘飘,

有几朵流浪

荒野海角,

给岩石野草缝双被,

给菊花把眉瞄。

雪花飘飘, 有几朵同游乘船往南摇,

牧人,农人,几多小可怜,

找个家把冬猫。

雪花飘飘, 有几朵落在了妈妈的发梢,

白了的屋顶,篱笆小桥, 皱纹边的微笑。

雪花飘飘, 千朵万朵还在空中逍遥,

两大排红富士,正在朝着, 阳光的方向奔跑。

3.描写孩子玩雪的诗句

1、夜雪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原文】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2、雪望

【作者】洪升

【朝代】清

【原文】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解析】

这首冬雪,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

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

3、雪梅·其一

【作者】卢梅坡

【朝代】宋

【原文】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4、咏雪

【作者】刘义庆

【朝代】南北朝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5、夜雪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原文】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4.有关小孩玩雪的诗句

有关小孩玩雪的古诗有《稚子弄冰》稚子弄冰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

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扩展资料 传统冰上体育活动-冰嬉 冰嬉作为我国北方人民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其由来已早,但具体起源于何时,现无确切考证,但至迟在宋代就有了“冰嬉”的明确记载。

据《宋史·礼志》记载,当时的皇帝就喜欢冰上的娱乐活动,在后苑里“观花,作冰嬉”。明朝时,冰嬉就被列为宫廷体育活动。

明末,努尔哈赤已有擅长滑冰的军队。努尔哈赤于天命间(1616-1626) 征服了巴尔虎特部落,率大兵离去后,巴尔虎特部落又叛变,围攻墨根部甚急。

此时,努军已远行数百里之外,据《清语摘钞》中“乌拉滑子”记载:“时有费古烈者,所有皆着乌拉滑子,善冰行,以炮驾爬犁,沿脑温江冰层驰往救,一日夜行七百里……满兵至,巴尔虎特尚弗知。”这里所说的在冰层上驰行的“乌拉滑子”,实际上就如同现代的冰鞋。

清朝是中国古代冰嬉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与统治清朝的满族人的风俗习惯有直接的关系。冰嬉是清代宫中流行的众多冰上活动的统称。

它既是娱乐活动,也是军事操练。清代,由东北到关内,从宫廷到民间,冰嬉大为盛行,故有“国俗”之称。

于敏中在《日下旧闻考》卷二十一《国朝宫室》中曰:“(西苑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当时冰嬉规模之大,参加人员之多,前无类例。

据《清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五《乐考二十一》记载:“每岁十月咨取八旗及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处,每旗照定数各挑选善走冰者二百名。内务府预备冰鞋、行头、弓箭、球架等项。

至冬至后,驾幸瀛台等处,陈设冰嬉及较射天球等伎。分兵丁二翼,每翼头目二十名,服红黄马褂,余俱服红黄齐肩褂。

射球兵丁一百六十名,幼童四十名俱服马褂,背小旗,按八旗各色以次走冰较射。”由此可以推算出,参加冰嬉的人员至少在1600人以上。

当时的冰嬉活动主要在西苑太液池(今北京北海) 举行,有时也在中海举行。到时候,“圣驾御冰床临观焉”。

今北京北海漪漾堂,就是乾隆皇帝和后来的慈禧太后观赏冰戏的地方。当时进行冰嬉活动所穿的冰鞋是由鞋和冰刀两部分组成。

形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一铁直条嵌鞋底中,作势一奔,迅如飞羽”(《养吉斋丛录》卷十四),这种冰鞋与现代滑冰所用的冰鞋很相似;另一种是“底合双齿,使啮凌而人不踣焉”(《日下旧闻考》卷二十一引乾隆“冰嬉赋序”),这是一种双刀的鞋,因冰刀安装在鞋底木条两旁,故不易倾跌倒下。清代初年,冰嬉一度入于兵家。

清廷把一系列冰上活动视为军事训练,设冰鞋处专门管辖。久之,军事训练的目的逐渐淡薄,游艺性慢慢突现出来。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冰嬉图》,它是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所绘,该画使我们对清代宫中冰嬉有了一个形象而直观的了解。清代的冰嬉活动不仅在皇宫内苑,而且在民间也较为普及。

康熙年间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写道:“捷足行看健步纷,寒流趁冻雪花春。铁鞋踏破奔驰甚,悔作银河冰上人。”

注曰:“足看铁底鞋,一步恒数丈,行冰上,兼有能格斗跳舞者,都门入冬,城河最多。” 《帝京岁时纪胜》中“滑擦”条亦称:寒冬之时,“都人于各城外护城河上,群聚滑擦(即滑冰)”。

《帝京岁时纪胜补笺》中说:“什刹海、护城河冰上蹴鞠,则皆民人练习者。”由此可见,民间滑冰活动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光绪三十二年(1906)刊印的《燕京岁时记》记载,这些民间开展的滑冰活动一直流行到清末之时,经久不衰。甚至直到今天,这项活动依然流行,经久不衰,《冰嬉图》一次次地被人们演绎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冰嬉。

5.形容小孩子在雪地里玩雪的古诗词有哪些

形容小孩子在雪地里玩雪的古诗词有:

《夜雪》、《雪望》、《雪梅》、《咏雪》、《观猎》、《蒹葭》、《龙门镇》、《铁量峡》、《次硖石》、《塞下曲》、《北风行》、《送人从军》、《问刘十九》等。

扩展资料:

1、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夜雪》。

原文: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实在惊讶今夜的寒冷,被子枕头竟然冰凉,又见窗外一片通明。夜深了,知道这是外边下了大雪,雪越下越大,不时听到厚厚积雪压断树枝的声音。

2、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咏雪》

出自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吴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咏雪》。

原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译文:

微微的风轻摇着庭院中的树木,细细的雪落入竹帘的缝隙。她像雾一般在空中飘转着,而台阶上凝积着如花美丽。我无法看到院中杨柳发芽迎春,只见桂枝上发白,但那只是空荡的树枝而已。伤心泪下,此情却无人可以倾诉,故而,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

3、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雪梅》

出自南宋诗人卢梅坡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雪梅》。

原文: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译文: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观猎》。

原文: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

风势猛烈听到角弓作响声彻天地,眼前只见将军英勇正在渭城打猎。青草枯黄使得老鹰目光更为锐利;冰雪融化发觉战马奔驰格外轻快。转眼之间已经路过了那新丰酒市,不久之后又骑着马儿回归细柳营。回头远眺将军曾射下雕鸟的地方,傍晚时分那千里的白云连接平地。

5、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北风行》

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古诗《北风行》。

原文: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译文:

传说在北国寒门这个地方,住着一条烛龙,它以目光为日月,张目就是白昼而闭目就是黑夜。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

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紧锁。

她倚着大门凝望着来往的行人,盼望她到长城打仗的丈夫回来,长城可是一个苦寒要命的地方啊。

丈夫临别时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挂在堵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

如今其箭虽在,可是人却永远回不来了他已战死在边城了啊!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

6.关于冬天的儿童诗句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描写冬天的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刘长卿 柳宗元 日 暮 苍 山 远,千 山 鸟 飞 绝, 天 寒 白 屋 贫。万 径 人 踪 灭。

柴 门 闻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 风 雪 夜 归 人。独 钓 寒 江 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

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

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

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

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

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7.关于雪的儿童诗大全

1、《雪精灵》 杨彤 它是一颗颗小精灵, 它有一种魔力------ 它为地球换上了新装, 给大地穿上雪绒绒的皮袄; 为高楼戴上了白色的帽子, 给汽车披上了洁白的衣裳; 让摇曳的小树换上一片银装, 新的一年又是好兆头; 新的一年又会大丰收。

2、《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金波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我飘落什么地方去呢? 飘到小河里, 变成一滴水, 和小鱼小虾游戏? 飘到广场上, 去堆雪人, 望着你笑眯眯? 亲亲她, 然后就快乐地融化。 3、《雪花》 王建生 一片,一片, 美的宛如天外的奇芭, 一朵,一朵, 白的恰似盛开的梨花。

漫天飞舞的雪花, 轻盈,宁静, 悄然无声的落下。 拥着漫山遍野的洁白, 布满均匀覆盖的庄稼, 遥看一望无际的原野, 漂亮的就象美玉无瑕。

一夜突如其来的寒潮, 吹来了久违的雪花, 一场孕育已久的风雪, 降落在初冬的月下。 4、《咏雪》 清 郑板桥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总不见。 5、假如我是一片雪花 周骆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 我会飘到田野里, 给麦苗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 我会飘到妈妈的脸上, 告诉妈妈:“冬天来了,别忘了多加衣服。”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 我会飘到大树上, 欣赏冬天美丽的景色。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 我会飘到山顶上, 静静地等待春天的到来。

8.描写小雪的诗句和孩子

1、单纯描写小雪的诗句:

《冬日》 陆游

故里躬耕后,颓龄耄及前。开门无客至,得句有僧传。

忽忽身如梦,迢迢日似年。会当乘小雪,夜上剡溪船。

《小雪》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

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2、没有找到小雪和小孩的诗句

3、单纯描写小孩的诗句

黄庭坚《牧童》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