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思乡的诗歌朗诵

1.关于思乡的诗歌朗诵除了古诗和《乡愁》外

静夜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冬日山居思乡--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江外思乡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静夜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冬日山居思乡--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江外思乡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关于思乡的诗朗诵

中秋节来了

行着菊的步子

月饼

是奶奶笑满皱纹的脸

月亮做了夜的情人

梳妆的更亮更圆

千古的结

团圆是永恒的主题

漂泊的游子

思乡泪淌成结冰的河

只有

母亲慈祥的目光

才能融化入海洋

望穿秋水的情人

把火红的枫叶

裁成诗的衣裳

鼠标用尾巴提着花篮

爱的花香飘逸四方

红木的八仙桌

倾诉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思念是父亲手中的酒杯

第一杯酒永远洒到地上

父亲的父亲是心中不朽的篇章

3.思乡诗 现代的 朗诵 2分钟 好的给5分

【思乡】

看着城市高高的大楼

想起老家矮矮的墙头

云卷云舒日向北游

邻家姑娘黑黑的双眸

流着淡淡的乡愁

我不过一叶浪迹天涯的孤舟

载着我的梦想漂流

没有帆也没有舵

老屋破旧的屋顶漏雨

是它让我追求让我漂流

父亲看着漏雨的屋顶

静寂的沉默喝着浓烈的谷酒

抚摩我背脊的是母亲暖暖的手

窗外下着雨

我感觉雨水从屋顶穿过

一直落进心头

也仿佛听见屋角乳燕在唧唧鸣啾

也仿佛看见门前秋千在晃晃悠悠

这就是我思乡的理由

想着想着

忍不住清泪双流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有人说,家是出发的地方,

有人说,房子加上爱就成了家,

家是有魂的,

它的魂藏在母亲斑白的发丝里,

藏在院中那口安静的水井里,

藏在那条流过我们心田的小河里。

春去秋来,有一种爱永不退色,

有一段情坚定不移。

这就是我们对故土的爱。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哟,啊啊,要等到何年何月

才能再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4.现代思乡的诗歌180字

思乡的现代诗

1、《满月下》

余光中

满地的月光,

无人清扫,

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

包一片月光回去,

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

象压过的相思……

月光都带有荷叶的清香。

2、《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3、《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4、《游子的思念》

思念故乡的山

故乡的山的是那样的青

思念故乡的水

故乡的水的是那样的绿

思念故乡的云

故乡的云的是那样的淡

思念故乡的人

故乡的人的是那样的亲

游子的思念

一天一天又一天

但愿人与青山绿水云长久

有朝一日共团圆

5、《思乡》

当黎明的钟声敲响时

惊醒了沉睡的梦

梦?也许是思乡之梦

春风秋拂

送走的是昨日的离别

旋律的韵美

心般割舍不了的是故土

风雨化作渺小的滴水

追随风的足迹

扎根于情缠绵之中

拂着杨柳枝叶孔叫

故乡,你还好吗?

在繁星与月亮之间穿梭着

心里头,永思乡眷恋之情。

6、《思乡情》

晚霞的余晖

撒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进乡村

白色的炊烟

我心中的河流永远流淌

唱着歌谣

踏上有梦的长途

这条小路我熟悉

就像自己的眼睛

路两旁

树影婆娑

野花清香

听小桥流水

看群鸭离河

绿柳成行

花儿绽放

流水倒映着远去的梦想

归来的我

手握着盛满思念的瓶子

生怕破碎

家乡的路上

依然有我的影子

越拉越长

5.关于思乡的诗歌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月夜亿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渡汉江 宋之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人日思归 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对月思乡古诗: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6.关于思乡的诗歌

—),福建永春人,中国台湾当代著名诗人。出生在中国传统的重阳节,父亲是一名国民党政府官员。抗战期间,举家搬到重庆。1947年诗人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由于不想离开母亲,诗人选择了后者。1949年转入厦门大学。1950年随全家前往台湾。1951年,诗人得到梁实秋的指点。1952年诗人从台大毕业,出版其第一部诗集《舟子的悲歌》,反响不大。次年,进部队担任编译官。1956年,诗人退役,开始在一些学校教书,同时主编《蓝星》等文学杂志;同年9月诗人与表妹范我存结婚。1958年、1966年,诗人两次前往美国。1974年,诗人前往香港教书,1981年和黄药眠、辛笛等诗人会晤,相互间作了亲切的交流。1992年,他终于盼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一天,他与妻子一道,回到家乡故土。诗人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隔水观音》及散文集《逍遥游》等。

名作赏析

乡愁,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成千上万首诗表现的主题。然而,将之作为一个长期写作的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余光中恐怕还是第一人。在他众多写乡愁的诗中,《乡愁》一诗毫无疑问是流传最广、最为委婉动人的一首。

那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不言中。一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深的黑暗里。

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中转入对现在的叙述。现在,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也是诗人心中的伤痕,是和诗人一样的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伤痕。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它还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那母亲难道不是祖国的象征?那情人难道不是诗人的自喻?

诗人在大千世界之中,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起,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正如诗人所言:“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叙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无尽的相思。

7.关于浓浓的乡情的诗朗诵

(1)故乡月色,今夜最难描摹。五千年一轮满月,九万里四方山河。放天灯,舞火龙,踩高跷,撒豆沫。拜中秋沧海明月,祭银汉长虹卧波。乡情酿酒醉故人,说不尽销魂往事,岁月蹉跎。从来是丹桂飘香,离散游子,悄然动情把乡恋揉破。

月到中秋,乡音或听江南语;情重团圆,故土还邀塞北客。且喜玲珑秋月,给神州一杯醒酒,炎黄儿女,盼天下万代祥和。渔舟宜唱晚,一泓秋水生白露;玉人教吹箫,三秋桂子花雨落。携手南北东西,挽臂海内海外,中秋夜,共人间悠悠唱和。中秋夜,共人间悠悠唱和!

(2)

家乡

一条街,一条老街。

一壶酒,一壶老酒。

一张照片,一张旧照片。

街里的人过往很多,

但这很多的人又熟似相识。

看他们每人的脸,

都印着日光,印着微笑,

印着对明天的憧憬,

印着全家团圆的喜气洋洋。

这一切像壶酒,

百品不厌,越陈越香。

又像在演绎照片,

似乎天天都如此重复,

但每天又有新的感悟。

秋风无期吹落叶飘满地,

秋风呀你可别让它变的匆忙呀,

我只求它代着淡黄,古朴和浓香。

因为这是我的家,我的乡。

故乡月夜(现代诗)

天幕

悄悄坠下

乡情

自笔端轻轻流泻

忆起故乡之野

那银白色的月光

被狗吠得酥酥软软

小村伸出长长的耳朵

聆听岁月之浆摇响的记忆

默默地孕育着浓浓的乡情

村头的老槐树和岁月一样年老

爷爷的故事在这里滋长

沾满了月光的旱烟袋

楼着星星入梦

敲开岁月的柴门

甘醇和质朴汩汩流出

油灯下

母亲那乡谣慢慢纳入鞋底

那咬我的情绪

感动了门外的白杨

哗哗地抖下月光

更感动得

村外飘荡的狗吠

连续不断

悠悠远远

那树梢中张望的月光

被轻轻地咬住

而小村在沉睡中

把温柔的夜

酵成黎明的曙光

岁月已寒,

故乡正农闲。

寒夜中,

这思念,

到林间,

到农田。

手持玉米秸,

捉迷藏,

戏童顽。

北风吹,

雪花飘,

乐悠然。

琅琊山下,

是我的故乡,

我的摇篮。

十里金沙滩,

十里桃花园。

风雨相伴,

多少年?

最难忘记,

暑假里:

树荫下,

捕鸣蝉。

池塘内:

互戏水,

摘蓬莲。

大海边:

迎惊涛骇浪,

扬风帆,

荡渔船。

渔歌中:

到夜晚,

不思还。

梦中多少企盼?

望故乡,

情意绵绵。

故乡风光好,

故乡水亦甜。

何日凯旋?

8.记住乡愁诗歌朗诵 我要找美丽的孤独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先生的《雨巷》,是一首令人惆怅的诗。

一个江南少女和“我”的邂逅,在雨巷中飘然而过。在“我”的等待中,她像丁香一样出现、飘过,然后消散在“雨的哀曲”中。

相逢,只是想象;错身而过,是不可避免的悲剧。细碎的文字中,“她”和“我”出现了, “我”却眼睁睁地看着她消失,仿佛一场梦境。

诗人撑着油纸伞,彷徨在寂寥的雨巷中,幻想逢着一个希望逢着的姑娘。这并非是现实的巧遇,而是幻觉的邂逅。

而那如丁香般的江南少女也许是前清宰相府后代的少女,也可能是诗人以前的邻家少女。其实,是谁已经不重要了,她最终要消散在诗人的视线中。

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在浓重的象征色彩衬托下,赤裸裸地反映了诗人曲折幽微的内心世界,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一幅梅雨季节的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呈现在面前。

带着哀伤,诗人把自己放在悠长的雨巷中,做一个反复彷徨的孤独者。没有声音,没有欢乐,也没有阳光,只有彷徨和哀怨,这就是悠长、狭窄而又寂寥的“雨巷”,也是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自己心中的美好理想能够实现。但是,诗人明显知道,美好的愿望是很难实现的。

于是,它转瞬即逝,只留下自己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在这里,诗人把握不住理想又不甘心放弃理想的复杂情绪显露无遗。

《雨巷》中的“丁香”意象,使诗歌呈现出一种迷离的美境。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象征人们的愁心。

李璟也写过一曲关于丁香的《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丁香结和雨中愁在这位南唐后主的笔下已经连结在一起。

而在诗人的手中,丁香有了进一步的含义。他想象了一个丁香一般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

于是,它成了含有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包含诗人对美的追求,也包含诗人美好愿望幻灭的痛苦。诗人曾经说过:“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

雨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在他的思想影响下,最终消散,体现了诗人当时理想的幻灭。 在新诗中,《雨巷》是一个“忧愁”的文本。

诗中的“丁香”意象、迷离的音乐美和情绪的抑扬顿挫,使它呈现出一种异样的美感。在文学的雨巷中,读者往往不满足于“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而还想企图捉住她,于是,她“像梦中飘过一支丁香”般飘过我们的身旁,消散在我们的视线中……这,就是它的“愁怨”所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