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卡佛的诗歌

1.雷蒙德·卡佛 一天中最好的时光 出自哪里

雷蒙德·卡佛为人所众知的是他的小说家身份,其实除此之外,他还是位诗人。他不仅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短篇小说,也创作了不少诗作。这首《一天中最好的时光》是其中非常温暖静谧的诗作。我们的生活,除却那些纷繁复杂之外,也有着这些宁静且温柔的时刻,需要我们去悉心感受。

凉爽的夏夜。

窗户开敞。

灯亮着。

水果在碗中。

你的头在我的肩上。

一天中这些最愉悦的时刻。

接下来,当然,

是那些清晨的时光。还有

临近午餐的时候。

以及下午,和那

薄暮时分。

但我真爱

这些夏天的夜晚。

甚至超过,我想,

其它那些时辰。

一天的工作已经完成。

这时没有人能影响我们。

或者说永远。

诗人简介:

雷蒙德·卡佛(RaymondCarver,1938—1988),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1938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高中毕业后,即养家糊口,艰难谋生,业余学习写作。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为主,还有一部分散文。他被称为“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和小说界“简约主义”的大师,是“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伦敦时报》在他去世后称他为“美国的契诃夫”。美国文坛上罕见的“艰难时世”的观察者和表达者,并被誉为“新小说”创始者。

望采纳

2.雷蒙德·卡佛的作品是什么题材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 (1938—1988),“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和小说界“简约主义”的大师,是“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伦敦时报》在他去世后称他为“美国的契诃夫”。 美国文坛上罕见的“艰难时世”的观察者和表达者,并被誉为“新小说”创始者。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1938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高中毕业后,即养家糊口,艰难谋生,业余学习写作。1966年,获衣阿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67年,作品第一次入选《美国年度最佳小说选》;70年代后写作成就渐受瞩目,1979年获古根海姆奖金,并两次获国家艺术基金奖金;1983年获米尔德瑞──哈洛斯特劳斯终生成就奖;1985年获《诗歌》杂志莱文森奖;1988年被提名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并获哈特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布兰德斯小说奖。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为主,还有一部分散文。著作主要包括短篇小说集《请你安静一下好不好?》(1976年)、《愤怒的季节》(1977年)、《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1981年)、《大教堂》(1983年)、《我打电话的地方》(1988年),诗集《冬季失眠症》(1970年)、《鲑鱼夜溯》(1976年)《海水交汇的地方》(1985年),《海青色》(1986年),《通往瀑布的新路》(1989年)等。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集

《请你安静些,好吗?》(1976);

《愤怒的季节》(1977);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1981);

《大教堂》(1983);

《何方来电》(1988);

《大象》(1988)。

诗集

《离克拉马斯河很近》(1968);

《冬季失眠症》(1970);

《鲑鱼夜溯》(1976);

《海水交汇的地方》(1985);

《海青色》(1986);

《通往瀑布的新路》(1989)。

3.瑞蒙德 卡佛

我想你说的是美国作家Raymond Carver(音译为雷蒙德·卡佛)。

下面是他的介绍:

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1938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高中毕业后,即养家糊口,艰难谋生,业余学习写作。1966年,获衣阿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67年,作品第一次入选《美国年度最佳小说选》;70年代后写作成就渐受瞩目,1979年获古根海姆奖金,并两次获国家艺术基金奖金;1983年获米尔德瑞——哈洛斯特劳斯终生成就奖;1985年获《诗歌》杂志莱文森奖;1988年被提名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并获哈特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布兰德斯小说奖。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为主,还有一部分散文。著作主要包括短篇小说集《请你安静一下好不好?》(1976年)、《愤怒的季节。艰难谋生,1938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我想你说的是美国作家Raymond Carver(音译为雷蒙德·卡佛),比如说完整性,诗集《冬季失眠症》(1970年)、《大教堂》(1983年)。1967年:“极简主义美学的枢纽准则是:

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并两次获国家艺术基金奖金,《通往瀑布的新路》(1989年)等。

写作风格、《鲑鱼夜溯》(1976年)《海水交汇的地方》(1985年)。” 小说家杰弗里·伍尔夫更干脆地把卡佛及他的追随者命名为“减法者”,“表面的平静,同时获布兰德斯小说奖、诗人。”

代表作?》(1976年),僵硬的叙述者和面无表情的叙事,则以一种喜恨交加的语态,1979年获古根海姆奖金,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谈论爱情时我们说些什么》(1981年):《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些什么》、《愤怒的季节》(1977年)。高中毕业后,获衣阿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并获哈特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即养家糊口;1983年获米尔德瑞——哈洛斯特劳斯终生成就奖;70年代后写作成就渐受瞩目,还有一部分散文,业余学习写作。1966年,故事的无足轻重以及想不清楚的人物,作品第一次入选《美国年度最佳小说选》,或陈述的丰富性和精确性;1985年获《诗歌》杂志莱文森奖,为“极简主义”文学做出了最令人信服的定义,《海青色》(1986年)。而颇具号召力的“加法者”约翰·巴斯;1988年被提名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为主。著作主要包括短篇小说集《请你安静一下好不好。

下面是他的介绍: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

最早来自评论家赫金格对卡佛作品的定义,主题的普通:艺术手段的极端简约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即回到了罗伯特·勃朗宁的名言‘少就是多’——即使这种节俭吝啬会威胁到其他的文艺价值、《我打电话的地方》(1988年)

4.卡弗《大教堂》里的那些短篇到底在说些什么啊

说卡佛就要说极简主义,就要对他文章的loser装模作样评论一番。

据说卡佛自己都讨厌所谓极简主义。那次看一篇评论,说一种尴尬的现象,卡佛的作品都是描述底层生活的人的,而在中国,读卡佛的都是中产阶级。

这是一种讽刺,所以我坐在飞机上读卡佛也是一种讽刺,我应该是挤在沙丁鱼一般的火车厢里,艰难的阅读卡佛的《大教堂》以安慰难熬拥挤嘈杂的长夜。中产阶级在优雅高级的环境中享受的阅读着卡佛的作品,就好比卡佛自己说的有评论家批评他的作品说冰箱坏了干吗不找人维修呢?何必要夫妻俩为着这个破冰箱发愁甚至争执。

卡佛说,“这是一种无知的评语。”但是无论是什么阶级,都有读卡佛的权利。

只要不过度诠释就好。带着一种由高处向低处的廉价的同情,那是招人反感的。

从小学语文课开始我们就被培养过度诠释的能力,我则因为在此的灵敏反应和优异表现被老师所喜爱。但是自从自己开始写东西开始,就觉得这些东西真都是扯淡。

就连卡佛本身为大家从个角度分析的短篇幅文体,他自己都自嘲,自己写短篇纯粹是为窘迫的生活所迫。这就好象我从个角度长篇大论分析我为什么喜好写短篇,其实单纯的原因就是我逻辑不好,写不了长篇………………一个作家都喜欢写自己生活相关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卡佛的作品里到处都是酗酒和失业者,这就是为什么每日靠显摆和YY过日的郭小四能写出《小时代》这种匪夷所思的东西。

卡佛的文章里的人物,要么为了生计挨工作,要么整日担心自己失业,要么是刚刚失业,要么是失业之后始终找不到工作,要么是失业之后好容易找了新工作却又失业…………失业、失意,感情上困顿,哪怕生活得还不错但是感情上没有着落而焦躁恐惧。卡佛自己说,很多人反感他的作品因为不相信这样失落残败的景象属于美国。

但这就是美国。这是全世界。

无论哪个角落都有这样的人。哪里都有失业者,哪里都有满心沮丧的酗酒者,哪里都有曾经抛弃妻儿的父亲,哪里都有刚刚失去孩子的伤心夫妇,哪里都有跑了老婆生活一团糟的男人。

“卡佛是真正的蓝领作家。写失败者的失败者,写酒鬼的酒鬼。”

那么看卡佛的文章到底有什么用处。既然如此失意如此窘迫惨淡而毫无希望。

既然不让我们由高处向低处的同情,我们也不可能为了实现尊敬与平等而去体验他们的生活,那么这种书读来干什么。我这不是想说明什么问题,而是单纯提出我自己的小疑问。

有时候我自己都搞不明白有些书读来的目的是做什么。卡佛在自述里说起读书是为了什么。

小的时候是为了知道现在过的生活并不合自己的身。现在才明白,“文学能够让我们明白,像一个人一样活着并非易事。”

所以大抵上卡佛所描述的“无望之乡”,能让我们知道生活归根到底还是不容易的,无论你在过着怎样的生活。你可以看到卡佛文里的人物,所经受的不单单是生活的困顿,还有精神和感情的困顿。

后者是完全不可避免的,我们多多少少都要经受,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们都可能是卡佛笔下的人物。哪怕你坐在自家的装潢华丽的客厅里,喝着手磨的咖啡,舒舒服服的阅读卡佛的故事,你可能体会不了为什么冰箱坏了不能去修理,耳朵堵住了不能去医院治疗,整了牙就要去感谢丈夫一辈子,但是那些精神和感情上的苦难,你多少都要经受的。

读书么,要么去找这就是我生活的现状的共鸣,要么去找激励自己改变现状的东西,要么去找能令自己感悟到生活不容易而脚踏实地的元素。我们曾经度过的,我们正在过的,我们将来想要过的,我们一辈子不要这样过的,生活,构成了文学。

所以我在标题里卡佛的极简后面加了一个生活。说卡佛的极简主义,不如说他的生活。

卡佛的《大教堂》里,也不完全都是无望之乡。改变的不光是他自己所说的“文字更慷慨”,还有的就是风格上的有了希望。

我想之所以说《大教堂》是最成熟的作品,大概是因为文字“吝啬”之后适当的充实,还有失业者和酒鬼的失魂落魄之中些微的温情和希望。《羽毛》里的和孩子玩的脾气差的孔雀,《瑟夫的房子》里虽然没有着落但是破镜重圆的恋人,《软座包厢》里在和儿子见面的希望和恐惧中犹豫的父亲,《好事一小件》里痛失爱子但是在面包师的安慰下吃着面包重新体会幸福和希望的夫妻、《大教堂》里在盲人的鼓励下敞开心灵去感受的男人…………辛酸的幸福。

说卡佛之所以成就难以磨灭,是因为作家本身的幽默感和文字的张力——这里所谓的幽默感,并不是文字的喜庆,大抵应该是对生活的乐观和沉稳。评论所说是“最天才的作家,却没有天才的做派;没有只为知音者率性而作的居高俯视的态度。”

而按照卡佛自己的说法,则是“我无法设想自己以一种嘲讽遍地的姿态对待普通日常生活的题材。要是看我写的小说,读者能在某种程度上和自己联系在一起,被它感动,并想到了自己的存在,我就高兴。”

就是这些,使得卡佛的作品耐读。因为生活化。

因为态度低调。因为要的就是朴素的感情。

哪怕你没过过这样的生活,但是你还是觉得比那些描述你正在过的优越生活的轻浮文字要好看得多,哪怕后者更贴近你的生活。特别喜欢《好事一小件》和《大教堂》,感觉那个面包师,那个盲。

5.你最喜欢的佛教诗歌

三 宝 歌 太虚大师 词 弘一大师 曲 人天长夜,宇宙黑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 照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德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盘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 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

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