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李白的古诗词及感悟引用自李白原著《秋浦歌》一首.秋浦歌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而心中的忧愁好像这白发一样长.看着镜子中的影子,不知道两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染上这秋霜的.秋浦,在今天安徽省贵池县西.公元753年李白游历到此,创作组诗《秋浦歌》,共十七首.上面的为第十五首.小小的读后感:李白,酒中仙,文豪,诗中圣者.这里仍然没有要补充的资料.《秋浦歌》同昨天的《静夜思》一样是一首被广为传唱的作品.在曾经的传说中有人因为悲伤而一夜白发,诗里人不知道何时已满头白发,虽然没有一夜白发的沉痛,但是那三千丈的白头发,却比前者更夸张,愁意似乎也比前者更深更浓.这也是李白写诗的一个特点.夸张,甚至夸张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谁见过三千丈的头发?就算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也没有.但是就因为这样的修辞,诗人让人们明白了他心底的忧愁是那样深厚,可是又不会因为这样而使人觉得诗句全是在向人埋怨,这忧愁是诗人自己的,他不愿和读者分担,只是希望你了解罢了.可是文字天生就有影响力,不论作者如何胡言乱语,对看得人总会有影响,就算最后你觉得这个人写得东西根本不值一提,对他的文章根本不屑一顾,这也是作者对你的影响(猜得,只能这样自圆其说了.).可能对忧愁这种情绪诗人也很发愁,所以有了“缘愁似个长”的说法.他心底在奇怪‘我的愁绪为什么那么深那么长呢’吧,连下一句的时候自然就有了“何处得秋霜”的进一步疑惑.这是一个承递的疑问,也是进一步表达心底的忧愁.或许因为篇幅的局限,古代名诗人中许多都在写诗的时候用递进的逻辑,读得古诗到了一定程度您就会发现.递进明显是一种精炼的写作方法.当然读者也许会说“缘愁似个长”根本不是一个疑问,可是我的古文知识里有关于“缘”字的一种说法,就是有 “缘”字的句子通常都会是疑问句,因此我作出了上面的结论.(况且这样理解好像更文学些.)读者明白了李白大诗人心里的忧愁像三千丈的白发一样长一样深一样浓烈就好,为什么非计较这忧愁如何表露呢?所以这一段您可以认为我完全是在乱讲,是牵强俯会而已.三千丈的白发没有,但是生活中难免有喜怒哀乐,就算在家里也有锅碗瓢盆交响曲,这是人生的常识.所以小女希望人们在过日子的时候别对着镜子发呆,也别像文学作品中的李白一样对着明镜问自己的白头发是从哪儿来的.您应该这样,即使生活让我们落泪了,我们也要在脸上绽开美丽的微笑,即使生活使我们忧心忡忡了,我们也要给别人真诚的温暖.可是这似乎太理想化了,我这个人就是看到电视剧里感人的场面也会潸然泪下,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训别人呢?嘿嘿.。 二、关于李白经典完整诗句1、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4、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5、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古龙最喜欢引用得)6、最细腻的景物描写诗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7、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9、最摧人泪下的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最煽情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2、最拽的诗句: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13、最浪漫深情的诗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最清纯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15、最幽怨的诗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16、最豪气干云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7、最财大气粗的诗句:千金散尽还复来。 18、最有杀气的诗句: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19、最潇洒的诗句: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20、最有境界的诗句:罗帷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21、最违背党的民族政策、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诗句: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22、最被我们糟改的诗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听水中救命声,扑通一声跳下去,捞起一看是汪伦。23、最清高自赏的诗句: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24、最大气魄的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25、最有意境的诗句——兰陵美酒郁琼浆,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只何处是他乡。26、最逍遥的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27、最苍凉大气的诗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28、最无奈的诗句:宾友日疏散,玉尊亦已空。 (另有“眼前又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句)。29、最有骨气的诗句:誓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0、最猥琐的一首诗:美人来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留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31、最快意的诗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32、最符合金庸设定的诗句: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33、最洒脱的诗句: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34、最深刻的诗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35、最深情的诗句:君为女萝草,妾为菟丝花,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36、最富哲理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37、最质朴的诗句: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38、最相思的诗句: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39、最细腻的景物描写诗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40、最豪迈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应是天仙狂醉 乱把白云揉碎。”句也够豪迈的)41、最摧人泪下的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42、最蛊惑人的诗句:拔剑四顾心茫然。(好像想砍人?).43、最引人犯错误的诗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44、化为最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5、最悲凉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46、最让人舒展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很相似,好像是明代的胡应麟把这两句对比过,认为杜诗“骨力太过”,比李诗稍逊一筹。 我自己也更喜欢“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47、最喜欢李白的诗句: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欲唱后庭花。 48、最壮观的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49、我最喜欢的诗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50、最大方豪爽的诗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三、【关于李白的古诗5首】【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内容】: 闲夜坐明月。 ( 夜坐一作坐夜 ) 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 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 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 世上无知音。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越女词其五 【内容】: 镜湖水如月。 耶溪女似雪。 新妆荡新波。 光景两奇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杂诗 【内容】: 白日与明月,昼夜尚不闲。 况尔悠悠人,安得久世间。 传闻海水上,乃有蓬莱山。 玉树生绿叶,灵仙每登攀。 一食驻玄发,再食留红颜。 吾欲从此去,去之无时还。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早发白帝城 【内容】: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子夜吴歌 【内容】: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四、关于李白诗中的知识【李白诗歌】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 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 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实际能力,也许是很可疑的,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 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如《古风》其十写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歌颂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难》其二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赞美傲岸不驯、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浑然而不可分。 例如他在赠酬友朋的诗中说:“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在醉醒后自抒其志云:“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安史之乱起,李白视形势如楚汉相争,并以张良、韩信自况:“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岁投军时,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许:“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 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对乱世英雄致以礼赞,当然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 因为通过这类人物,诗人更能够抒发自己“心雄万夫”的气概和热情,表现在历史中建立辉煌功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 李白把排难解纷的济世理想和纵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人生。 他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伟业,如云:“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而功成之后,却又不贪恋富贵名位,而以“五湖”、“沧州”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谒求仕期间不讳言这一点:“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 (《玉真公主馆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时不。 五、谁有关于描写李白外貌的句子在中国古代诗人当中,我们也许最熟悉李白的诗,对李白似乎也最为了解,其实不然.比如,李白的相貌到底如何?他是胖是瘦?是高是矮?他的诗不错,字究竟写得怎么样呢? 与李白同时代有个年轻人叫魏颢,特别崇拜李白,算是李白的一个“追星族”.李白对他也很信任,把自己当时所做的诗文交给魏颢整理成集,魏颢在这个诗文集的前面写了一篇小序,即《李翰林集序》.在这篇序里,他对李白的相貌有一点描述,他说李白“眸子炯然,哆(chī)如饿虎”.就是说他这个人的眼睛炯炯有神,这里的“哆”是张大嘴巴的意思,就是说当李白张嘴的时候有猛虎下山的气势,这是动态的一面.还有一面是什么呢?再看后面这两句话,“或时束带,风流酝籍”,有的时候他穿得整整齐齐,腰扎玉带,头扎布巾,也显得风流倜傥.李白在诗文里常自称:“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与韩荆州书》)“身不满七尺”,换算成今天的尺寸也就一米七左右,不算高,但是他的心气很高,藐视群雄. 李白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曾去拜见当时著名的道教领袖人物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李白有一个评价,说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大鹏赋》),你的相貌颇有些仙风道骨,器宇不凡,可以一同遨游云天宇宙.李白回忆说,自己初到长安,著名诗人贺知章曾惊叹他像一个“谪仙人”,就是说像天上下凡的神仙.而且李白在写给别人的诗文里对自己也有很高的评价,说自己以“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自己以天地自然为容貌,不肯附庸权贵,也不肯为功名拜谒王公.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大体能够感受到李白那种飘逸孤高的气质. 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篇幅先说他的容貌、体形、气质呢?这是因为容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对于李白,我们有一个总的印象:他身材不高,目光炯炯有神,气质飘逸非凡,个性高傲张扬.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在一首诗里这样写李白:“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寻李白》)结合前面内容看来,这首诗确实写出了李白的个性气质,写得非常传神.。 六、有关李白诗句和事迹相结合的段落【一段中不能少于四个诗句他低头看江水,还是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时,故乡缠绵的江水;他抬头看山,依旧是他“凤歌笑孔丘”时,故乡峥嵘的山.然而此时此刻,他已经从国宴上奉为至宾的翰林学士,零落成为徒有虚名的落魄文人.行路难、行路难啊,仕途这一条路,本来是所有文人最高的理想,谁不想站在朝堂之上,指点江山,废除弊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可是他太天真的,明明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明明知道有豺狼当道、荆棘丛生,却永远没有办法向着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低下头颅.罢了、罢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饮尽杯中的苦酒,唱歌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