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敬老的诗词1、《游子吟》——唐代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孟子·梁惠王上》——战国孟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3、《孝经·三才》——春秋孔子弟子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译文: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 4、《论语·里仁》——春秋孔子弟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5、《孟子·梁惠王上》——战国孟轲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教给他们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2.【尊老爱老敬老的诗歌(10行~20行)】前辈,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尊敬老辈,天经地义.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湿了多少观众的眼睛,震撼了多少游子的心灵,说出了多少天下父母的心里话.一首歌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共鸣?这是因为这首歌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世间最普遍的真挚情感,回应着人民群众对传统美德的呼唤.我不想把他们叫老人,我喜欢叫他们前辈.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临之际,除了道声好外,我不禁思绪万千…… “尊老爱幼”之说是谁提出来的,不曾考究,但皆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一词怎么解释?约定俗成的一些内涵,如供养尊敬父母.从大的范围来说,“尊老”实为“孝敬老人”.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谁不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谁就会被世人唾骂为“缺德”,情节严重的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敬老人,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战国时期高居宰相之位的吕不韦曾写了一篇修身处世的文章——《孝是万事的纲纪》.文中提到:“人君孝顺,那名声光彩荣耀,可以让臣下信服而听从,天下都称誉.人君孝顺,臣就会忠心侍奉君王,做官清廉,面对危难而死节.士人民众孝顺,就会勤勉耕种,保国功战都坚定,孝是三皇五帝的根本要求,万事的纲纪.”君王尚且能以身做则,百姓效仿,自然可知. 纵观古今,我国有许多孝子孝孙的故事流芳后世.如在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有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仗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何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这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有诗颂曰: 体念母亲情至忱, 线棰轻重甚关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 顿起心酸泪湿襟. 是啊!人间情,最深数亲情.亲情是母亲油灯下熬白的双鬓,亲情是父亲肩头扛着的行李.暮色中那一双祈盼的眼睛,盛满的全是思念的泪水;千里外那几声轻轻的叮咛,串起的都是牵挂的音符.亲情啊,她是孟郊诗中的“慈母线”,她是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她是焦波镜头中的“我的父亲母亲”.万物会随时间而模糊,可深刻在亲人皱纹里的亲情却不会模糊;万事会随空间而淡忘,可烙印在亲人老茧中的亲情却不会淡忘. 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人是高尚的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家庭是温暖的家庭,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是文明向上的社会.让我们一起加入尊敬前辈的行列吧!让一个个小小的好习惯支撑起闪光的美德; 让一个个默默的美德支撑起深厚的修养;让我们用深刻的思想这一撇和坚实的行动这一捺,共同支撑起不俗不凡的“人”字.再次愿天下所有的前辈笑颜常驻。 3.有关敬老的诗歌养老院 作者:陶喆 倘若这个大院—— 是一株玄妙的苍树 它的每条枝上—— 终将落下一叶孤舟 在暴风雨夜—— 它不被波涛吞没 风平浪静时—— 海浪也不来推它 它只是静止的浮在 静静的回忆的海面 ——磋砣 当三月艳阳高照 游戏在沙漠的蝎子 遇上仙人掌的温柔, 它们的相逢—— 沐浴在炎炎烈日 而在这个世界上 一切终归时间统治 它几百年的臣服 ——在炎炎烈日 一瞬而逝的相逢 摘得永恒的皇冠 当年轻的眼睛 亲吻她的皱纹 她低下前额的衰老 令人欣羡的容貌 神伤透过发香 你会看到—— 她曾拥有怎样的美丽 对我来说——衰老 是灵魂的跳跃 是投向天堂的翅膀 像小鸟一样优雅 翻开云层的帐单 爱情只付出孤独 而这孤独的一页 不比一片羽毛更重。。。。。。 2、我自豪地告诉大家, 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 是寒冬里的一把火; 是沙漠中的一泓泉; 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 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 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 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 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 才能远离孤独, 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 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让我们在新世纪高举敬老爱老的旗帜, 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与孝心, 抛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观念, 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良好的条件, 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爱心闪烁! 3、牵起手,我们同一片蓝天下走, 抬头仰望星空,有你们留下的汗水和泪水. 俯首看着地,那金黄的麦子是你们宝贝, 就象我们, 舍不得放下,舍不得捧起. 看看身边的爷爷奶奶, 微笑之下藏着的皱纹什么时候又深了又多了. 想想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让一个位,撑一把伞,换一个灿烂的微笑, 天空会多一颗闪亮的星星! 4.关于敬老的古诗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醉花荫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沉醉东风·重九 (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重阳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干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5.关于敬老的诗歌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正确答案. 你的点赞或采纳是我继续帮助其他人的动力 6.尊老爱老的古诗尊老爱老古诗: 《九日齐山登高》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唐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唐 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唐 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唐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尊老爱老古诗句: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4.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6.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7.人,更相为命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以上供参考。 7.尊老敬老的诗西天太阳快落山,人到老境实可怜。思想固执成习惯,性情烦躁讨人嫌。 咳嗽吐痰成气喘,背驼腰疼两腿酸。少牙缺齿难吃饭,蒸馍面条浑吞咽。 与人说话嘴蛮颤,两鼻清鼻吊胸前。耳朵聋来眼睛花,办事经常出岔岔。 一身上下瞎毛病,成了废品不中用。人到老境变化大,体力弱来智力差。 好似鸽子带碌碡,心有余而力不佳。白发苍苍催人老,胡须满面把脸罩。 昔日多少英雄汉,步入老境也为难。想干重活力不从,试来试去拿不动。 想做轻活手又笨,丢东忘西像石人。旁人骂咱是傻瓜,回头自思心有愧。 老来难,老来难,老人苦楚说不完。出了门,外边走,转个弯儿就糊涂。 东南西北难分辨,十字路上转圈圈。碰个熟人把你喊,方知内情来指点。 老来难,老来难,人到老境就是难。两个眼睛明如镜,就是一点不顶用。 亲戚朋友认不清,糊里糊涂光应声。犹如新媳刚进门,错把爷爷叫公公。 老来难,老来难,病魔常把人来缠。身患轻病不要紧,手扶拐杖走四邻。 只要生活能自理,老伴儿女也心安。如果得下冤孽病,害人害己把罪受。 床上吃,炕上整,弄得全家发头疼。再有钱,也无用,劝君头脑要清醒。 人到老境要活命,衣食住行要注重。平时量力常锻炼,强身健体最关键。 若有病,抓紧看,小病不治成后患。有病心情要放宽,甭钻牛角添负担。 今日科学在发展,何愁身体不康健。老来难,老来难,解放思想排万难。 顽固头脑要更换,思想境界要拓宽。遇事勿把便宜占,胸怀宽广身自安。 老来多把好事干,高高兴兴度晚年。是非之地你离远,遇到闲事你少管。 平时生活常检点,勿生闲气自找烦。回头再把娃娃劝,千万莫把老人嫌。 自然法则千万年,祖祖辈辈往下传。人生路上谁不老,世上只有路一条。 尊老敬老好传统,中华民族老作风。光荣传统不能忘,优良作风要发扬。 家有老人幸福多,你娃跌到福窝窝。你不信,听我说,提起老人好处多。 你出门,把活干,家有老人把门看。既管娃娃又做饭,唷猪喂鸡勤扫院。 家里事儿有人管,你走千里也心安。劝娃娃,好好想,谁人没有爹和娘? 可怜天下父母亲,时刻牵挂儿女身。望子成龙苦受尽,千万莫忘父母恩。 人生道路曲曲弯,家家户户在变迁。莫谈家境怎变幻,尊老敬老不能变。 千万莫作黑心狼,嫌弃老人丧天良。清贫富豪皆一样,嫌弃老人不应当。 既有错,就改过,回头是岸皆欢乐。尊老敬老牢牢记,家有老人幸福多。 五世同堂皆喜欢,百福百寿乐无边。 (耕夫,即张尚廉,华县柳枝镇伏中村二组人,彬县体育场退休干部) 附:《老来难》 老来难,老来难,劝人莫把老人嫌。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头前。千般苦,万般难,听我从头说一番。耳聋难与人说话,差七差八惹人嫌。雀蒙眼,似鳔沾,鼻泪常流擦不干。人到面前看不准,常拿李四当张三。年轻人,笑话咱,说我糊涂又装酸。亲友老幼人人恼,儿孙媳妇个个嫌。牙又掉,口流涎,硬物难嚼囫囵咽。一口不顺就噎住,卡在嗓内噎半天。真难受,颜色变,眼前生死两可间。儿孙不给送茶水,反说老人口头馋。鼻子漏,如脓烂,常常流到胸膛前。茶盅饭碗人人腻,席前陪客个个嫌。头发少,头顶寒,凉风飕的脑袋酸,冷天睡觉常戴帽,拉被蒙头怕风钻。侧身睡,翻身难,浑身疼痛苦难言。盼明不明睡不着,一夜小便七八遍。怕夜长,怕风寒,时常受风病来缠。年老肺虚常咳嗽,一口一口吐粘痰。儿女们,都恨咱,说我遢邋不像前。老得这样还不死,你还想活多少年。脚又麻,腿又酸,行动坐卧真艰难。扶杖强行一二里,上炕如同登泰山。无心气,记性完,常拿初二当初三,想起前来忘了后,颠三倒四惹人烦。年老苦,说不完,仁人君子仔细参。对老人,莫要嫌,人生哪能净少年,日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来难。人人都应敬老人,尊敬老人美名传,美名传。 老来难图片地址: /wenhua.htm 参考资料:/wenhua.htm 8.关于孝亲敬老的诗歌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一一孟子 2、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一一《吕氏春秋》3、孝子不识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一一庄子 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一一庄子 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一一荀子 6、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7、父母者,人之本也。一一司马迁 8、事亲以敬,美过三性。一一垫虞 9、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一一武则天 10、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一一《礼记》 11、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一一《礼记》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一《论语》 1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 之忧。”ーー《论语・为政》 14、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一一孔子 15、长幼有序。一一孟子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一一孟子 1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一一孟子1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一一孟子1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一一孟子 20、事,孰为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一一孟子 2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一一孟子 2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一一孟子 2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一孟郊24、内睦者,家道昌。一一林逋 2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一一苏辙 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