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比喻来描写雪的诗句通过比喻来描写雪的诗句: 1、将满地白雪比作梨花盛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将雪花比作梅花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3、将雪花覆盖在高台上洁白无瑕的样子,比喻成象是刚刚建成的碧玉台 皎洁随处满,流乱逐风回。璧台如始构,琼树似新栽。——隋·王衡《玩雪诗》 4、将满地的雪比喻成一片雪白的海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大雪飘落在北台上,北台银装素裹,犹如玉楼一样。雪后寒冷,人站在台上冻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举目田野,白茫茫的大地好像银海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遍地发光,照得人目眩眼花。 2.含有比喻修辞的描写雪的诗句有哪些1、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 3、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6、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7、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 8、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杨万里《观雪》 扩展资料 比喻的形式: 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 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 例子: 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隐喻(又称暗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 母亲啊!你 (本体)是 荷叶(喻体), 我(本体) 是 红莲(喻体)。(冰心《荷叶母亲》) 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本体)成了喧腾的大海(喻体)。(袁鹰《十月长安街》 借喻 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例子: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喻体)。(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3.描写雪的比喻句诗句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4.描写雪古诗的比喻句1、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出自南北朝范云的《别诗二首·其一》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释义: 上次离去时,雪像花一样地飘落,如今再度前来,花开得像雪一般的白艳。这两句诗是感叹相聚太短,离别太长,每次分手后总要经过许久才能相见。 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出自宋代吕本中的《踏莎行·雪似梅花》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释义: 这雪像梅花一样洁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莹,无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一样的绝美。可这绝美的雪与梅,却勾起我的愁思。这愁思,有谁能知道呢?只有南楼上的明月是我的见证。 记得往年,也是这样时节,我却是和你一起踏雪寻梅,那明月照着我们俩,时间流逝,人亦渐老,事也成了旧事,没人再提了!我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却是为了谁?唉,直到现在,我还在悔恨,悔恨当初那样轻易地离开了你! 3、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出自唐代李白的《王昭君二首.其一》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释义: 汉家秦地上空的明月,飘光流影照耀着明妃王昭君。一日出嫁,登上玉关道,天涯一去不复归。汉月还可以从东海升起,明妃西嫁,没有回归之日。燕支山天地冻寒,好将雪花当作鲜花,蛾眉憔悴埋没胡沙之中。就因为生前没有黄金,以至被画工画成为丑八怪,只有死后埋葬沙漠的青冢,使人悲叹。 4、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出自元代关汉卿的《大德歌·冬景》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释义: 大雪粉白光华,像飞舞的梨花,遮住了郊野三三两两的农家。雪花密密层层的漂洒堪描堪画。看那稀疏的树林上鸣叫着晚归的寒鸦。一条钓鱼的小船正斜揽在枯黄芦苇掩映的清江下。 5、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出自唐代李白的《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释义: 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5.比喻雪的诗句雨雪瀌瀌,见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诗经·小雅·角弓》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南朝宋·谢灵运《岁暮》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回风:回旋的风.唐·杜甫《对雪》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指直:手指僵直.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无行:不成行列.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叫:风声如吼.唐·孟郊《苦寒吟》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唐·高骈《对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唐·李商隐《对雪二首》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玉:喻白雪.元·黄庚《雪》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6.运用比喻写雪的诗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 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