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路的诗句连续两句

1. 描述“路”的两句古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遥瞻前方万里路,福星高照到天涯。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 写出连续两句关于艺术的诗句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的组成部分。

在被劳动人民和历史创造出来后,长期伴随着我们伟大的国家,也是人类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随着历史和人类的文明发展而不断沉淀,代表着中国的智慧,闪动着中国文明的光芒,是传承给后世的不朽财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它是真善统一与美的深厚博大的人文精神。

体现着中国人的道德,力量,信心和勇气。显现着中国人的精神自由,智慧,忍耐和对美好的把握。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般般皆交付,柴米油盐酱醋茶。”

[琴]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喑喑。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徒,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匹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

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

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兮罢兵戈。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

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肥肥,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

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

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独行路难。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

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荒兮筋力单。

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不容! 琴的要说诗只有这个哩,要么类似 《阳关三叠》 [棋] 少年不识棋,但见剥剥琢琢更相围。

有人指授予,冲关夺角劫复持。 少年不识星,但见腷腷膊膊还如棋。

亦有告予者,缩赢伏见元有期。 七年五溪读书暇,时把二事相悦怡。

久之剨然悟,是闲有数人不知。 三百六十一棋子,此是乾策藏其奇。

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星,若以三十六乘之。 乘之既尽除坤策,恰与棋数无参差。

此理极精密,归后不复思。 罗生挟二长,过我沪之湄。

恍如著我五溪上,欲与之语无闲时。 此须静观乃有得,而我家住西山西。

生揣我,何时归。 ——罗五星善奕棋干诗 宋代魏了翁的 [书]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锺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

3. 求连续两句含有“云”字的诗句,并标明作者·出处.

谁云蒿上烟,随云依碧落.(唐·周元范) 石宫春云白,白云宜苍苔.(唐·元结《石宫四咏》) 莫锁白云路,白云多误人.(唐·薛莹《寄旧山隐侣》) 红灯睡里唤春云,云上三更直宿分.(唐·王建《宫词》) 春来新插翠云钗,尚著云头踏殿鞋.(唐·王建《宫词》) 闲云相引上山去,人到山头云却低.(唐·陈羽《过栎阳山溪》)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唐·白居易《白云泉》) 昔时闻有云中郡,今日无云空见沙.(唐·施肩吾《云中道上作》) 白云向我头上过,我更羡他云路人.(唐·姚合《游天台上方(一作游天长寺上方)》) 本来云外寄闲身,遂与溪云作主人.(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 笑擎云液紫瑶觥,共请云和碧玉笙.(唐·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何事遏云翻不定,自缘踪迹爱行云.(唐·吴融《荆南席上闻歌》)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小松》) 缘何唤作云霞友,却恐云霞未似君.(唐·孙元晏《宋·谢澹云霞友》) 心远浮云知不还,心云并在有无间.(唐·李冶《偶居》) 相访一程云,云深路仅分.(唐·陆龟蒙《四明山诗·过云》) 白道行深云,云高路弥细.(唐·鲍溶《游山》) 昔卧嵩高云,云窗正寒夕.(唐·陆龟蒙《纪梦游甘露寺(寺在京口北固山上)》)个人搜集望采纳。

4. 连续两句带“月”字的诗句

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连续两句都带有“月”字的句子:

(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这首长诗,本就是咏颂江月之景的,或明或暗几乎句句都有月。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5. 写出连续两句带有“春”的诗句

连续两句带有“春”的诗句如下: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原文: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译文:

迎着风儿,想要劝春光停住脚步。春光却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它不愿同岸边的落花一样随流水而去,暂且就成为在泥土上飘舞的飞絮。

看着镜中头发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时光。人没有辜负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负了自己啊!从梦中醒来才感觉远离了许多忧愁,只是牵挂着风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