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作者为什么说"在柴达木,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山"在作者徐迅老师眼中,“洋溢无限诗意的昆仑山,首先是一座诗歌的高峰。” 从屈原的“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九歌·河伯》),到岑参的“扬旗拂昆仑,伐鼓震蒲昌”(《武威送刘单》),以及柳宗元那“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行路难》)……也无论是曹植的“仰首吸朝霞,昆仑本吾宅”(《远游篇》),还是陈子昂的“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感遇之六》)……古代的诗人从没上过昆仑山,奇怪的是,他们却一直把昆仑山当成他们歌之咏之的对象。走在昆仑山,车上的诗人七嘴八舌,各自搜索各自的记忆,或摇头晃脑,吟颂出古人写昆仑的一首首诗;或故作惊叹,诧异古代诗人未到昆仑,竟给昆仑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说着说着,他们便有些自豪,觉得古人还没有他们幸运,不像他们双脚能踩上昆仑坚实的土地。在他们的心里,昆仑山是诗歌的山,是中国诗歌的圣地,是他们要顶礼膜拜的圣山。 这自是另一种词语抵达的诗意,也是柴达木最为深刻的地方。 2.搜集有关玉门关的诗歌《从军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3.贺敬之的诗歌有哪些新诗 我走在早晨的大路上 儿子是在落雪天走的 小全的爹在夜里 黑鼻子八叔 搂草鸡毛 看见妈妈 笑 回延安 放声歌唱 三门峡歌 桂林山水歌 雷锋之歌 西去列车的窗口 中国的十月 卷二 新古体诗 访崖山 饮兰陵酒 赠诗友 乾陵 访昭君村 寻辛弃疾旧踪 阳朔风景 钱塘江潮 重登剑门关忆昔 咏南湖船 登绵阳富乐山 怀海涅 卷三 歌词 南泥湾 翻身道情 张大嫂写信 不会忘记 4.贺敬之的诗歌类型贺敬之的诗可分为两类: 一、抒情短诗。如《回延安》、《桂林山水》、《三门峡---梳妆台》等。 如《放声歌唱》 、《十年颂歌》 、《雷峰之歌》 、《中国的十月》等。 他的政治抒情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突出。 贺敬之的诗是时代的颂歌。他总是以敏锐的目光去抓取时代的最重大的事件、最主要的生活内容,而不去吟唱那些与人民无关的眼泪和悲伤。《回延安》表现了延安的巨大变化,赞颂了延安的历史功绩,指明“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的意义;《雷锋之歌》挖掘出雷锋精神的时代内含;《十月颂歌》是新中国十周岁的礼赞。 贺敬之的诗通过想象、夸张、幻想等手法,将建立于革命理想基础上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得十分突出。并注意吸收民歌和古诗的营养,又不排斥外国诗歌的影响,如“信天游”体与“楼梯式”就被诗人以熟练的笔法熔铸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