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李白和喝酒有关的诗句

1. 李白写的与饮酒有关的诗都有哪些

一 月下独酌(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二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三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四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六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七 山中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八 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十(色诗) 美人来时花满堂 美人去后空留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 至今三载闻余香 十一 少年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十二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十三 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醍。/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酌,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

/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槽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风笙龙管行相催。 十四 宗臣过采石怀 阊阖天门夜不关,酒星何事谪人间?为君五斗金茎露,醉杀江南千万山。

十五 流夜郎赠卒判官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李白诗中的酒 水穷云生 在李白的游历生涯中,有两个伴随其始终的朋友:一个是无心可猜的明月,一个是助兴为歌的美酒。

李白从“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到晚年醉酒捞月落水而去,月伴其一生;“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诗藏于酒中。月使他超然卓立,多现实世界获得了新的视角,能道人未曾道;酒使他兴会无穷,面对人生世态,增添了想象和豪气,能言人所不能言。

月和酒镶成了诗中谪仙人。笔者曾探究了《李白诗中的明月》余兴未尽,不敢私揣陋见,再抛《李白诗中的酒》之残砖。

一、以酒抒豪情壮志。“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少年行·其一》)《少年行》组诗可以说是李白谱写的“青春奏鸣曲”。诗人形象再现了高渐离击筑,燕太子丹为荆轲以酒壮行,荆轲易水辞别,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策马驱驰,身入暴秦的场景。

形似咏史,是为抒情,表现了诗人对荆轲的向往思慕,抒发其人生感慨,侠骨柔情,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白酒新熟山中归, 黄鸡啄黍秋正肥 。

呼童烹鸡酌白酒 ,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 取醉欲**……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此诗写于天宝元年(742)秋天,李白应召准备入京之时。

该诗从欢快的气氛中开始 ,呼童烹鸡,儿女牵衣,形象的描绘出了欢乐的场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但是如果没有了酒,李白那游历多年,梦寐以求的“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壮志,眼看就要得以化为现实的喜悦之情,又怎能得以酣畅淋漓的抒发。“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充满自负和得意的豪情壮志又如何得以激发?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豪迈,是建立胸怀。

2. 李白写的与饮酒有关的诗都有哪些

论李白饮酒诗的个性特征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古至今,李白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总与酒、诗有着不解之缘,然而,真正将诗、酒、诗人三者融为一体的,当推李白的饮酒诗。这些“醉人”的诗篇,或抒发豪情壮志,或揭露世俗黑暗、或反映仕途险恶、或体现困顿中的矛盾心理……。

研究李白饮酒诗的个性特征,不仅能够了解李白具有时代特征的个性魅力,还可以体会诗人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那么,李白的饮酒诗究竟有哪些个性特征?本文准备从四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豪放率真??李白饮酒诗展现了诗人动人的性格魅力 《河岳英灵集》记载:“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尝林栖数十载”。

酒与诗人,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实,纵 观唐宋,诗酒兼善者不乏其人:杜甫、白居易、苏轼……。

然而,总不及李白的饮酒诗受人关注,这些风格各异的诗篇,显示出诗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 这是酒的礼赞,也是豪放率真精神的礼赞,诗人在山花烂漫的山中与隐居的高士痛饮狂歌,尽管醉酒欲倒,却似乎仍然没有尽兴。诗中着重描写两人对酌的乐趣,酣畅淋漓,意气飞扬,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尽显李白豪放洒脱、率真质朴的酒仙之风。

更为人称道的是《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 倒著接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 ”。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如泥。

鸬鹚勺,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十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同样,这首诗让我们从李白的醉酒,从李白飞扬的神采和无拘无束的个性中,领受到一种精神舒展与解放的乐趣。

诗人用直率的笔调,勾勒出一个狂醉放诞的醉汉形象,豪放率真的个性跃然而现。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具有以气夺人的 特点,这也是诗人内在气质的外部表现。

可以看出,无论得意时的“百年三万六十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还是失意后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都显现了诗人豪爽的性格魅力。《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都是狂放的杰作,是诗人豪迈气概与激昂情怀的具体表现 下面,我们再拿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与山人宿置酒》与晋代饮酒诗大家陶渊明的诗歌加以比较,以便得到更直接的认识: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 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在李白的一些饮酒诗中,豪情狂气喷薄涌泄,溢于纸上,而此诗已大为掩抑收敛了。

一个“挥”字写出了李白畅怀豪饮的神情,酒醉情浓,放声高歌,直唱到群星疏落,万籁寂静。不难看出,李白的这首诗受陶诗影响,可是,比起陶诗,意味还是有差别的。

陶潜的“或有数斗酒,闲饮自然欢”,“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之类,乘兴而出,信口而道,淡淡然无可无不可的那种意味。比较起来,就使人觉得李白的挥酒长歌有一股英气,是诗人豪放率直个性的具体表现,与陶潜异趣。

二、傲岸自负?? 李白饮酒诗是诗人自我人格的外在体现 青年 时代的 杜甫对李白是这样描绘的:“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强烈地表现出李白狂傲自负的性格特征。如果说早期的杜甫曾经对李白的人格进行过规劝“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那么,到杜甫晚年,则已经对李白的性格心领神会,他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说出了对李白多年了解的体会:“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把李白狂傲自负、直率任真的性格描绘得淋漓尽致。

李白的一生追求一种狂弛无忌的绝对自由,他虽生活在一个讲究等份、礼法、名分的社会里,却很少有这方面的观念。当朝天子玄宗,他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对于现实中的王侯贵族,他更是傲然视之:“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 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 官》),读其诗如见其人,在权势面前如此无所顾忌,戏谑玩笑的诗人,古今唯李白莫属。 可以说,酒神精神在李白的诗歌里已内化为人格的驱动力,那些在饮酒诗中表现出来的浪漫狂放、倨傲达观的精神风貌足以让诗人目空一切,物我两忘: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诗中,李白以把自己比做藏身于市井酒楼的神仙,这种目空一切的自我肯定、自我标榜、自我信任,正是诗人傲岸自负人格的外在体现。 下面,我们再以《将进酒》为例,感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的狂傲个性: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百。

3. 李白写的与“饮酒”有关的诗都有哪些

1.《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唐代: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2.《山中与幽人对酌》唐代: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3.《自遣》唐代:李白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4.《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广陵赠别》唐代:李白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4. 【李白的饮酒作诗的故事】

李白的传说故事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四川绵州彰明县人,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他的大部分诗歌反映了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书这样的:传说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向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看见一位老大娘磨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此受感动,从此奋发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成就.这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李白求师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么赶也赶不上. 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了.李白顿足长叹,“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赶了一程,还是不见老翁,只好失望地回来. 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起自己大半辈子除了杜甫之外,还没结识到几个真正的诗友.没想到今天竟遇上这样一个诗仙,可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老翁踪迹.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 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冈,趟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丛荆棘,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翁的影子.李白有点泄气了.正在这时候,他回想起少年时碰到的那位用铁杵磨针的婆婆,婆婆说得好:“只要有决心,铁杵磨成针.”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啦.想到这里,李白紧紧腰带,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会;饿了,摘一把野果充饥;酒瘾上来,就捧着酒壶美美地喝上一口. 这天黄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清泉与翠竹互为衬托,显得分外秀丽.李白一心惦念着老翁,哪顾得欣赏景色.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转过山口,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李白忘记了疲劳,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首诗: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连读三遍,李白失声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哪!”心想:见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请教请教.虽说自己也跟诗打了几十年交道,但这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还真是头回领略哩. 他回转身,看见崖石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看来,准是许宣平老翁晒的.李白索性往边上一蹲,一边欣赏山中的景致,一边等老翁来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听到山下传来阵阵击水声,循声望去,只见山下的小河对岸划来一只小船,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立在船头弄桨.李白上前询问道:“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翁家在何处?” 原来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宣平老翁,上次他见李白身穿御赐锦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县城了.没料到,此人竟跟踪而来.这时,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随手指指船篱,漫不经心地答道:“门口一杆竹,便是许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郁郁葱葱的山峦,又问:“处处皆青竹,何处去找寻?” 老人重新打量着这位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客人,反问道:“你是……” “我是李白.”说着,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人一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么,不过是诗海里的一滴水罢了.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求教,实在不敢当,不敢当!”说完,撑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个月了,我风风雨雨到处找你,好不容易见到了老师,难道就这样打发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挚的话语打动了老人的心.两人对视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从此,无论在漫天的朝霞里,还是在落日的余辉中,人们经常看到李白和这位老人,坐在溪水边的大青石上饮酒吟诗.那朗朗的笑声,和飞瀑的喧哗声汇成一片,随溪水一起送到百里千里之外…… 至今,许多游人一到黄山,总爱顺着淙淙的溪水,去追寻李白的游踪. 看见了吗?过虎头岩,在鸣弦泉下,有一块刻着“醉石”二字的巨石,传说,当年李白和老人就在这里欣赏山景,饮。

5. 李白和酒有关的诗句

将进酒

金陵酒肆留别

把酒问月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月下独酌四首

山中与幽人对酌

玉壶吟

将进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6. 李白写的与饮酒有关的诗都有哪些

论李白饮酒诗的个性特征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古至今,李白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总与酒、诗有着不解之缘,然而,真正将诗、酒、诗人三者融为一体的,当推李白的饮酒诗。这些“醉人”的诗篇,或抒发豪情壮志,或揭露世俗黑暗、或反映仕途险恶、或体现困顿中的矛盾心理……。

研究李白饮酒诗的个性特征,不仅能够了解李白具有时代特征的个性魅力,还可以体会诗人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那么,李白的饮酒诗究竟有哪些个性特征?本文准备从四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豪放率真??李白饮酒诗展现了诗人动人的性格魅力 《河岳英灵集》记载:“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尝林栖数十载”。

酒与诗人,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实,纵 观唐宋,诗酒兼善者不乏其人:杜甫、白居易、苏轼……。

然而,总不及李白的饮酒诗受人关注,这些风格各异的诗篇,显示出诗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 这是酒的礼赞,也是豪放率真精神的礼赞,诗人在山花烂漫的山中与隐居的高士痛饮狂歌,尽管醉酒欲倒,却似乎仍然没有尽兴。诗中着重描写两人对酌的乐趣,酣畅淋漓,意气飞扬,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尽显李白豪放洒脱、率真质朴的酒仙之风。

更为人称道的是《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 倒著接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 ”。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如泥。

鸬鹚勺,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十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同样,这首诗让我们从李白的醉酒,从李白飞扬的神采和无拘无束的个性中,领受到一种精神舒展与解放的乐趣。

诗人用直率的笔调,勾勒出一个狂醉放诞的醉汉形象,豪放率真的个性跃然而现。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具有以气夺人的 特点,这也是诗人内在气质的外部表现。

可以看出,无论得意时的“百年三万六十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还是失意后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都显现了诗人豪爽的性格魅力。《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都是狂放的杰作,是诗人豪迈气概与激昂情怀的具体表现 下面,我们再拿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与山人宿置酒》与晋代饮酒诗大家陶渊明的诗歌加以比较,以便得到更直接的认识: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 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在李白的一些饮酒诗中,豪情狂气喷薄涌泄,溢于纸上,而此诗已大为掩抑收敛了。

一个“挥”字写出了李白畅怀豪饮的神情,酒醉情浓,放声高歌,直唱到群星疏落,万籁寂静。不难看出,李白的这首诗受陶诗影响,可是,比起陶诗,意味还是有差别的。

陶潜的“或有数斗酒,闲饮自然欢”,“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之类,乘兴而出,信口而道,淡淡然无可无不可的那种意味。比较起来,就使人觉得李白的挥酒长歌有一股英气,是诗人豪放率直个性的具体表现,与陶潜异趣。

二、傲岸自负?? 李白饮酒诗是诗人自我人格的外在体现 青年 时代的 杜甫对李白是这样描绘的:“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强烈地表现出李白狂傲自负的性格特征。如果说早期的杜甫曾经对李白的人格进行过规劝“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那么,到杜甫晚年,则已经对李白的性格心领神会,他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说出了对李白多年了解的体会:“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把李白狂傲自负、直率任真的性格描绘得淋漓尽致。

李白的一生追求一种狂弛无忌的绝对自由,他虽生活在一个讲究等份、礼法、名分的社会里,却很少有这方面的观念。当朝天子玄宗,他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对于现实中的王侯贵族,他更是傲然视之:“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 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 官》),读其诗如见其人,在权势面前如此无所顾忌,戏谑玩笑的诗人,古今唯李白莫属。 可以说,酒神精神在李白的诗歌里已内化为人格的驱动力,那些在饮酒诗中表现出来的浪漫狂放、倨傲达观的精神风貌足以让诗人目空一切,物我两忘: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诗中,李白以把自己比做藏身于市井酒楼的神仙,这种目空一切的自我肯定、自我标榜、自我信任,正是诗人傲岸自负人格的外在体现。 下面,我们再以《将进酒》为例,感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的狂傲个性: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

7. 李白跟酒有关的诗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