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描写夏天的清晨的诗歌吗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按要求作文请以“一个夏日的早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例文】一个夏日的早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一天中早晨最美丽了,特别是夏天的早晨.清晨,我从睡梦中醒来,打开窗户,清新甜润的空气迎面扑来,让人感觉非常清爽.湛蓝深远的天空中,飘浮着许多白云,它们有的像柔软的棉花糖,有的像可爱的小羊,还有的像愤怒的牛.遥望着东方的红霞,太阳冲出了地平线,露出了半边脸.看着这美丽的景色,我忍不住了,穿上衣服,走出了家门.来到公园,一阵醉人的花香钻入我的鼻孔,我来到花坛前,已经有好多花开了,有热情的月季花,有 浪漫的玫瑰花,有可爱的杜鹃花…其中,开得最艳的就是月季花了.有的月季红似火,有的月季花粉似霞,有的月季花白似雪.花坛旁边有一块绿荫草坪,像是为 美丽的公园穿上了一件绿衣裙,有几朵小花点缀其中.这些小花引来了几只蝴蝶,它们把花朵当成了舞台,像几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上面,它们好像正在比谁最 美.在草坪旁边,有几棵高高的大树,它们像战士一样,守卫着公园的美景.出了公园,沿着石板铺成的路走,便来到了一个池塘.池塘周围的垂柳为池塘编了一个朴素的花环,小鸟在垂柳之间来回跳动,好像是垂柳姑娘的发卡.池塘中 间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像一个少女在这些荷叶中间随风翩翩起舞.青蛙弟弟在荷叶上“呱呱”地叫着,好像在为荷花伴奏.小鱼在水中穿梭自如,好像正在向同伴诉说昨晚做的好梦.看着这美景,我仿佛觉得自己也是一条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池塘前是一个健身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有的老爷爷在打太极,有的老奶奶在打腰鼓,还有的大人在打羽毛球.我们小孩子也不甘示弱,拿着滑板在广场上玩,为广场增添了无限生机.人们觉得春天的早晨很清新,但我觉得夏天的早晨更美丽.。 3.关于夏天清晨开始入睡的诗句一个夏日的早晨 一个夏日的早晨,阳光直射到她的背上,折射到天花板上,衣柜上,最后,射到她那仍存泪痕的脸上。她没有睁开眼。 她是一个很平常的的女孩子。和许多人一样,爱睡觉,爱做梦。但是,她却几乎从未清楚地记得过她的梦。很多个早晨,阳光温柔地披在她慵懒的身上,她慢慢清醒,但同时,清醒的意识也在一点一点地抹掉,她昨日梦的记忆。就算有,也不过多久,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好友告诉她,这只是深度睡眠的表现罢,但她仍然颓丧着。听着别人绘声绘色地讨论着梦,她只能失魂落魄地呆望着前方,一言不发。 就好似《根鸟》中十八岁以后就不再做梦的板金家族一般,“梦”这个名词的困扰着她的生活。她不会像他们一样被黑夜的空洞给惊醒,但每天早晨起床后,总会心慌意乱,烦躁不已。那样的感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把她逼近崩溃的边缘。 “砰--”,她关上家门。家里又是死寂一片,并不是没有人,而是熟悉的那冷漠的面容。毫无疑问,爸妈又冷战了。她无动于衷,因为,习惯了。如一个电子系统,她自动屏蔽所有的一切,径直走回卧室,倒下。 “哗啦--”,是东西破碎的声音。她强迫自己不去听,强迫自己不去想,强迫自己进入梦乡。很幸运的,她入睡的很快。或许是太累,或是什么其他复杂的东西迫使她如此。殊不知,眼泪,已悄悄划过她的面庞。 “宝贝,还发什么呆呢,过来了!”是母亲温柔的声音。眼前,是那张熟悉的大床,还有慈爱的父亲。她懵懵懂懂地爬上床,得到的,是一个暖暖的拥抱,久违了。那天,父母牵着她,走过破烂的老屋,数着儿时的痕迹:墙上发黄卷起的字母表,房间里只余一块木板在嘎吱作响的床,洗手间里被蜘蛛网覆盖的卷纸,阳台枯萎的盆栽……他们说着,笑着,回忆着。天边浮现出和从前一样的,只有四个颜色的彩虹。 突然,她觉得她的身体暖暖的,似乎就要被融化:是阳光。但是,所有的画面都如此清晰,没有一丝逃走--父母的笑容,温暖的拥抱,破旧的老屋……是,梦的记忆么? 她睁开了眼,嘴角被什么力量轻轻挑起。 那一个夏日的早晨,一切结束,一切开始。 4.描写北京夏天早晨的古诗夏意【作者】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赏析】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