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过 《点绛唇》(一夜相思)全诗急用不是刘过的, 是陈亮的 一夜相思, 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 情与香俱透。 清入梦魂久, 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 雨潺云骤, 格调还依旧。 赏析—— 一夜难以成眠,梅花影子映照在静静的水面上,清香流动。月光很好,小窗被照的如同白昼,如水的月色里我的幽情和梅香一样的的深浓。在明月的清辉和梅花的清香的伴随下我进入了梦境,祝愿千里之外的友人能和我一起分享这份美丽的心情。并且告诉他:梅花尽管被风雨摧残,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品格。 2.点绛唇姜夔名句点绛唇·燕雁无心 宋.姜夔 燕雁③无心,太湖④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⑤黄昏雨。 第四桥⑥边,拟共天随⑦住。今何许⑧?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 ①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②吴松:即今吴县,属江苏省。 ③燕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 ④太湖:江苏南境的大湖泊。 ⑤商略:商量、酝酿。 ⑥第四桥:即吴松城外的甘泉桥。 ⑦天随:唐代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⑧何许:何处,何时。 译文 大雁和小燕似乎无心赏景,从太湖西畔随着飘忽不定的流云向天边飞去。只留下几座孤峰,默然中又仿佛在互相低语:黄昏时将下大雨。 本打算留在甘泉桥畔,与唐人陆龟蒙相伴同住。但如今又怎么样呢?凭栏怀古,只看见残败的杨柳上下飘舞。 赏析 此词为作者自湖州往苏州,道经吴松所作。乃小令中之名篇。虽只41字,却深刻地传出了姜夔“过吴松”时“凭栏怀古”的心情。上片写景。“燕雁”、“数峰”,不仅写景状物出色,且用拟人化手法,使静物飞动,向为读者称赞。下片因地怀古。“残柳参差舞”,使无情物,着有情色,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全词委婉含蓄,引人遐想。 3.点绛唇的赏析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吴松即苏州河)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俞平伯先生论历来为人重视的张炎对白石的评语(如“清空”、“清虚”、“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道,“似乎被他说着了,又似乎不曾,很觉得渺茫。”(《唐宋词选释·前言》)渺茫在于对白石创新的理解。 这首揉合情景、自抒胸臆的怀古小词是淳熙十四年(1187)雁南飞的残秋道经吴松至苏州时所作。“燕雁”即北雁,象词人一样“太湖西畔随云去。”上片第二韵为传唱千古体现白石独特风格的名句,其貌其神清苦的数峰聚首商量黄昏降雨,物拟人,人拟物,活画穷愁而颇自得,是词人——自我完成者形象,内蕴极丰富。自然与诗人浑然为一,动态寥阔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的风骨和精神。下片点怀古,家住苏州甫里的唐代高士诗人陆龟蒙(天随子),思想与一生浪迹天涯的鸿爪颇似白石,姜一世甚推崇之,今临其地,能不念及?云雾缭绕“商略黄昏雨”的数峰中,陆、姜当各占其一。 白石语言艺术极高明,所谓裁云缝月,敲金戛玉。他的语言如名提琴手的弓子,在琴弦上灵动机敏极富弹性的无穷变化,力度、动静、虚实、疾徐……。如清风流云,海浪空礁,无所往不极其妙。这词中,随云去的燕雁,商略黄昏雨的清苦数峰,参差飘舞的秋柳,乃至拟共天随住的词人自身,都处在无穷变化的艺术魔法中。琴弦可理解为情化的客观现实。 隋唐以来,儒、佛、道三教合流已渐成哲学史和伦理史的主要趋势。白石诗词,标榜“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自然高妙”;继承与创新方面,主张“求与古人合,不如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如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白石所说的“自然”,与道家的“道”很相近似:“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白石流寓浙江吴兴(湖州),慕白石洞天之名,遂自号白石道人。“白石洞天”可能即六六年发现的石灰岩溶洞黄龙宫,古代道士修炼之所。白石思想上倾向道家是很明显的,屡试不第、终身布衣,南宋国势不振的时局,都逼他走向空无。这不能不影响其美学思想及诗词创作。 “自然”、“道”、“清空”、“清虚”并非子虚乌有的虚无。老庄美学认为艺术美的本质即道的本体,非五官能感知的认识实体。本体应说是在实体基础上所获得,它虽“无为无形”,却又“有情有信”,无处不在。对美的本质的这种认识必然规定创造和鉴赏,所以强调“味外之旨”、“象外之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以虚静寂寞为最高境界。姜白石“自然高妙”的创新,正走的是老庄美学的这条路子,这首小词清空中的充实丰富即一例 4.姜夔 点绛唇 赏析丁未冬过吴松作(吴松即苏州河)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俞平伯先生论历来为人重视的张炎对白石的评语(如“清空”、“清虚”、“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道,“似乎被他说着了,又似乎不曾,很觉得渺茫。” (《唐宋词选释·前言》)渺茫在于对白石创新的理解。 这首揉合情景、自抒胸臆的怀古小词是淳熙十四年(1187)雁南飞的残秋道经吴松至苏州时所作。 “燕雁”即北雁,象词人一样“太湖西畔随云去。”上片第二韵为传唱千古体现白石独特风格的名句,其貌其神清苦的数峰聚首商量黄昏降雨,物拟人,人拟物,活画穷愁而颇自得,是词人——自我完成者形象,内蕴极丰富。 自然与诗人浑然为一,动态寥阔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的风骨和精神。下片点怀古,家住苏州甫里的唐代高士诗人陆龟蒙(天随子),思想与一生浪迹天涯的鸿爪颇似白石,姜一世甚推崇之,今临其地,能不念及?云雾缭绕“商略黄昏雨”的数峰中,陆、姜当各占其一。 白石语言艺术极高明,所谓裁云缝月,敲金戛玉。他的语言如名提琴手的弓子,在琴弦上灵动机敏极富弹性的无穷变化,力度、动静、虚实、疾徐……。 如清风流云,海浪空礁,无所往不极其妙。这词中,随云去的燕雁,商略黄昏雨的清苦数峰,参差飘舞的秋柳,乃至拟共天随住的词人自身,都处在无穷变化的艺术魔法中。 琴弦可理解为情化的客观现实。 隋唐以来,儒、佛、道三教合流已渐成哲学史和伦理史的主要趋势。 白石诗词,标榜“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自然高妙”;继承与创新方面,主张“求与古人合,不如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如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白石所说的“自然”,与道家的“道”很相近似:“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白石流寓浙江吴兴(湖州),慕白石洞天之名,遂自号白石道人。“白石洞天”可能即六六年发现的石灰岩溶洞黄龙宫,古代道士修炼之所。 白石思想上倾向道家是很明显的,屡试不第、终身布衣,南宋国势不振的时局,都逼他走向空无。这不能不影响其美学思想及诗词创作。 “自然”、“道”、“清空”、“清虚”并非子虚乌有的虚无。老庄美学认为艺术美的本质即道的本体,非五官能感知的认识实体。 本体应说是在实体基础上所获得,它虽“无为无形”,却又“有情有信”,无处不在。对美的本质的这种认识必然规定创造和鉴赏,所以强调“味外之旨”、“象外之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以虚静寂寞为最高境界。 姜白石“自然高妙”的创新,正走的是老庄美学的这条路子,这首小词清空中的充实丰富即一例。(李文钟)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 凭栏怀古。 残柳参差舞。 姜夔词作鉴赏 白石论诗有四素:气象、体面、血脉、韵度。对四者的要求且是“气象欲其浑厚”、“体面欲其宏大”、“血脉欲其贯通”、“韵度欲其飘逸”。 虽是论诗之语,移之于词,也甚贴切。读此词,知其所言非虚。 南宋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之冬,白石往返于湖州苏州之间,经过吴松(今江苏吴江县)时,乃作此词。为何过吴松而作此词?因为白石平时最心仪于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龟蒙生前隐居之地,正是吴松。 上片之境,乃词人俯仰天地之境。“燕雁无心”。 燕念平声(yān烟),北地也。燕雁即北来之雁。 时值冬天,正是燕雁南飞的时节。陆龟蒙咏北雁之诗甚多,如《孤雁》:“我生天地间,独作南宾雁。” 《归雁》:“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京口》:“雁频辞蓟北。” 《金陵道》:“北雁行行直。”《雁》:“南北路何长。” 白石诗词亦多咏雁,诗如《雁图》、《除夜》,词如《浣溪沙》及本词。可能与他多年居无定所,浪迹江湖的感受及对龟蒙的万分心仪有关。 劈头写入空中之燕雁,正是暗喻飘泊之人生。无心即无机心,犹言纯任天然。 点出燕雁随季节而飞之无心,则又喻示自己性情之纯任天然。此亦化用龟蒙诗意。 龟蒙《秋赋有期因寄袭美(皮日休)》:“云似无心水似闲。”《和袭美新秋即事》:“心似孤云任所之,世尘中更有谁知。” 下句紧接无心写出:“太湖西畔随云去。”燕雁随着淡淡白云,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飞去。 燕雁之远去,暗喻自己飘泊江湖之感。随云而无心,则喻示自己纯任天然之意。 宋陈郁《藏一话腴》云:白石“襟期洒落,如晋宋间人。语到意工,不期于高远而自高远。” 范成大称其“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张羽《白石道人传》亦曰其“体貌轻盈,望之若神仙中人。” 但白石与晋宋名士实有不同,晋宋所谓名士实为优游卒岁的贵族,而白石一生布衣,又值南宋衰微之际,家国恨、身世愁实非晋宋名士可比。故下文写出忧国伤时之念。 太湖西畔一语,意境阔大遥远。太湖包孕吴越,“天水合为一”(龟蒙《初入太湖》)。 本词意境实与天地同大也。“数峰清苦。 商略。 5.李清照词选李清照词选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清照通晓音律,长于 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 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着。 南渡前,其作品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 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南渡后,悲伤于自己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 故而其作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 然不论是清丽明快亦或沉重忧虑,她的词 总是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的 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带给人难以忘怀的共鸣。 所谓“以寻常语度入音律”者也。 可惜清照的作品被保留下来的太少了,而每一首都是脍炙人口。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首一作无名氏词,见《花草粹编》卷一)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 (左“决”右半,右“鸟”)。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临江仙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用其语作。 6.唐宋名家词导读复习资料- 唐宋词人名家名作赏读 李玉珍,内蒙古大学古典文学硕士,现为图书编辑。 读书时将唐宋诗词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工作后又作为主要事业方向。 编辑本段 【图书目录】 - 唐宋词人名家名作赏读 序言 前言 敦煌曲子词 云谣曲子语高古 敦煌别有洞天在 唐代文人词 唐贤填得新词唱 拓开风气待后生 温庭筠 碧炉红蜡梧桐雨 翠翘金缕玉钗风 冯延已 如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 销魂独我情何限 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范仲淹 浊酒独斟孤城暮 慷慨悲歌白发生 柳永 神京难望秦楼阻 暮鸿声断游子肠 张先 将身愿作柳与月 三影郎中嫁东风 晏殊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欧阳修 原是洛阳花下客 野芳虽晚不须嗟 王安石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齐 晏几道 欲作新声寄遗恨 直弦先断泪盈琴 苏轼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黄庭坚 老松阅世卧云壑 挽著沧江无万牛 秦观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贺铸 少年侠气矜豪纵 多情犹念夜补衣 周邦彦 词人虽重忧时职 片玉精工亦为宗 朱敦儒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青豁何处边 李清照 婵娟不失筠粉态 萧飒尽得风烟情 陆游 万里关河孤枕梦 五更风雨四山秋 辛弃疾 一身转战三千里 一剑曾当百万师 姜* 立锥莫言贫天地 绿萼一枝笔下开 史达祖 翠尾参差易写就 三径就荒恨难为 元好问 独立云朔苍茫地 千古绝唱有雁丘 附录 词人小传 编辑本段 诗词赏析(部分) 敦煌曲子词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 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 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菩萨蛮 敦煌自古岀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 效节望龙庭,麟台 早有名。○只恨隔蕃部,情恳难申吐,早晚灭狼蕃,一 齐拜圣颜。 唐代文人词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频洲。 鹊踏枝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未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 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 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 含颦不语恨春残。 (02年高教自考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唐宋名家词导读) ,02年高教自考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唐宋名家词导读模拟题是关于自考 - 自考模拟题 - 文学类 - 自考模拟题方面的资料,,.欧阳修的《采桑子》 B.柳永的《蝶恋花》C.柳永的《抛球乐》 D.辛弃疾的《蝶恋花》9."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词句出自()。A. 张先的《天仙子》 B.张先的《浣溪沙》C.王安石的《桂技香》 D. 吴殊的《鹊踏枝》10.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写作地点是()。 A. 惠州 B.密州 C.黄州 D.杭州11.被陈师道誉为"今代词手"的词人是()。A.苏武 B.秦观 C.柳永。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目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认为"词之情文节奏,并皆有余于诗,故日诗余"的批评家是()。 A. 汪森 B.况周颐 C.王国维 D.俞彦 2.将词体明确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是从()开始的。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3.明确按照词风不同,把词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的批评家是()。 A.张蜒 B.张炎 C.王土祯 D.俞彦 4.《河传》词调的声韵以()为特征。 A.欢快 B.悲切 C.愤怒 D.惆怅 5.下列词调中带有和声的是()。 A.《菩萨蛮》 B.《忆江南》 C.《采莲子》 D.《渔歌子》 6.牛希济作了七首分咏七个神话传说中的女神故事的词,其所用的词牌名为()。 A.《河传》 B.《临江仙》 C.《忆江南》 D.《念奴娇》 7.李煜的籍贯是()。 A.江苏南京 B.江苏苏州 C.江苏泰州 D.江苏徐州 8.被誉为词中的"清明上河图"的是()。 A.欧阳修的《采桑子》 B.柳永的《蝶恋花》 C.柳永的《抛球乐》 D.辛弃疾的《蝶恋花》 9."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词句出自()。 A. 张先的《天仙子》 B.张先的《浣溪沙》 C.王安石的《桂技香》 D. 吴殊的《鹊踏枝》 10.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写作地点是()。 A. 惠州 B.密州 C.黄州 D.杭州 11.被陈师道誉为"今代词手"的词人是()。 A.苏武 B.秦观 C.柳永 D.黄庭坚 12.存词数量在北来仅次于苏武的词人是()。 A.贺铸 B.秦观 C.柳永 D.周邦彦 13.苏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词的形式来追悼()。 A.小妾朝云 B.妻子王弗 C.弟子秦观 D.王安石 14.清代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建立词统,以清真词的()为最高标准。 A.清空 B.雅正 C.浑化 D.质实 15.南渡初年广为传唱,并被称为《渭城三叠》的周邦彦所作的词是()。 A.《少年游》(并刀如水) B.《兰陵王》(柳阴直) C.《满庭芳》(风老莺雏) D.《六丑》(正单衣试酒) 16.李清照《醉花明》(薄。 7.西湖导游词,要有前言、总述、分述等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 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 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 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 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年11月8日,**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 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 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12000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 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581-618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称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618年- 907年)时称石函湖、钱塘湖。 此外还有高士湖、贤者湖、上湖、龙川、钱源等称呼。到了北宋(960-1127年),苏东坡做杭州地方官时,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雅称。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 **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 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 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 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 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 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 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 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 8.用哪些句诗可以含蓄的表达对她的爱慕之情5 佚名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6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8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 曹植: 明月上高楼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10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11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2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13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14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5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16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17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 张先 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9 黄景仁 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0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1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2 纳兰性德 摊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23 李商隐 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 张仲素 燕子楼: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25 元好问 摸鱼儿二首其一: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6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7 张可久 塞鸿秋: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9 李冠 蝶恋花: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0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1 佚名 绸缪《诗经.唐风》: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32 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3 白居易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4 文廷式 蝶恋花: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35 曹雪芹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36 李商隐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37 况周颐 减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38 欧阳修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39 佚名 关雎《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40 欧阳修 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41 柳永 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2 李之仪 卜算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3 晏几道 临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4 陈陶 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5 辛弃疾 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46 温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7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48 聂胜琼 鹧鸪天: 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49 柳永 昼夜乐: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50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51 席慕蓉 印记: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52 范成大 车遥遥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53 戴叔伦 相思曲: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54 柳永 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56 顾敻 诉衷情: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57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58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59 乐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60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61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62 邵瑞彭 蝶恋花: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63 晏殊 玉楼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64 曹雪芹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65 周邦彦 玉楼春: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66 曹雪芹 红豆词: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67 欧阳修 蝶恋花二首其一: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68 冯小青 怨: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69 朱彝尊 高阳台: 锺情怕到相思路。 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70 贺铸 横塘路: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1 张泌 寄人: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 9.宋词中描写梧桐的意象以及赏析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作者】:李煜 【朝代】:南唐 【体裁】:词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有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前言】: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赏析】: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