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豪情壮举有关的诗句

1.关于豪情的诗句

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2、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绝句》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龟虽寿》

1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潜 《读山海经》

14、会挽雕弓如满月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苏轼《江城子》

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7、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8、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言志诗》

1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0、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曹植《白马篇》

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

2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有关豪情壮志的诗句

岳飞《满江红》

[b]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b]

———————————

[b]【注释】[/b]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b]【译文】[/b]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b]【赏析】[/b]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这首词所 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洒、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时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b]【作者简介】[/b]

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抗金名将,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害死。孝宗时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全宋词》录其三首。

3.形容豪情的诗句

关于豪情的诗句

1、少年心事当拂云。——李贺《致酒行》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5、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鲍照《代白头吟》

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7、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禹》

8、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陆游《自嘲》

9、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1、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4.抒发豪情的诗句

1、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3、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4、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5、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6、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7、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8、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9、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0、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11、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12、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13、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14、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15、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16、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17、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18、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19、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20、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21、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22、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23、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24、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25、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26、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27、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28、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29、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0、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5.描写壮志豪情的诗句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个人认为文人和武将的诗就是不一样,文人的壮志豪情是调笔弄墨写出来的,武将的壮志豪情则是在战场上用生死打拼出来的!之所以摘取了李清照的一句诗句,是想改变人们对其“婉约派代表”的传统观念.一个女子能写出这样诗,就已经是巾帼更胜须眉了。

6.有关豪情万丈的诗词有什么

1.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2.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3.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为人杰, 死亦作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4. 咏石灰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5.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 题菊花译文:在秋天飒飒的西风中院内开满了菊花。

蝴蝶早已随夏日远去,蕊寒香冷的菊花只能在秋风里孤芳自赏。如果有一天我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那么一定要让这美丽多姿的菊花同桃花一样开在春天里。

作者简介:黄巢(820~884年)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过人胆识,最终取代王仙芝而成为这场大起义的总领袖。由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摧毁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

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黄巢本并无夺取天下之雄才大略,亦曾数次兵临绝境,但因朝廷无信,藩镇割据,成就了黄巢最后直捣长安。

但黄巢残暴毒虐,观念狭隘,嗜好滥杀无辜,军队军纪差,攻克长安之后不思进取,未消灭分镇关中的唐朝禁军,又缺乏经济政策,未建立后方根据地,最后被唐军击败。赏析: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

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

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

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

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2. 乌江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清照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赏析:作者经过乌江,有敢于生于乱世而又无英明的君主。

借楚霸王项羽逐鹿败北,无颜见江东父老,宁肯一死以谢天下的故事来讽刺那些弃天下百姓于不顾,苟且偷生,偏安一隅的人,故作了《乌江》。3. 咏石灰 作者简介: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

明代政治家、军事家。祖籍考城(今民权县),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乡于庄村。

于谦的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时离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迁至钱塘太平里,故史载于谦为浙江钱塘人。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实际上作者借吟咏石灰以言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了清白忠贞、矢志不移的坦荡胸怀。

诗的大意说:石灰石经过千万次铁锤的敲击和开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在烈火中焚烧,也好像很平常。

虽然粉身碎骨,变成了粉末,也毫不惧怕,为的是要把清白留在人世间。“诗品出于人品”,只有品德崇高的人,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诗来。

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石灰作比喻,表明了自己做人的志向:宁肯粉身碎骨,也要保持崇高的节操。

7.关于豪情的古代诗句

豪情的古代诗句: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步出厦门行》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曹雪芹《红楼梦》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已亥杂记》

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石玉昆《三侠五义》

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10.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李贺《南园》

意境是诗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维《滕王阁序》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静沙 秋思》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7.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友情珍贵的诗句:

1.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8.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 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9.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杜甫《徒步归行》

10.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