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曲径通幽”的诗句有哪些1.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2.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宋代:李弥逊 曲径通幽,小亭依翠,春事才过。看笋成竿,等花著果,永昼供闲坐。苍苍晚色,临渊小立,引首暮鸥飞堕。悄无人,一溪山影,可惜被渠分破。 百年似梦,一身如寄,南北去留皆可。我自知鱼,翛然濠上,不问鱼非我。隔篱呼取,举杯对影,有唱更凭谁和。知渊明,清流临赋,得似恁么。 3. 《望海潮(泛舟)》宋代:赵崇 轻云过雨,炎晖初减,楼台片片余霞。曲径通幽,小阑斜护,水天薄暮人家。暝色趣归鸦,竹风交立玉,清透窗纱。断岸涟漪,乱萍芳苇绕烟沙。 依稀画艇莲娃。掩鲛绡微沁,急桨咿哑。香雾霏微,冷光摇曳,娅红深映低花。天际玉钩斜。矶边菱唱答,惊断鸣蛙。满棹白苹归去,幽兴绕天涯。 4. 《题东林寺虎掊泉》唐代:周繇 胜致通幽感,灵泉有虎掊。爪抬山脉断,掌托石心拗。 竹蔼疑相近,松阴盖亦交。转令栖遁者,真境逾难抛。 5. 《谢南平王赐山鸡》唐代:齐己 五色文章类彩鸾,楚人罗得半摧残。金笼莫恨伤冠帻, 玉粒颁惭剪羽翰。孤立影危丹槛里,双栖伴在白云端。 上台爱育通幽细,却放溪山去不难。 二、曲径通幽经典句子万物初发清净明,可知此芽成何草——《冰菓》 【古风•风景】 半纸烟雾掩小桥流水负古道西风, 推窗风雪盖深水游鱼愿予食钓翁。 一种景色,联想不起另一种景色,才是值得眷眄的景色。 ——木心《晚祷文》 有时起初的隐忍可以避免一路的疼痛。 ——罗伯·莱纳《怦然心动》 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怦然心动》 三、曲径通幽的意思曲径通幽 径以“幽”为美。 人文纪念公园中径很多,但石径却是唯一的,信步石径上,点点的绛绿,踏着圆圆的鹅卵石,上面弥漫着星星的水珠,明丽清秀,空气清新醉人。“应怜屐齿映苍苔”,“苔痕上阶”的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丝丝青草点缀在石径上鹅卵石的的缝隙之中,卵石、青草、小径、绿荫交融生趣,构成一处隐、清、雅、幽的环境,形成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犹如一幅韵味无穷的山水画。 蛙鸣、虫歙、石径上充满了泥土的芳香。苍绿如云,排排行道树挺立凝翠,一派幽静恬馨的田园情调。 当阳光洒满在幽幽石径的时候,芳草、绿树、空气中……到处都透着淡淡的绿意,绿的空间让人在不经意之中看到绿色与生命的链接。拾径而上,胜似闲庭信步,白云鸟影,垂柳秀藤,真是“山色千重娴眉绿,鸟声一路管弦同。 ”曲曲折折,峰回路转,深邃的意境,幽中有趣,趣中有幽,趣幽紧相辅,陶然共忘机。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唐常健《题破山寺后院》中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说。 四、诗句 曲径通幽处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取自唐代 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 意思是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如此清幽的环境使诗人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全诗虽咏禅房寺院,实抒寄情山水及隐逸之情。 语言古朴,意象深微;构思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进入胜境。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我们对这句诗都很熟悉。那隐没在花木竹林中的弯曲小径,是全诗中最为美丽的意象。“曲径”在古诗中经常出现,比较一下,苏州园林故宫花园,古代贵族居所乃至文人雅士流连忘返之处,总是有清幽的曲径,那几乎就是诗意的象征。 曾几何时,弯曲的小道退出人们的梦想,取而代之的是笔直的大马路,继而又是高速公路。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也许人们已不需要那婉转回环的小路了,他们有更长,更宽的路要走。 但曲径还是常见的,公园里在草坪上,总有用鹅卵石刻意铺成的弯弯曲曲的小路,但总有许多人为走直路,直接横穿草坪,久而久之,绿色的草地上有了一条相当明显的痕迹。 但在野外,人们踩出来的路径却总不是笔直的,而是自自然然地弯曲,或宽或窄转折自然。 我试着去分析弯路与直路的不同,但要理清却很难。曲径与大道有完全不同的含义,相比之下,曲径似乎更靠近自然,大道的开辟却是在改造自然。 无论是愚公移山还是诺贝尔的炸药,甚至是孙悟空的“杀出条通天大道宽又阔”,开辟大道总带着一种霸气。而曲径却一直在顺应自然,当然也有些人为的曲径相当生硬。 时代变化了,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化。曲径是不实用的,大路却是实用的。但人们心中还深藏着一份关于曲径的情怀,因此才有了公园里那些拙劣的曲径来迎合这种心理,虽然并不成功。 曲径在消逝。没有了漫步曲径吟咏思索的诗人,有许多曲径就死了。 更平坦,更宽阔,更笔直的大道日益增多,这些大道有明确的方向,但许多奔波在大道上的匆忙的人,却不知道自己的方向。 曲径与大道,相同文明的不同侧面,最终历史选择了后者。而作为某种已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文明的代表的曲径,不应该被忘记。 泰戈尔曾写道:“鸟儿啊,你只有你自己的双翼和茫茫的无路的天空。”但天空其实是有路的,人们用飞机走上了通天大道。 宽阔笔直的大道,不但画满了大地,而且分割了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