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描写百姓战死的诗句

1.描写百姓生活苦难的诗句有哪些

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的“三吏三别”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一作却)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一作固)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一作致此)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李白:《丁都户歌》,反映纤夫之苦。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 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 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 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 三谢不能餐。

白居易《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生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李绅的悯农诗(一)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二)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也作“爷娘”),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元结《贼退示官吏》昔年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2.描写古代将士战死沙场的诗句最出名的

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北朝民歌《木兰诗》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倒海翻江腾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账下犹歌舞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千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切功成万骨枯.

3.反映百姓疾苦的诗句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4.描写战争对百姓的摧残的诗词

苏轼的好友张先,年逾80,娶一18岁美貌少女为妾。苏轼遂作诗曰“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是白色的,而海棠鲜红娇嫩,暗指一个白发老者娶一少女为妻。其中“压”字用得巧妙暧昧。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在80岁时娶了18岁的一个美女为妾。当时和他在论坛上常有诗词唱

和的著名词人苏轼和众多词友去拜访他,问老前辈得此美眷有什么感想,张先于是随口

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当即和了一首打油诗: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5.有关百姓贫苦的诗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王粲《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生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四 海 无 闲 田,农 夫 犹 饿 死。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归来收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

6.描写战争中受苦的总是老百姓的诗句有哪些

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释义:听妇人走上前来说道:“我有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的战役了。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刚刚战死了。”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释义: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讯难得,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释义:令人伤心的是,哪怕是六朝古都的潼关,也早已不见秦汉盛世时的巍峨宫殿,都已经化为焦土。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4、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蔡琰《悲愤诗》

释义:他们疯狂砍杀不留一人,死人的骸骨相抵交叉。马边悬挂着男人的头颅,马后捆绑着抢来的妇女。

5、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枯骨。——白居易《蛮子朝-刺将骄而相备位也》

释义:至今西洱河岸边,依旧到处可以见到布满了箭孔和刀痕的累累枯骨。

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释义: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