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唐装、华服”的诗词有哪些1.《宫词》 年代: 宋 作者: 王仲修 绿槐疏影满花砖,首夏清和未暑天。 进食门前金合人,唐装宫女听传宣。 2.《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 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然烛九衢香。 车声驰道内家出,春色禁沟宫柳黄。 陵邑只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 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墙。 3.《吕公像》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 巾裹唐装本布衣,平生唯识一钟离。 此中养得婴儿就,世上行尸有许悲。 4.《都梁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陈造 年年汉臣节,春雁与同归。 番俗尊华服,皇家后武威。 市中斜毼贱,水外拂庐稀。 南北皆生息,和亲果是非。 5.《纪事二十四首》 年代: 清 作者: 梁启超 华服盈盈拜阿兄,相从谭道复谈兵。 尊前恐累风云气,更谱军歌作尾声。 二、赞美旗袍的诗句有哪些(一) 锦袍素雅身段娇,春风拂柳展妖娆。 舞步轻盈惊四座,醉眼周郎瞩小乔。 (二) 锦袍华贵淑女娇,玲珑曲折现苗条。 媚态横生销魂处,飘然漫步飞燕骚。 (三) 锦袍炫丽仪态娇,圆臀玉腿细柔腰。 痴迷竟日旗服美,饱览娥眉乐陶陶。 (四) 柳风中摆,新荷雨中摇。 亭亭长玉颈,款款小蛮腰。 乍现玲珑态,凭添妩媚娇。 从来民国范,大美数旗袍。 芊芊淑女,婀娜旗袍着身, 曼妙多姿,笑颜如花绽, 玉音婉转流,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 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 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 。 行走在芳菲的流年里, 身着旗袍的女子, 永远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形容秀禾服的古诗词1、《出嫁》 佚名 那日无眠卧在床, 伊人出嫁喜车长。 头钗朱玉拥玫瑰, 身有红衣绣凤凰。 远梦徒增新梦泪, 此时妄忆旧时妆。 后来不解春风意, 只怕情深落雨塘。 2、《桃花正好》 佚名 桃花好,朱颜巧,凤袍霞帔鸳鸯袄。 春当正,柳枝新, 城外艳阳,窗头群鸟, 妙、妙、妙。 东风送,香云迎, 银钗金钿珍珠屏。 斟清酒,添红烛, 风月芳菲,锦绣妍妆, 俏、俏、俏。 秀禾服,是中式清代婚礼新娘礼服的一种。秀禾服的制作方法较为复杂,现今以潮汕手工最为著名。 因为2001年电视剧《橘子红了》的走红,剧中女主角秀禾(周迅饰演)所穿服装被一些人称为"秀禾服"。 扩展资料 秀禾服款式: 秀禾服的“褂”是指上身的对襟衣,“裙”则是下身长裙。随着时代改变,裙褂的款式也有不少变化。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裙褂是“黑褂红裙”,之后演变为“红褂红裙”。以前的褂是唐装剪裁,直膊、衫身阔大、扣花钮,现在流行的款式,已经改良为西装膊、修腰、中袖、拉链设计,变得更时尚及舒适。 中袖的设计,除了突出新娘子的体态美外,也为了可以看到新娘子所佩戴的手链、手镯等金器饰物,表示对亲友们送的礼物的感谢。 当代在市面上我们可以见到两种褂型:直衣摆与水波脚衣摆。直衣摆是一直以来最传统的款式。 水波脚衣摆,顾名思义,衣摆会像波浪一样的形状,款式比较特别,刺绣做工也会相对比较复杂,价钱也会比直衣摆的贵。 四、求关于旗袍的古代诗词歌句,或名词旗袍近现代才出的 怎么找古代的。。 锦衣旗袍诗,曼玉花样时 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写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青年在封建专制家庭里的生活、痛苦和斗争。书中他对各个女性的服饰描写着墨不多,却极具代表性:蕙“穿一件滚边玉色湖绉短袄,系粉红裙子”。这是五四以后大家闺秀的装束。婉儿“穿了一件玉色湖绉滚宽边的袖子短、袖口大的时新短袄,系了一条粉红湖绉的百褶裙”。冯乐山给婉儿做喇叭袖的时髦短袄,原是为了给自己争面子的。这身衣着表明了婉儿的侍妾身份。 五四以后的汉族城镇女子还是习惯于上穿袄下穿裙,窄袖长袄逐渐向喇叭袖短袄过渡。这时只有旗人才穿旗袍。在《家》、《春》、《秋》中是找不到穿旗袍的女人的。 张爱玲对服装的讲究是出了名的,她对自己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服饰自然会作精心的设计。《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原是麻油店千金,嫁入大户后,为了不被人看轻,在衣着上是紧追潮流的。 她“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辛亥革命后,一度掀起过女权运动。受“男女平等”的思想影响,上衣下裤成了女子的时兴装束。只是在正式场合,良家女子还得系裙。 二十多年后,曹七巧的女儿长安长成了大姑娘,可仍待字闺中。当有人为她介绍对象时,她“换上了苹果绿乔琪纱旗袍,高领圈,荷叶边袖子,腰以下是半西式的百褶裙”。 上面穿旗袍,下面穿百褶裙,这是满汉女装款式交融的结果。而高领圈和镶荷叶边的袖子都是当时的时尚。 张恨水《啼笑姻缘》中的陶太太是一个摩登的民国女子。她“穿了一件银灰色绸子的长衫,只好齐平膝盖,顺长衫的四周边沿都镶了桃色的宽辫,辫子中间,有挑着蓝色的细花,和亮晶晶的水钻,她光了一截脖子,挂着一副珠圈,在素净中自然显出富丽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