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徐志摩的诗歌风格

1.徐志摩的诗歌特色是什么

一、注重艺术技巧,创设意境,善于比喻

1、意境优美,回味无穷

徐志摩作诗就十分注意意境,《志摩的诗》中大部诗作,形成他独辟的艺术境界,如《雪花的快乐》,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 而化实景为虚境,创出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2、音乐结构完美统一.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再别康桥》

二、瑕瑜互见,阳春下里相杂

徐志摩思想之复杂早有定论。他的本性是浪漫的不受拘束的。因此,他的思想并无一恒一观念,这就造成他的诗歌内容斑驳陆离,瑕瑜互见。关于他的诗歌内容也正是他成为当时及后人争议的聚点。个人认为,如果说现代诗的本质就是诗人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清白、坚守理想高贵(传统诗是建筑于理想尚未破裂的古典主义时代的),那么,对徐志摩诗歌内容我们就可以更好更公允的的看待了

1、文字灵动,情感 纯真 沙扬挪拉一首2、以丑入诗,情感过度渲泄

2.现代诗的格式及风格.另列举著名现代派诗人和其作品,例如:徐志摩《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主流是自由体新诗.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按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现代诗的格式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打破常规组合.著名现代诗人及其作品:闻一多:《孤雁》 《死水》戴望舒:《雨巷》 《我用残损的手掌》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爱这土地》牛汉:《汗血马》 《华南虎》臧克家:《老马》 《有的人》 《三代人》食指:《相信未来》 《鱼儿三部曲》舒婷:《致橡树》 《神女峰》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春天,十个海子》郭沫若:《女神》 《天狗》 《屈原》。

3.徐志摩诗歌特点

徐志摩的诗歌的特点:一是爱情色彩浓厚;二是意境悠远,风格新奇;三是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感。

(1)最出名的那一首《再别康桥》,表面上的用词是体现自己对康桥的爱恋,描绘出了一幅温馨流动的画面。但只要细细品味,便可发现其中的用词用句,无不可与爱情联系起来。“金柳”“艳影”“荡漾”“柔波”“沉默”“放歌”等词语,恰恰烘托的是一幅浪漫的景象,容易使人想到恋人间那独有的柔情似水般的甜蜜色彩。

(2)徐志摩笔下的诗歌也处处富有启发性的思考,意境深长悠远。

在《雪花的快乐》中,雪花其实就是为爱情甘愿自我牺牲的象征,它有着轻盈的身躯,在空中翩翩起舞,却宁愿落入恋人的手心,缓缓融化,散发出一丝温存;在《偶然》中,云代表爱情,它看似无意间投射,实则有意为之,就像看着一个动心的人,那些停驻观赏片刻的,内心总该或多或少的涌起过丝丝冲动,才有勇气去追寻自己发现的美。

(3)读徐志摩的诗歌,也能够从中得到一种音乐节奏的美感享受。古往今来诗歌早已成了一种艺术,但能使其富有音乐美着实需要扎实而深厚的文字及学识功底。像《雪花的快乐》是押“ong”韵;《再别康桥》是每段单节押韵;《偶然》是押“ang”韵;《我有一个恋爱》是押“ing”韵;《月下雷锋影片》是押“ing”韵;《呻吟语》是押“ou”韵,等等。音律的和谐,画面的唯美,意境的新奇,造成了志摩的诗歌读起来富有诗情画意,如音乐余音绕梁般美得让人回味无穷。

资料参考天涯论坛:

4.论述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性格经历上密不可分的。

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慢慢衰落的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在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

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他遵从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合适的内容来填充。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很有创造性的,他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揉入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唯美。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肤浅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跟有深度。闻一多讲诗歌格律时谈到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很贯彻。

茅盾曾批评徐志摩的诗歌《不知道风那一个方向吹中说到:“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我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

但是诗歌并不是以传达内容的多少、优劣论成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是表达里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感情的传达。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因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抒情诗,对感情的传达的丰富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是一首诗歌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现在这里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多端,从而眼生出了许多的美感。如他的诗歌《海韵》五节,每节的基本格式都是单行加两行退格的形式,并且单行的词句大致相同,只有小的改动,但就是这小的改动却使诗歌内蕴,一唱三和,回味悠长。

徐志摩对音节的处理,也是“煞费苦心”经营而成的,说徐志摩是一个天才诗人,这一点 也不假,但是他无疑也是勤奋的,我们来看他的那首《沙扬娜拉一首》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沙扬娜拉》本是首长诗歌一共18小节,收在1925年8月版的《志摩的诗》里,再版时,仅剩下最后一个小节了,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一小段,“沙扬娜拉”是日语“再见”的意思。但经徐志摩放在诗歌中,也便清脆有形、掷地有声也赋有了诗意。

这首诗歌也很好的反映了徐徐志摩的诗歌的大概格律面貌。从格式上看整首诗歌倾斜而下给人一种气势,其中又有波折,再看用韵,他也深的古典诗词的要领,“柔”、“羞”、“愁”韵脚的和谐,且压平声韵。

徐志摩小时候就能写骈体文,从中也可以看出起功力。徐志摩在诗歌的结构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新式主要有一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结构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

如他的诗歌《石虎胡同七号》、《康桥再会吧》、《云游》等。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这两格。

例如他的诗歌《去吧》、《为了寻一颗明星》、《再别康桥》等。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如《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偶然》等。

第四是没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如《沙扬娜拉》及《在哀克刹脱教堂前》的第一节,均是这种情况,至于其它的诗体也都是这几种形式的变体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综合运用。这些形式,在徐诗中均与很哈的运用,它与诗歌的内容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拿徐的诗看有些诗歌透出的美感是用视觉就可以感觉到的,等你用心体会过了,你会发现,他的诗歌就是位才色俱佳的奇女子。

并且徐志摩一直在不停的寻求创新,为不同的内容寻求不同的表现形式,他的十四行诗歌,和一些散文诗体都是这种尝试,他认为每种诗体都有其适合的表达内容。所以他不段的尝试也不断的创新,特别的在格律方面在新诗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三)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仑美奂的。意境指的主要是在抒情性作品中显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

而闻一多所讲的绘画美也该是包含在其中的。意境最起码的要求那就是必须是一种形象,然后将形象生华到一种所谓的意境了,我们来看徐志摩的这首《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5.简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这个人作为话题,时至今日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受众的兴趣没必要也不可能强行划一,但是对构成受众之一部分的读者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毕竟是作品。斯人已矣,我们不如看他的书罢。

据我所知,徐志摩至少给予中国新诗的作者与读者两次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次是在他生前,依废名《谈新诗》之见,影响未必是正面的,鲁迅也曾讲“我更不喜欢徐志摩那样的诗”(《集外集·序言》);但是这并不说明就不重要。第二次是在二十多年前,有部《徐志摩诗集》面世,让大家耳目一新;徐氏诗作,路数原本较窄,这回竟然起到一个开阔视野的作用。当时无拘年轻的朦胧诗人,还是回归诗坛的中老年作者,局面都还明显有所限制,谁也不敢(或者是根本没想到)像他这么真切地描述一己之情感,而且以美为终极目的。有句流行的话,叫“抒情诗中必须有我”,大概读了徐志摩的诗,这句话才落到实处。前面说耳目一新,其实不如说恍然大悟,更为恰当。经过这番催动,至少不必非得像以往那样虚张声势与一本正经了。当时此后,诗人们提到徐志摩,好像并没有多少好话,甚至有些不屑似的;然而若没有徐志摩(以及戴望舒、何其芳等)被重新发现,中国新诗只怕是发展不到今天的地步。他们的这个贡献(虽然与其本人并无关系)说得上是历史性的。

要想指出徐志摩诗作的缺点非常容易。已经说了,比较窄;另外也比较浅。好有一比是宋词中的柳永,而徐诗之流布广远,亦有如“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诗人也曾尝试拓宽自己的路数,但是未见成功。《叫化活该》、《庐山石工歌》,以及《秋虫》、《西窗》,甚至远远不如《别拧我,疼》。有些被人念得太过顺嘴的作品,如《沙扬娜拉》,就像唐诗里的“床前明月光”和“更上一层楼”,简直成了滥调。这也证明徐诗有魅力,虽然魅力并不等同于影响。魅力在真与美,都达到了极致。徐诗的缺点像它的魅力一样是明摆着的,缺点人们瞧不上眼,魅力人们学不到手。所以他的影响只在前述破除禁忌这一点上,几乎没有人傻瓜似的模仿他。徐志摩的“我”唤醒了各种各种的“我”,当然有比他深刻的,但是很遗憾却未必有比他更具魅力的。

徐志摩多方面的才能令人羡慕。所作小说集《轮盘》,有一两篇奇异的意识流作品。还有论文、翻译和剧作。他和陆小曼合作的《卞昆冈》,不知道是否上演过。几乎与诗并驾齐驱的是散文。徐志摩生前,已有人提出其散文成就在诗之上,不过他本人并不认同(叶公超《志摩的风趣》);死后,又有人说“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周作人《志摩纪念》)。以我个人的口味,不大喜欢这一路文章,嫌它太过铺陈夸饰,也就是“浓得化不开”,作者还是拿写诗的心思来写散文。但是不能不佩服他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附带说一句,这种能力是为此前和此后大多数诗人所望尘莫及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