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人的古诗整首,要有诗意西施 / 咏苎萝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译文 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 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 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 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 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 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 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鉴赏 李白的《咏苎萝山》,带领大家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远古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越国大夫范蠡出访民间,来到苎萝山下的若耶溪,邂逅溪边浣纱的西施。只见佳人顾盼生姿,超凡脱俗,天生丽质,娇媚动人。两人一见钟情,遂以一缕浣纱,相订白首之约。不久,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了越国。越军被打败,越王勾践作了俘虏。范蠡作为人质,跟随越王夫妇,到了吴国做奴隶。于是,他和西施的姻缘就被耽搁下来。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和范蠡。勾践回国,卧薪尝胆,准备十年生聚,力图报仇雪耻。他采用范蠡所提出的美人计,准备用女色击垮夫差。西施也被范蠡的爱国热情感动了,挺身而出,勇赴吴国,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西施遂与范蠡,一叶扁舟,隐遁于太湖烟波之中,不知所终,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怀念。 2.有哪些蕴含人生哲理的古诗【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 3.找几首描写人生的经典诗句《蝴蝶结》 望向天际,我飞了起来。再落不下来,我飞了起来。 就在那片天,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像他们心底柔软的家乡的炊烟,我从那古老的烟囱里,飞了起来。 他们说看不见风,所以你也不会看见我回头的瞬间。 在前方,在后退的故事中,我飞了起来。 不啸九天,轻过云烟,深黑的幕幄后面,我飞了起来,离开了这个世界。 荡天魂,游地鬼,我早知道在那块方形的空气中,我不是人。 水滔四季,风吹涟漪,抱着未展翅的梦,我沉了下去。 我沉了下去,在九幽之地。没有送别,没有怀念。 终于捉到了死亡,把它轻轻地绕个结,蝶语四溢时,我沉了下去。 无尽的尽头,深黑的背后。像飞了起来一样,我沉了下去。 一盏摇曳的灯笼,指引那本已洞开的充满神秘的大门,我轻轻地沉了下去,离开了这个世界。 飞了起来,沉了下去。不是像写诗一样的意象,我只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充满皱纹的黑土地上,开出像花一样的云朵。我可以轻轻地踩上去,像飞一样,我沉了下去 4.古诗中含有人生道理的整首古诗《题西林壁》 【北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5.人生若是长久时的整首诗的诗句是什么我粘贴的原文你看看吧,不知道是不是楼主所说的那首诗,因为叫这个名的诗很多 酷热纠缠,高温泛滥,梦里寻她,人不见,汗湿心情,打开电扇,指尖梦吹散。汗轻漾,思绪长荡,眉尖心上,锁不住夏花舞场,天地里风扬披发,愁肠演绎心房。缕缕往事,统统流进我无法掩饰的回忆长河。 我痴痴地凝望里,释放着花开花谢的迷惘!呆望天空,开始颤抖,收住微笑,敞开忧伤,但潮湿的眼底依旧弥漫着不死的渴盼。孤独的沙洲上,人徘徊,影徜徉。 你曾说过:“我们今生情深虽然浅,还能期待今世情再续来生的缘。”。你说:“你爱我比我爱你更多,道,我曾经显露的那些不在乎,仅仅是外象,如果你没在家,我总是倚门悬望,久久的,久久的期盼你的归来。凝眸和牵挂,都是我内心的执念。”!今生,多么希望时间能倒回我们的从前,好让我们永远沉浸在岁月的怀抱里,长醉不醒,寄养天年,深情莫失莫忘,枕着回忆,梦入洪荒。不离弃对影成双。以绝美的舞姿编辑一对白发苍苍,天长地久,地久天长。堵河古巷里的依恋身影,烟雨画桥上的双蝶舞映如眼帘时,我想我们一定不会再有离的疼,别的伤了那么,你我彼岸和此岸再也不会相隔天涯。 那么,你我就不用站相思的岸边,不再掀开伤别的帷幕,各自在冷风中,冷月下孓然幽舞,对影伤不必在各自的独角戏里,独舞秋风,独舞落花独舞凌乱了;可以,博爱欢颜一笑。那么,人生若能长久时,那么,我们的梦里,也就不会再有花落和花谢我们更可以借红尘一居和繁花纷飞的许,缘定今生和世。 人生若能长久时,想挽住春花和秋月轮回不老约定美丽的缘份。如今,你我就像平行线永远相交当你对镜梳妆,就不会再感觉到自己美的凄凉,美的痛就再不会用泪湿枕巾,梦枕愁眠,更不会在每一个不眠的黑夜再对着如钩的冷月和对着忽隐忽现的闪闪繁星苦苦地追问那倾情痴狂。那么,人生若能长久时,你也就会用纠缠着回忆和纠缠着你我钟情的歌声,不用反复的呼吸、眼神、身姿等待你我又一次的深情的眸更不会困在潮湿的深渊,浪费时光的越,忘却从前。是因为红尘路在向前伸展,承载你我的夙愿。人生若能长久时,两行热泪更不会再在秋风里飘逸飞落,碎洒一地,伤痛四季!我想,你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总是素衣无颜、对花无言、对夜无眠,。你更不必千帆来往中望穿秋水,望断天涯路,望断南飞雁,更不会再在鸿影刻画的年轮里呼朋和呐喊,从雁来雁往时仰望长空而悲叹。任然漫舞风情韵幽香,从此,如莲心事付琴弦。 年华如梦,岁月如歌,。行年匆匆,在相遇相逢中,世事如棋,闲话沧海桑田:哭过、笑过、思过,我才深深懂得,你在我心中的份量不仅独一无二,而且谁也无法充当和替代。 人生若能长久时, “又且在朝朝暮暮?”。我们伸手握一握远去的苍凉,惊回首是一路走过的迷茫感谢的怜惜,为我们披一袭梦衣,走进世俗,今世生情未央,彼此语未休。我们生活在人生十字口,无论疼痛,无论悲伤,无论阴晴,无论圆缺,我们都要紧紧握住缠缠绵绵的相思,共守悠悠荡荡的岁月,爱醉在红尘中,无怨无悔! 人生若能长久时,红尘永远不会孤独。人生若能长久时,幸福之花,将永远向真爱绽放。红尘歌韵里,永将温梦缠绵,还有忘愁河里,那荡气回肠的嘻笑和欢颜。 但愿人生长久时,掩世间沉浮流年似水,秋风画扇半遮面,真诚相守到永永远远! 一个个转身,一次次蝶变。 6.有哪些写人间真情的整首古诗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万之京【唐】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陈章甫【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送人东游【唐】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雨霖铃【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有关人生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____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__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___李商隐《锦瑟》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____苏麟《断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____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____惠能《菩提偈》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马致远《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____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____罗隐《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____郑思肖《画菊》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____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____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_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李商隐《锦瑟》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____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____张维屏《新雷》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____杜秋娘《金缕衣》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____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____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____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____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____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____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____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李商隐《锦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郑燮《竹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____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____朱熹《劝学诗 / 偶成》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____贾岛《剑客 / 述剑》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____杜荀鹤《小松》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8.描写人的古诗整首,要有诗意西施 / 咏苎萝山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译文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 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 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 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鉴赏 李白的《咏苎萝山》,带领大家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远古的春秋战国时期。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越国大夫范蠡出访民间,来到苎萝山下的若耶溪,邂逅溪边浣纱的西施。只见佳人顾盼生姿,超凡脱俗,天生丽质,娇媚动人。 两人一见钟情,遂以一缕浣纱,相订白首之约。不久,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了越国。 越军被打败,越王勾践作了俘虏。范蠡作为人质,跟随越王夫妇,到了吴国做奴隶。 于是,他和西施的姻缘就被耽搁下来。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和范蠡。 勾践回国,卧薪尝胆,准备十年生聚,力图报仇雪耻。他采用范蠡所提出的美人计,准备用女色击垮夫差。 西施也被范蠡的爱国热情感动了,挺身而出,勇赴吴国,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西施遂与范蠡,一叶扁舟,隐遁于太湖烟波之中,不知所终,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