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才华横溢的诗句1.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出处:杜甫《不见》 释义:文思教捷下笔成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 2.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出处:杜甫《春日忆李白》 释义:李白的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出处:苏轼《和董传留别》 释义: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出处: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释义:看到他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他的诗句,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出处: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释义: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出处: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释义: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7.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出处: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释义:从此李白之名震动京师,以前的困顿失意自此一并扫除,并被玄宗召入朝廷任翰林; 8.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出处:出处: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释义: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必将万古流传。 9.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出处:李白《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释义: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 10.六国平来四海家,相君当代擅才华。 出处:张继《读峄山碑》 释义:平定六国四海为家,相国的才华冠绝当代。 2. 关于君子的名言及诗句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2、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3、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5、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6、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8、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9、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10、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1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1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13、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1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7、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18、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19、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20、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21、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22、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2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24、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2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3. 诗词赏析,请大家品味一下不才的这首七绝怎样看个人欣赏能力了!个人观:优点:一:真是绝句,因平仄对称当属一绝!二:韵也不错!缺点:一:虽属于绝句,但属于外行人少见的类型!这算是一个很勉强的缺点。二:最重要的缺点,无意境!同时有些字用得很是勉强!如能推敲一番,能成好诗!但绝句就难成!特别是斩浪劈波穷日月,伊人自在水中央。我怎么看怎么别扭!前一句可理解为好几年的辛苦奋斗,后一句却是一转,转得不符诗律!往往绝句是每两句成一组,你这就是三句成一组,形容努力的过程,后一句独为一组,形容心中佳人,本是点睛之句,此时却成了最大的败笔! 当然,你也可以让你文雅的朋友,同事,还有其他熟人翻译下!(好诗要大众化,也就是大多数人能看得懂。不然就像某部电影,没多少人看得懂,导演来句”这就是艺术”。话不多说,忠言是有点逆耳,看你是为诗变还是为诗辩) 丹心一片耀(照,透,震,憾,应该会有更好的词,想不出来)玄黄。前一句欲踏青云逐日影,应该是在天上了,然后满腔热血洒?下血雨?唉,挂得够高调的。 4. 关于从善的诗句有哪些1、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4、善恶不可以同道。——柳宗元 《为裴令公举裴冕表》 5、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 培根 6、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明·方孝孺 7、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8、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南北朝·萧纲 二、国外名人关于从善的名人名言精选七十一句: 1、善与恶是同一块钱币的正反面。——罗曼·罗兰 2、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萧伯纳 3、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4、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 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高尔基 5、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6、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 美好的行为。——卢梭 7、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卢梭 从善,指依从善道。语出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从善服义之公心。” 5. 有关于“寒窗苦读的诗句”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寓意没有经过痛苦的千锤百炼,美好的幸福,美好的品质不会轻易地来到,所以说,在痛苦中磨练自己,生命之火花才会闪烁。 2,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出自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意思是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时间宝贵就像金子一样,应该珍惜。 3,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出自杜荀鹤的《题弟侄书堂》。意思是少年时的辛苦勤勉将终身受用,然而要学有所成还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自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 扩展资料 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就有勤学苦读的传统。晋代的时候,车胤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芒坚持不懈地苦读,最终成为饱学之士,入朝为官。 同是晋朝的孙康借着冬天大雪映出的光亮如饥似渴读书,最后他也入朝为官,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一代名士。但如果我们去探讨这些文人学子苦读的原因,很容易让人想起《论语》中的一句话“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是《论语》中子夏的名言,其实它前面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朱熹解释说:“优,有余力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政者如果尚有余力,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读书人如果有余暇时间,应该去做官,检验平时所学。子夏在这里提出了政府官员要终身学习的主张,强调学习和时间要结合。 但实际上,在科举制度形成以前,读书做官的影响并不大。随着科举取士的到来,读书做官的观念才开始一步步深入人心。 科举时代,读书、及第、做官成为广大读书人的追求,这个时候的启蒙教育也都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金榜题名、功名利禄的诱惑来规劝学童读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寒窗苦读 6. 关于青年才俊诗句王维《少年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妾解清歌并巧笑。郎多才俊兼年少。何事抛儿行远道。无音耗。江头又绿王孙草。 刘郎正是当年少。更那堪、天教付与,最多才貌。玉树琼枝相映耀。谁与安排忒好。有多少、风流欢笑。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为人洁白晳,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版屋,乱我心曲。 风神凝远玉无瑕,十载论交似饮茶。深静不教窥喜愠,宽闲能自应纷华。 才高八斗胜子建 学富五车如东坡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锨兮,赫兮喧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男儿自当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7. 关于世俗的诗句有哪些1. 《奉议杨君予姊丈也廉静乐道不交世俗造道微妙》张耒 杨君冢木已萧萧,笔墨遗文久寂寥。堕泪交亲悲宿草,长饥奴仆守空瓢。平生好事谁能继,后世高名骨已消。欲酌一杯浇墓隧,遗魂楚些倘能招。 2. 《东窗》陆游 才薄常为世俗轻,还山力不给躬耕。即今赢得都无事,袖手东窗听雨声。 3. 《杂诗》 繁钦 世俗有险易。时运有盛衰。老氏和其光。蘧瑗贵可怀。 4. 《游惠山》苏轼 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炯然肝肺间,已作冰玉光。虚明中有色,清净自生香。还从世俗去,永与世俗忘。 5. 《勿去草》王安石 勿去草,草无恶。若比世俗俗浮薄。君不见长安卿家,公卿盛时客如麻。公卿去后门无车,惟有芳草年年佳。又不见千里万里江湖滨,触目凄凄无故人,惟有芳草随车轮。一日还旧居,门前草先锄。 6. 《司法曾子美新第荣归欲得余诗不敢效世俗谀语》李昴英 里同清献久闻风,耿耿胸中便不同。一疏叫云韦布日,大廷对策想输忠。 7. 《生平》黄干 生平因寡合,岁晚交更少。非干世俗薄,自是志量小。 8. 《竹符》宋煜 仙篆元非世俗书,笔端会把鬼神驱。当年笔迹今何在,洞客争传笔叶符。 9. 《霜月》袁燮 霜气横空月色明,寒侵肌骨不胜清。支筇忍冻游山径,胸次都无世俗情。 10. 《送李果州》刘宰 萧然瘦鹤姿,不受世俗尘。吾衰久矣夫,眼明见斯人。 11. 《和方丞》 陈宓 夜投官舍鼓逢逢,雨急风喧梦作江。怪得萧然世俗虑,主人高致在轩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