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巧合有关的诗句与巧合有关的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原诗】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入夜一城花灯好象是春风吹开花儿挂满千枝万树,烟火象是被吹落的万点流星。驱赶宝马拉着华丽车子香风飘满一路。凤箫吹奏的乐曲飘动,与流转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错。玉壶的灯光流转着,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在飞舞着。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有的插满蛾儿,有的戴着雪柳,有的飘着金黄的丝缕,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在众芳里我千百次寻找她,可都没找着;突然一回首,那个人却孤零零地站在、灯火稀稀落落之处。 【赏析】 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若说好,就好在想象: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社火”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给。其间“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总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盖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总之,稼轩此词,前半实无独到之胜可以大书特书。其精彩之笔,全在后半始见。 后片之笔,专门写人。他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金缕缠就的春幡春胜。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这么些丽者,都非主人公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她,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却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都没有意义与趣味。 上片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片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可见词人笔墨之细,文心之苦。 王静安《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之境界为第三即最终最高境。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片相同,只上片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片则无此断叠,一连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2.跟金有关的诗句《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乐府·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松树》 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秋日二首》 李世民 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 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 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登骊山高顶寓目》 李显 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 阊阖雄里閈,城阙壮规模。 贯渭称天邑,含岐实奥区。 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 《从军行七首》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千秋节赐群臣镜》 李隆基 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 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 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 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3.跟宇有关的诗句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玄玄妙门启,肃肃祠宇清。 合酺覃土宇,欢宴接群臣。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 欢酣朝野同,生德区宇均。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 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负扆三春旦,充庭万宇宾。 笙镛间玉宇,文物昭清辉。 神功不测兮运阴阳,包藏万宇兮孕八荒。 言旋云洞兮蹑烟涂,永宁中宇兮安下都。 霁色清珍宇,年芳入锦陂。 宇内文儒重,朝端礼命优。 东城结宇敞千寻,北阙回舆具四临。 象设隆新宇,龙潜想旧居。 日宇开初景,天词掩大风。 含宇字的成语: 气宇不凡 气宇轩昂 玉宇琼楼 区宇一清 名垂宇宙 气吞宇宙 席卷宇内 雕墙峻宇 开疆拓宇 喜溢眉宇 震撼寰宇 紫芝眉宇 4.与润有关的诗句岂惟窗户清,更喜草木润。——宋·陆游 【北窗雨中作】 雨霁花木润,风和景气柔。——唐·杨衡 【游峡山寺】 露垂群木润,泉落一岩清。——唐·曹松 【宿山寺】 峰阴春木润,日落晚山殷。——清·浦镗 【登东山】 自能枯木润,足得流水圆。——南北朝·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 幸分霖雨润,犹见艳阳姿。——宋·晏殊 【和枢密侍郎因看海棠忆禁苑此花最盛】 乍浓含雨润,微澹带云晴。——唐·裴达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岸姿微雨润,人影淡波通。——明·沈周 【十月二十八日早自城回】 花枯邀雨润,山险倩云封。——清·沈光文 【感怀 其二】 才蒙小雨润,遽得好风吹。——宋·吕本中 【寄舍弟】 5.【黄河有关的诗句10个】描写黄河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 2、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6、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10、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王安石《黄河》 11、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12、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王昌龄 13、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杜甫《黄河二首》 14、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15、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16、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17、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18、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19、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李白 20、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李商隐 21、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 6.和多情有关的诗句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张泌(唐) 酷怜风月为多情,还到春时别恨生。《寄人之二》张泌 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情又独来。《重寻杏园》白居易(唐) 处处伤心心始悟,多情不及少情人。《刘家花》白居易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牡丹芳》白居易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赠别二首》杜牧(唐)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木兰花》晏殊(宋) 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挫催。《杨柳枝》刘禹锡(唐)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雨霖铃 秋别》柳永(宋)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采桑子》苏轼 花信来时,恨无人,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点绛唇》晏几道 明日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孤负春心,独自闲步独自吟。《采桑子》纳兰性德(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