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七字成一句代表是什么 生肖这个是香港买码的的一期字谜:原文是这样的 今期生肖八方映,结队成伍趋向前,绿草如茵牛羊畅,猴戏鸡儿马暗藏。 天地一个玄机在,有声有以是蓝波,五花八门寻特码,唐诗七字成一句。 送:穿红戴绿随波。 配:今期特码吠一夜,信者当富可一发。 送:其毒无穷。今期真假让你辩,九牛二虎才能撮。 送:尖牙盗为生。 答案是兔。兔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并且字有八画,所以是八方映。而且一般是一群一群的,爱吃草吃胡萝卜,眼睛又是红色的,所以是穿红戴绿,牙齿也很有特色。 2.一句里有七个字的古诗,求30首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求以“成”字开头的七言古诗一句戏作花卿歌 作者:杜甫 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 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唯多身始轻。 绵州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 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 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 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 留别吴七正字 作者:白居易 成名共记甲科上,署吏同登芸阁间。 唯是尘心殊道性,秋蓬常转水长闲。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一 作者:释绍昙 成痴襟怀为爱山,不逢佳处不开颜。 锦屏剑阁重机见,疑在岷峨翠霭间。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一_ 作者:黄庭坚 成王小心似文武,周召何妨略不同。 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即至公。 哭李商隐 作者:崔珏 (唐)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4.七个字的古诗下一句~半江瑟瑟半江红 原诗为:暮江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 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②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⑤ 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②瑟瑟:碧绿色。 ③怜:爱。 ④真珠:即珍珠。 ⑤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七绝《暮江吟》是一首写景佳作。约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赴杭州刺史任途中所作。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心情。前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斜阳照水,波光闪动,半江碧绿,半江红色,活像一幅油画。“铺”字用得妙,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后两句写九月初三夜晚,新月初上,其弯如弓,露珠晶莹,如颗颗珍珠,薄暮时分风光,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这首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呵呵,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多么象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这真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弓也似的一弯新月,想起此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令人叹绝。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途次所见,随口吟成,格调清新,自然可喜,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写景诗约作于唐长庆二年(822)。这年七月白居易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经襄阳、汉口,于十月一日抵抗,此诗当作于赴杭的江行途中。农历的九月初三正是深秋啊.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正由于它们显示了一个时空位移的运动过程,这就暗中点出了诗人游览时间之长和兴趣之浓。从而,艺术地表现了诗人被自然景色所感染、所陶醉的审美历程。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5.七个字的唐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 《寒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灏《黄鹤楼》) 6.七字唐诗三百首12句金陵酒肆留别 作者: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渔翁 作者: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夜归鹿门山歌 作者: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琴歌 作者: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