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学励志诗词大全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我命由我不由天!————张伯端,《悟真篇》 2.适合5,6年级的国学经典抄写1.惜牡丹花2.从军行3.春夜洛城闻笛4.江南逢李龟年5.滁州西涧6.乌衣巷7.江南春8.离思9.元日10.商山早行11.春夜喜雨12.送友人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4.秋夕15.山亭夏日16.百忧集行 17.赠花卿18.题临安邸19.秋词20.早梅21.咏菊2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3.钱塘湖春行24.无题25.金陵酒肆留别古典词颂读1.天净沙.秋思 (其一)2.天净沙·秋思(其二)3.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4.浣溪沙·烛下海棠5.满江红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8.虞美人9.朝天子·咏喇叭10.卜算子。 咏梅11.忆秦娥.娄山关12.江城子13.花非花14.长相思·花似伊15.如梦令 16.浣溪沙17.武陵春.春晚18.行香子·过七里滩19.蝶恋花20.清平乐·别来春半21.清平乐·村居22.忆秦娥·箫声咽2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4.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25.渔家傲·秋思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第一单元 孝敬第1课孝为根本(一)第2课孝为根本(二)第3课 无违为孝(一)第4课 无违为孝(二)第二单元 仁爱第5课 克己复礼第6课 仁以为己任第7课 推己及人(一)第8课 推己及人(二)第9课 不违仁(一)第10课 不违仁(二)第三单元 修身第11课 忠第12课 信(一)第13课 信(二)第14课 宽第15课 恕(一)第16课 恕(二)第四单元君子第17课 安贫乐道(一)第18课 安贫乐道(二)第19课 坚贞刚毅第20课 君子风范第21课 君子与小人(一)第22课 君子与小人(二)第五单元 交友第23课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24课 乐多贤友(一)第25课 乐多贤友(二)第26课 乐多贤友(三)名家名篇1.海上日出2.孤独的树3.正眼看人生4.春5.故都的秋6.生命珍宝成语集锦1.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2.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3.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4.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5.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6.含有“云”字的成语7.含有“雨”字的成语8.含有“水”字的成语名言警句1.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2.有关立志的名人名言:3.有关爱国的名人名言:4.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 5.有关奋斗的名人名言:6.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1.惜牡丹花(唐) 白居易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2.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篇二:五年级国学经典目 录古典诗赏读1.惜牡丹花2.从军行3.春夜洛城闻笛4.江南逢李龟年5.滁州西涧6.乌衣巷7.江南春8.离思9.元日10.商山早行11.春夜喜雨12.送友人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4.秋夕15.山亭夏日16.百忧集行 17.赠花卿18.题临安邸19.秋词20.早梅21.咏菊2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3.钱塘湖春行24.无题25.金陵酒肆留别古典词颂读1.天净沙.秋思 (其一)2.天净沙·秋思(其二)3.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4.浣溪沙·烛下海棠5.满江红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8.虞美人9.朝天子·咏喇叭10.卜算子。咏梅11.忆秦娥.娄山关12.江城子13.花非花14.长相思·花似伊15.如梦令 16.浣溪沙17.武陵春.春晚18.行香子·过七里滩19.蝶恋花20.清平乐·别来春半21.清平乐·村居22.忆秦娥·箫声咽2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4.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25.渔家傲·秋思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第一单元 孝敬第1课孝为根本(一)第2课孝为根本(二)第3课 无违为孝(一)第4课 无违为孝(二)第二单元 仁爱第5课 克己复礼第6课 仁以为己任第7课 推己及人(一)第8课 推己及人(二)第9课 不违仁(一)第10课 不违仁(二)第三单元 修身第11课 忠第12课 信(一)第13课 信((转 自 于:www.Hn1C.cOM 唯才教育 网:小学五年级国学经典)二)第14课 宽第15课 恕(一)第16课 恕(二)第四单元君子第17课 安贫乐道(一)第18课 安贫乐道(二)第19课 坚贞刚毅第20课 君子风范第21课 君子与小人(一)第22课 君子与小人(二)第五单元 交友第23课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24课 乐多贤友(一)第25课 乐多贤友(二)第26课 乐多贤友(三)名家名篇1.海上日出2.孤独的树3.正眼看人生4.春5.故都的秋6.生命珍宝成语集锦1.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2.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3.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4.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5.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6.含有“云”字的成语7.含有“雨”字的成语8.含有“水”字的成语名言警句1.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2.有关立志的名人名言:3.有关爱国的名人名言:4.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 5.有关奋斗的名人名言:6.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1.惜牡丹花(唐) 白居易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2.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篇三: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乡 党 第 十(一)◎孔子于乡党,恂恂(xún)如也,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 3.国学励志诗词大全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我命由我不由天!————张伯端,《悟真篇》。 4.国学经典有哪些经部 大学 《四书》之一,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中庸 《四书》之一,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 论语 《四书》之一,儒家创始人孔子言论集。 孟子 《四书》之一,以“性善论”著称的儒家经典。 诗经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尚书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 仪礼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礼仪制度书。 周易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哲学原典。 春秋左传 《五经》之一,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尔雅 我国第一部百科名物词典。 孝经 我国以“孝”治国的理论基础。 史部 山海经 战国·佚名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最古的博物书、最古的神话小说故事。 穆天子传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游记。 国语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战国策 西汉·刘向集录 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策略书。 史记 汉·司马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之先河。 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 我国六世纪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洛阳伽蓝记 后魏·杨炫之 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贞观政要 唐·吴兢 古代帝王统治术之专著,后世治国者之圭臬。 史通 唐·刘知几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 是我国古代史学理论之代表。 书目答问 清·张之洞 指导治学门径的必读书目,嘉惠一代学林。 子部 老子 春秋·李耳 “道家最精要之书。” (梁启超语) 庄子 战国·庄周 先秦最有文彩的哲学著作。 列子 战国·列御寇 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采奇”(《文心雕龙》语) 韩非子 战国·韩非 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的著作 淮南子 西汉·刘安 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 公孙龙子 战国·公孙龙 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逻辑学。 墨子 战国·墨翟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著作。 荀子 战国·荀况 先秦儒家学说集大成之著作。 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 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 综合百家学说,建构一统理论。杂家学说代表作。 尹文子 战国·尹文 “宋尹”学派始祖,尹文论法术和形名的专著。 新书 西汉·贾谊 汉代杰出的政论文集,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法言 西汉·扬雄 首部儒学批判专著。 鬼谷子 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 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黄帝内经素问 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九章算术 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 近思录 宋·朱熹 理学入门书,蕴含了朱子思想的全部精义。 阴符经 相传苏秦得此书而为六国之相(《战国策》记)。 周易参同契 汉·魏伯阳 最早论述炼丹原理的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黄庭内景经 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黄庭外景经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注 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书。 金刚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乘佛教的根本经典,“经中之王”。 四十二章经 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佛教经典著作。 心经 唐·玄奘译 般若部经典中的核心经典。 六祖坛经 唐·释慧能 禅宗最重要的典籍,中国佛教的集大成者。 茶经 唐·陆羽 我国第一部论茶著作。 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 唐代乐制、音乐、百戏资料大全。 洛阳牡丹记 宋·欧阳修 我国最早的一部花卉专书。 棋经十三篇 宋·张拟 宋代以来最权威的围棋理论著作。 林泉高致 宋·郭熙 山水画高度成熟后的理论总结,极具文彩。 搜神记 东晋·干宝 古代民间传说的总汇,志怪小说之典范。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 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 游仙窟 唐·张鷟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自传体爱情小说。 西游记 明·吴承恩 神怪小说的代表作,开创一代神魔小说之风。 水浒传 明·施耐庵、罗贯中 我国第一部成功的长篇白话小说。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我国历史题材小说的最高成就。 红楼梦 清·曹雪芹、高鹗 古代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后世几乎无法逾越。 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 清代最杰出的文言小说集。 集部 楚辞 我国最早的辞赋总集,浪漫主义文学之滥觞。 六朝文絜 清·许梿选 我国最杰出的骈文作品选。 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编 流传最为广泛的唐诗选集。 绝妙好词 宋·周密 “于词选中,最为善本。” 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吴调侯 代表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的大众读物。 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 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批巨著。 诗品 南朝梁·锺嵘 我国第一部诗歌评论总集。 二十四诗品 唐·司空图 领导了后来的文品、赋品、词品等的著作,又领导了后人的意境、空灵等诗论。 六一诗话 宋·欧阳修 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 人间词话 清·王国维 第一部融贯中西美学思想的文论名著。 西厢记 元·王实甫 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窦娥冤 元·关汉卿 我国古典悲剧的代表作。 牡丹亭 明·汤显祖 明代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 蒙学 三字经 古代最流行的启蒙读物,合称“三百千千”。 百家姓 千字文 南朝梁·周兴嗣 千家诗 增广贤文 古代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 声律启蒙 清·车万育 古代最为普及的音韵启蒙读物。 5.你读过的国学经典答案“你读过的国学经典”调查试卷学校: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对联寻亲”: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将正确的一组配成对。(1)时雨点红桃千树(B) A山静无人水自流(2)亭闲有竹春常在(A) B春风吹绿柳万枝(3)无意东风花半露(D) C夜市千灯照碧云(4)晴空一镜悬明月(C) D有闲春色燕双飞2.将下列千古传诵的古诗词佳句配成对。 (1)东边日出西边雨(B) A直挂云帆济沧海(2)此曲只应天上有(F) B道是无晴却有晴(3)欲把西湖比西子(E) C一片冰心在玉壶(4)莫愁前路无知己(D) D天下谁人不识君(5)劝君更尽一杯酒(G) E浓妆淡抹总相宜(6)洛阳亲友如相问(C) F人间能有几回闻(7)天生我材必有用(H) G西出阳关无故人(8)长风破浪会有时(A) H千金散尽还复来(9)问君能有几多愁(P) I为有源头活水来(10)天苍苍,野茫茫(N) J安能辨我是雄雌(11)黄沙百战穿金甲(K) K不破楼兰终不还(12)双兔傍地走(J) L悠然见南山(13)问渠哪得清如许(I) M月是故乡明(14)出师未捷身先死(O) N风吹草低见牛羊(15)露从今夜白(M) O长使英雄泪满襟(16)采菊东篱下(L) P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二、根据题目提供的语境,填上相应的诗词。1.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3.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从小就在古诗中受到启迪。老师常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导我们积极参加实践锻炼;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面临毕业分别,我们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互相勉励。 4.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5.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诗来赞美老师那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这两句诗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了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句来表达他对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三、根据要求默写诗词。 1.默写两句带有“花”字的诗词:(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默写两句描写“月亮”的诗词:(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3.默写两句描写“雨”的诗词:(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4.默写两句描写“冬天”的诗词:(1)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2)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5.默写两句描写“友情”的诗词:(1)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2)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6.默写两句描写“战争”的诗词:(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四、填空题:把下面描写“春天”的诗歌补充完整。1.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4.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6.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10.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2.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1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4.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五、把下列内容补写完整。 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以讹传讹,以牙还牙。6. 金玉在外,败絮其中。 7.辅车相依,唇亡齿寒。8.荣辱与共,肝胆相照。 9.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10.人之初,性本善。 11.性相近,习相远。12.玉不琢,不成器。 1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5.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7.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19.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2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5.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2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3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4.满招损,谦受益。 3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3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3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0.言必信,行必果。4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6.请问国学经典诵读有哪些景点篇目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一 幼儿园阶段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三)简要说明: "三百千"及"人文成都专题"所选的诗文,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 小 学 阶 段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 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名胜联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让其实地地去走走、议议。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童蒙须知》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对韵歌》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 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 比如,我们诵读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就可以讲讲有关的故事。 小学五六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音版的《孝经》 有计划地完成《颜氏家训·风操第六》、《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二)古典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o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 、扬州慢·【宋】姜夔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三四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孝经》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国学经典诵读篇目(配合七—九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 七年级(上) 我就是我《小松》(唐·杜荀鹤)《竹》(梁·刘孝先)《梅花》(北宋·王安石)《橘颂》(屈原) 感受自然《春日》(南朝梁·萧绎)《夏日》(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