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夏雨荷花的诗句

1.描写“雨中的荷花”的诗句

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

《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3、

《采莲曲》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4、

《曲池荷》

唐代: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5、

《白莲》

唐代: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荷花:属毛茛目睡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2.描写夏天荷花的诗句古诗大全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荷诗】江洪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3.描写夏天荷花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4.描写江南夏雨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凉风吹夜雨,萧瑟必寒林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描写夏天的成语和熟语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骄阳如火象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 骄阳似火皎阳似火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炎炎夏日 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炎阳炙人 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烈日当空 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 近义 火伞高张 狂风烈日 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火伞高张 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近义 烈日当空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流金铄石 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亦作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烁玉流金例:“炎炎火日当天,烁石流金之际,只得赶早凉而行.”(《水浒》二十七回)五黄六月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浮瓜沉李 三国·魏·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后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种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凉可口的食物.亦作 浮瓜避暑 沉李浮瓜. 浮瓜避暑 暑日消暑的乐事.见“浮瓜沉李”.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ARTSDOME 2006年3月版)【描写夏天的成语和熟语】暑气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夏水汤汤 沉李浮瓜 赫赫炎官张火伞 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流金铁石 燋金铁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 吴牛喘月长天当日 赤时当空 炎天暑月 暑气蒸人 【更多相关的描写夏天的成语和熟语】汗流浃背 浑身出汗 汗流浃背 汗流洽背 遍体生津 流汗浃背 挥汗如雨 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 汗流如注 满头大汗 大汗淋漓旱威为虐 赤地千里 田地龟裂 寸草不生 颗粒无收 禾苗干枯 禾苗枯槁 野田禾苗半枯焦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参考资料:唐·白居易《司马宅》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5.描写西湖夏雨带有荷花的古诗词都有什么

西湖荷花 【宋】文同(文与可) 红苞绿叶共低昂,满眼寒波映碧光。

应是西风拘管得,是人须与一襟香。 小池荷叶雨声 【宋】杨万里 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雨声一阵打疏蓬,惊开睡眼初蒙松。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宋】杨万里 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 其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词句注释 ⑴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⑵荡:浅水湖。 ⑶却:回转。

⑷毕竟: 到底。六月中:六月中旬。

⑸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⑹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⑺映日:日红。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白话译文 其一 清晨走出西湖的时候还可看到昨夜的残月高挂在天上,我陪着友人穿过绿树环绕的荷塘,走在杨柳依依的小道上。

在这样的红花遍地、清凉阴阴的世界里,我们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 其二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其中第二首广为传诵。其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

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创作背景 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

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文学赏析 这是一组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组诗第一首默默无名,但在组诗中的地位不可或缺。“月尚残”点明了送行的时间和环境。

“荷花荡里柳行间”写出了送行路线以及沿途风景、“红香世界清凉国”形象了表现了荷花的风姿神韵以及观赏者的感受。 相对第一首,第二首流传甚广。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

“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

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

看似平淡的笔墨,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首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

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

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

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6.描写夏日荷花的诗句

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写夏天荷花的诗句。

3、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4、清塘引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身。待到花开如满月,览胜谁记种莲人。

5、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描写夏天荷花的诗句。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6、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