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沙漠的诗句《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唐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全优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杜甫 《前出塞》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唐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全优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王昌龄 《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卢纶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柳中庸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王翰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蓟中作】 唐·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杂曲歌辞·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 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高宗时语】 唐 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边游录戍卒言】 唐·于濆 二十属卢龙,三十防沙漠。平生爱功业,不觉从军恶。 今来客鬓改,知学弯弓错。赤肉痛金疮,他人成卫霍。 目断望君门,君门苦寥廓。 【鸳鸯】 唐·卢汝弼 双浮双浴傍苔矶,蓼浦兰皋绣帐帏。 长羡鹭鸶能洁白,不随鸂鶒斗毛衣。霞侵绿渚香衾暖,楼倚青云殿瓦飞。 应笑随阳沙漠雁,洞庭烟暖又思归。 【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 唐·卢纶 朝日照灵山,山溪浩纷错。 图书无旧记,鲧禹应新凿。双壁泻天河,一峰吐莲萼。 潭心乱雪卷,岩腹繁珠落。彩蛤攒锦囊,芳萝袅花索。 猿群曝阳岭,龙穴腥阴壑。静得渔者言,闲闻洞仙博。 欹松倚朱幰,广石屯油幕。国泰事留侯,山春纵康乐。 间关殊状鸟,烂熳无名药。欲验少君方,还吟大隐作。 旌幢不可驻,古塞新沙漠。 【长安雪后】 唐·喻坦之 碧落云收尽,天涯雪霁时。 草开当井地,树折带巢枝。野渡滋寒麦,高泉涨禁池。 遥分丹阙出,迥对上林宜。宿片攀檐取,凝花就砌窥。 气凌禽翅束,冻入马蹄危。北想连沙漠,南思极海涯。 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风吹。 【明冰篇】 唐·富嘉谟 北陆苍茫河海凝,南山阑干昼夜冰,素彩峨峨明月升。 深山穷谷不自见,安知采斫备嘉荐,阴房涸冱掩寒扇。阳春二月朝始暾,春光潭沱度千门,明冰时出御至尊。 彤庭赫赫九仪备,腰玉煌煌千官事,明冰毕赋周在位。忆昨沙漠寒风涨,昆仑长河冰始壮,漫汗崚嶒积亭障。 嗈嗈鸣雁江上来,禁苑池台冰复开,摇青涵绿映楼台。豳歌七月王风始,凿冰藏用昭物轨,四时不忒千万祀。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唐·崔泰之 南庭胡运尽,北斗将星飞。旗鼓临沙漠,旌旄出洛畿。 关山绕玉塞,烽火映金微。屡献帷谋策,频承庙胜威。 躞蹀临河骑,逶迤度陇旗。地脉平千古,天声振九围。 车马生边气,戈鋋驻落晖。夏近蓬犹转,秋深草木腓。 饯送纡天什,恩荣赐御衣。伫勒燕然颂,鸣驺计日归。 【赠梁州张都督】 唐·崔颢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采桑】 唐·张祜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长驱千里去,一举两番平。 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五君咏五首·魏齐公元忠】 唐·张说 齐公生人表,迥天闻鹤唳。清论早揣摩,玄心晚超诣。 入相廊庙静,出军沙漠霁。见深吕禄忧,举后陈平计。 甘心除君恶,足以报先帝。 【宿金河戍】 唐·张震 朝发铁麟驿,夕宿金河戍。 奔波急王程,一日千里路。但见容鬓改,不知岁华暮。 悠悠沙漠行,王事弥多故。 2.描写沙漠的句子【火热的沙漠】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单调的黄色,连一棵树木都没有,沙漠的广阔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疲倦,似乎永远走不出去似的.时近中午,太阳升得老高老高,晒得沙漠直冒烟.我们下车休息,支起凉篷,但沙子热得烫人,叫我们站不是坐不是.我第一次感到沙漠的可怕.【沙漠绿洲】无边的沙海中,点缀着一丛丛树木,那是沙柳.那一丛丛沙柳,给原本沉寂的沙海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为了能在缺水的沙漠中生存,沙柳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把根深深地扎在沙土之中,长达几十米,一直伸向有水源的地方.在这里,生命一旦产生,便很难消亡,因为艰苦的环境,往往可以养育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参考一下吧。 3.关于荒漠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 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香菱学诗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使至塞上》为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凉州宣慰,居河西节度使幕中。此诗即出塞途中所作。它叙写了作者奉命出使边塞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以及塞外沙漠的壮景奇观,歌颂了唐帝国的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和声威远震的边功,但作者对这次战争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 4.描写沙漠的句子有哪些一盘浑圆的落日贴着沙漠的棱线,大地被衬得暗沉沉的,透出一层深红;托着落日的沙漠浪头凝固了,像是一片睡着了的海。 沙漠地带气候顷刻之间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忽而天气晴朗,忽而风沙骤起。 无边无际的沙漠像黄色的大海,太阳照在上面,万点光亮闪耀。 那连续起伏的沙丘真像大海中的波浪一样。 沙漠上狂风袭来,沙粒飞扬,天昏地暗,这简直就是沙的世界,无你立足之地。 沙漠里滚烫的空气简直能把人蒸熟似的。 一个个沙浪向前涌动着,像一只无形的巨手,把沙漠揭去了一层,又揭去一层。 脚下的流沙是烫脚的,仿佛要化成焰红的岩浆一般。 平时乖得像猫一样的骆驼,一见到河水就发疯似的撒开蹄子猛冲,脑袋一下扎进河水里。 沙漠上有的是旋风,一股一股的,把黄沙卷起多高,像平地冒起的大烟,打着转在沙漠上飞跑。 一块苍翠的绿洲呈现在眼前,犹如一块绿宝石镶嵌在沙漠的边缘。 在我脚下几十米高的沙丘,像连绵起伏的山脉横贯东西。 在烈日的烘烤下,沙漠上升腾着一股股热浪,叫人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由于日照和云影的作用,这个广阔无垠的大沙漠,竟幻成一片碧蓝明净的大海。 沙漠一望无际,浩浩渺渺,人在其中,顿时显得那么的渺小。 一提起沙漠,人们便会因为它的荒寂和苍凉而生畏。 车窗外是无边的戈壁荒漠,在火辣辣的阳光下,蒸腾着滚滚热浪。 为了能在缺水的沙漠中生存,沙柳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把根深深地扎在沙土之中,长达几十米,一直伸向有水源的地方。 站在下面看沙丘,沙丘简直像是一个横卧着的巨人,同它相比,我就像是一个“小人儿国”的公民。 向上望去,那些正在爬沙坡的人在金黄色底幕的映衬下,有如多彩的流动色点……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这片凸起于地面的沙丘,与蓝天、夕阳融为一体,看上去烟波浩渺,如画如梦,真让人怀疑这是不是“海市蜃楼”。 爬沙丘比登山还难,脚踩到沙丘上,软绵绵的沙子就将你陷下去,而且沙子还要往下滑,你就会被送到原处。 沙漠平展展的,一直铺到天边,在天和地接头的地方,起伏地耸立着锯齿形的沙丘。 无情的烈日如火焰般毫无遮挡地喷吐到大地上,广袤的沙漠被烘烤得像个蒸笼,热气逼人。 苍茫的戈壁滩像黄色的大海,太阳照在上面,万点光亮闪耀。 好 段 沙漠上白雾茫茫,什么景物也看不到。朝霞出来时,雾色逐渐由白变红,沙漠上红艳艳的太阳像只硕大的红玛瑙,光彩迷人极了。 广袤的大漠,死寂的沙海。雄浑、静穆,板着个脸,总是给你一种单调的颜色:黄色、黄色,永远是灼热的黄色。 仿佛大自然在这里把汹涌的波涛、排空的怒浪,刹那间凝固了起来,让它永远静止不动。 火红的太阳越升越高,照射着这沙海上无声的“波浪”。 刹那间,大沙漠上升腾起一片灰蒙蒙的沙雾。我们乘坐越野车在沙漠上艰难地行驶。 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单调的黄色,连一棵树木都没有,沙漠的广阔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疲倦,似乎永远走不出去似的。时近中午,太阳升得老高老高,晒得沙漠直冒烟。 我们下车休息,支起凉篷,但沙子热得烫人,叫我们站不是坐不是。我第一次感到沙漠的可怕。 落日的余晖给沙漠涂上了一层红色,灼人的热气在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徐徐拉开的昏暗的天幕,它把整个沙漠都笼罩了。傍晚的沙漠显得更加苍凉和悲壮。 我骑着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在沙漠上悠闲地走着,身后留下两行深深的蹄印。远处有几个不大的沙丘,据向导说,在刮狂风的时候,沙丘会被吹得到处跑。 转过沙丘,我们终于看到了古城堡的遗迹。那几处久经风沙侵蚀的残垣断壁,在浩瀚的沙漠上显得那样凄凉。 夜幕降临,一抹惨红的弯月高悬在天边,漠然地注视着这片荒凉之地,带着几分冷然和压抑,西风呼啸,让整个沙漠充斥了一股萧杀之气;唯有孤零零的砂岩冷冷地瞪着这一切,似乎还在期待这里能变得喧嚣和热闹,但令它感到绝望的却总是:生命在砂砾下死亡,砂砾在生命下荒凉。 5.描写沙漠的诗句郑吉驱旌坐见迎,长驱登塞垣。--平胡【唐】李隆基 大漠行 【唐】崔湜 单于犯蓟壖。--从军行【唐】王昌龄 日暮沙漠陲,孤城四面空,胡寇萧条幽朔清,岐路间。--淇上酬薛三据,慨然思卫霍,雨雪犹飞鸿雁山,茫茫见沙漠。秋风起边雁,沙翻大漠黄,孤城落日斗兵稀。倚剑对风尘。--燕歌行【唐】高适 大漠风沙里。漠漠边尘飞众鸟。 萧关逢候骑,东园桃李长相忆,按节出皇都,快走踏清秋。 穷徼上幽陵。--与独孤渐道别长句。--送李将军【唐】刘长卿 草上孤城白。--送崔融【唐】戴叔伦 绝漠秋山在。 火绝烟沉右西极。--早春边城怀归【唐】崔湜 建牙连朔漠,飞骑入胡城,兼呈严八侍御【唐】岑参 萧条万里外,长城雨雪边。--信安王幕府诗【唐】高适 身逐塞鸿来万里。总戎扫大漠。--从军行【唐】王维 十年通大漠。云沙泱漭天光闭,骠骑略萧边。--马诗【唐】李贺 一去紫台连朔漠,阳关旧路通。 征蓬出汉塞,鼙鼓喧喧动卢谷。北堂萱草不寄来。 阳春半。 三军遥倚仗,萧索边心常不乐,力战烟尘里,万里相驰逐。一扫清大漠。 山嶂连绵不可极。--边上【唐】齐己 大漠风尘日色昏。百花芳树红将歇。马蹄冻溜石。--故城曲【唐】温庭筠 广漠杳无穷,手披荒草看孤坟。 崆峒异国谁能托。擒生绝漠经胡雪。寒日生戈剑,悠然去玉门,包虎戢金戈。韩君拜节偏知远。--横吹曲辞·出塞【唐】沈佺期 漠漠沙堤烟,白日黄云昏。--发白马【唐】李白 大漠沙如雪,胡毳暖生冰,路远辛勤梦颜色,怀旧长沙哭楚云,不须天子筑长城,溅血染锋铓,华筵槿正荣。--边城晚望【唐】许棠 誓将绝沙漠,鱼丽合阵武威川。--出塞【唐】虞世南 绝漠蓬将断,都护在燕然,瑶台苑,一战擒单于。何当金络脑,耕作五原多,万碛千山梦犹懒,云阴月黑风沙恶,火号出不得。旌旆悠悠静瀚源,兼寄郭少府微【唐】高适 惟昔李将军。--白马篇【魏晋】曹植 穷荒绝漠鸟不飞,日堕迥沙中。南山木叶飞下地。--古塞下曲四首【唐】贯休 鼓角雄山野。马行高碛上,遥闻公主愁黄鹤,吁嗟倦寝兴,谷静山空左北平,长城未解围。近见行人畏白龙。边城何萧条,二月兰皋绿未还。 --蓟中作【唐】高适 北上登蓟门,河塞阴沉海色凝。但使将军能百战,归雁入吴天,堤西雉子斑,扬声沙漠陲,龙蛇入战场。 --塞上【唐】高适 大漠穷秋塞草腓,万里出长平。--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唐】崔日用 关头落月横西岭。--咏怀古迹【唐】杜甫 昼伏宵行经大漠,一一向潇湘。 汉将纷纭攻战盈,塞下凝云断北荒,燕山月似钩。--横吹曲辞·出塞【唐】耿湋 阴风吼大漠。流膏润沙漠。阵云不散鱼龙水,属国过居延,红旗半卷出辕门,玉门关,昏昏朔气聚群羊。科斗连营太原道。--缚戎人【唐】白居易 策马自沙漠。 少小去乡邑。 大漠孤烟直,北海蓬根乱上天。--从军行【唐】崔融 大漠羽书飞,阴云摇旆旌,独留青冢向黄昏,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 6.描写沙漠的句子【火热的沙漠】 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单调的黄色,连一棵树木都没有,沙漠的广阔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疲倦,似乎永远走不出去似的。时近中午,太阳升得老高老高,晒得沙漠直冒烟。我们下车休息,支起凉篷,但沙子热得烫人,叫我们站不是坐不是。我第一次感到沙漠的可怕。 【沙漠绿洲】 无边的沙海中,点缀着一丛丛树木,那是沙柳。那一丛丛沙柳,给原本沉寂的沙海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为了能在缺水的沙漠中生存,沙柳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把根深深地扎在沙土之中,长达几十米,一直伸向有水源的地方。在这里,生命一旦产生,便很难消亡,因为艰苦的环境,往往可以养育伟大而顽强的生命。 参考一下吧 7.描写沙漠的古诗整首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出自: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翻译: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扩展资料: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燕瑾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使至塞上 8.形容沙漠 的古诗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王维·唐)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白马篇【魏晋】曹植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唐】岑参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发白马【唐】李白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诗【唐】李贺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唐】杜甫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缚戎人【唐】白居易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蓟中作【唐】高适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唐】高适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塞上【唐】高适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唐】高适 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信安王幕府诗【唐】高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