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源头的诗句1.《观书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说诗》 年代: 清 作者: 宋湘 三百诗人岂有诗,都成绝唱沁心脾。 今人不讲源头水,只问支流派是谁。 3.《已亥杂诗 48》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万事源头必正名,非同综核汉公卿。 时流不沮狂生议,侧立东华儜佩声。 4.《李参政生日》 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泻出清明醉眼醒,都人弹指祝前星。 凭谁提起源头话,治国齐家要六经。 5.《偶题》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2.关于源头的诗句1.《观书有感》年代: 宋 作者: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说诗》年代: 清 作者: 宋湘三百诗人岂有诗,都成绝唱沁心脾。 今人不讲源头水,只问支流派是谁。3.《已亥杂诗 48》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万事源头必正名,非同综核汉公卿。 时流不沮狂生议,侧立东华儜佩声。4.《李参政生日》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泻出清明醉眼醒,都人弹指祝前星。 凭谁提起源头话,治国齐家要六经。5.《偶题》年代: 宋 作者: 朱熹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3.关于“源头”的诗句有哪些1.《观书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说诗》 年代: 清 作者: 宋湘 三百诗人岂有诗,都成绝唱沁心脾。 今人不讲源头水,只问支流派是谁。 3.《已亥杂诗 48》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万事源头必正名,非同综核汉公卿。 时流不沮狂生议,侧立东华儜佩声。 4.《李参政生日》 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泻出清明醉眼醒,都人弹指祝前星。 凭谁提起源头话,治国齐家要六经。 5.《偶题》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4.形容源头的词语枯本竭源 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尽;源:源头。指损害事物的根基。 出处:《人民日报》1959.10.12:“必须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机,使之能够继续繁殖,不要枯本竭源。” 木本水源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水木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穷源竟委 穷、竟:彻底推求;源:水流的源头;委:水的下流。比喻彻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出处:《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穷源溯流 源:河流发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出处:清·王十禛《然灯记闻》:“为诗要穷源溯流,先辨诸家之派。” 同源共流 有同一源头、流向。比喻同一,统一。 沿波讨源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出处:晋·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