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手工艺的诗句有哪些1、针线倦拈,帘帏低卷,别般风味。——宋 杨无咎《柳梢青》 释义:做针线已经累了,散乱地拿着针。帘幔低垂,别有一番滋味。 2、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宋 李重元《忆王孙》 释义:夏天躺在竹床上,吃冰好的瓜凉滋滋的,慵懒地穿针引线,无梦长长的。 3、强拈针线解春愁,只是无情绪。——元 赵雍《玉耳坠金环》 释义:勉强自己拿起针线解导春愁,只是没什么情绪。 4、启贴理针线,非独学裁缝。手持未染彩,绣为白芙蓉。——唐 孟郊《古意》 释义:开始学针线,也并不是学习裁缝。用不是彩色的线,绣一朵白色芙蓉。 5、日理丝机,宵拈针线。——宋 陈德武《踏莎行》 释义:不管是白天夜晚,都在忙着做针线活。 6、针线曾劳玉指柔。——宋 孙惟信《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释义:这针线,曾经让玉手怎样的劳累过。 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 孟郊《游子吟》 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8、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唐 孟郊《织妇辞》 织妇织出来的好布,自己身上穿的却是蓝色粗布。 9、跳出红炉,身无烧烙。水云游历非流落。——元 善住《谒金门·赠雕銮匠》 释义:出入红铁炉,身体完好。四处游历并非是流浪人。 10、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明 梅之焕《题李太白墓》 释义:李白墓前来来往往,在此作诗的不都是鲁班门前搬弄斧头,自不量力。 2.关于手工干活的诗句手工干活的诗句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为两个词组,而不是两句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