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跟哲学有关的诗句

1.关于哲学的诗句

1、《临江仙·送钱穆父》——宋代: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 通:樽)

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2、《鹊桥仙·纤云弄巧》——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3、《断句》——宋代:苏麟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译文: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4、《蜂》——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5、《小松》——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2.含有哲学的诗句

含有哲学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哲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全面地看问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人们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哲理:反映了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3.关于哲理的诗句有哪些

您好。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

4.关于哲学的诗句、成语或警句

哲学名言名句汇总 ------------------------------------------------------- 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

——叔本华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泰勒斯 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 ——费希特 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

——黑格尔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奥古斯丁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

——费尔巴哈 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 ——古德尔 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 ——谢林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

——叔本华 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 ——爱尔维修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

——尼采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 ——培根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

——霍布斯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康德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

——斯宾诺莎 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 ——洛克 没有物体,只有运动。

——伯格森 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 ——胡塞尔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

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海德格尔 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海德格尔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荷尔德林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维特根斯坦 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 ——卢卡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卡西尔 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

——梅罗.庞蒂 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福柯 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 ——利奥塔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

——罗素 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 ——托马斯.阿奎那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

——罗尔斯 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黑格尔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伽达默尔 本文之外,别无它物。

——德里达 存在就是统摄。 ——雅斯贝尔斯 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

——蒙田 谁占有法律语言谁就占有相关的资源和利益。 ——布迪厄 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

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象D?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 ——哈耶克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 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 ——柏拉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茨 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

——孔德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卡尔.波普尔 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

——马基雅维利 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靠自己。 ——卢克莱修 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帕斯卡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 ——赫拉克利特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毕达哥拉斯 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伊壁鸠鲁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 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 ——阿那克西曼德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 习惯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导。 ——休谟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 人在生存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动工具。

——霍尔巴赫 作为瞬间,它当然是短暂的……然而,它却是决定性的,是充满永恒的。 ——克尔凯郭尔 我象村里最年轻的人一样年轻,象村里最年迈的人一样年迈。

——泰戈尔 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 ——康德 水是最好的。

——泰勒斯(古希腊) 苏格拉底,从不著书立说,推崇“无拘无束的辩论或讨论”。比较出名的一句是,他被法庭判死刑后安详地说——。

5.含有哲理的诗句

1、诗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释义: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情结和风花雪月无关。

2、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出自: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释义: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只是匆匆过客,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3、诗句: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出自:元代张鸣善的《普天乐·咏世》

释义: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于离别。

4、诗句: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出自:唐代张谓的《题长安壁主人》

释义:世俗的人互相结交需要以黄金为纽带,黄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5、诗句: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出自:宋代朱敦儒的《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释义: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

6.反映哲理有关的古诗句

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7.关于“人生和哲学”的诗词有哪些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红楼梦《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注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