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科技

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一 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名著简介具有辉煌成就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孕育了丰富的天文典籍,古代天文学家以他们饱蘸知识的笔墨写下了许多著名的篇章,给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天文学遗产.历法著作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包括年、月、日、时、节气的安排,还包括日、月、行星运动,交食,晷影,漏刻,恒星出没,天空分区,等等.因此,中国古代历法有现今天文年历的性质.现在保留下来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夏小正》相传是夏代(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历书.其中记载有人们由观察天象和物候决定农时季节的知识.它原是《大戴礼记》中的一篇,后来单独成册流传.据考证,正文只有四百多字.就天文知识来说,它按十二个月的顺序记述了每月的星象,如早晨和黄昏出现在南方的星星,北斗柄的指向,银河在天空的位置,太阳到了恒星间什么地方等.此外还有每月的气象、物候以及应该做的农事和政治活动.例如:“正月,启蛰,……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这里“鞠”和“参”都是星名,“斗柄”就是北斗七星组成勺子形的把子.这部书是否夏代的历书,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但它至迟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已经成书,而且根据书中反映的天象等情况,说明确有更早时代的资料.自汉代(公元前205年到公元后220年)起,就有完整系统的历法著作留传到现在,包括在各历史朝代中颁行过的和没有颁行过的历法共约一百种,绝大部分收集在《二十四史》的《律历志》中,这是研究中国历法的资料宝库.现择要略作介绍.《三统历》,西汉刘歆(?-23)作,一般认为是根据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邓平、落下闳等人创作的《太初历》稍加修改而成.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历法,后世历法的基本内容这时大体都已具备.《三统历》共有七节:统母,纪母,五步,统术,纪术,岁术,世经.统母和统术讲日月运动的基本常数和推算方法,包括回归年、朔望月长度、一年的月数、交食周期、计算朔日和节气的方法等;纪母、纪术和五步讲行星的基本常数和推算方法,包括五大行星的会合周期、运行动态、出没规律、预告行星位置等;岁术讲星岁纪年的推算方法;世经讲考古年代学.《三统历》还明确规定,以无中气的月份置闰,并选取一个“上元”作为历法的起算点.《三统历》的这些内容,对后代历法影响极大,有的沿用至今.清代学者钱大昕(1728—1804)、李锐(1773—1817)、董佑诚(1791—1823)等人都曾对《三统历》做过详细研究,日本、法国学者还把它译成日文和西方文字.《乾象历》,汉献帝建安十一乍(公元206年)刘洪(约135—210)作.它对月亮运动的研究有了新进展,首次提出月亮近地点的移动(过周分),从而算出近点月长度,并在一近点月里逐日编出月离表,又首次提出黄白交角是六度(兼数),首次提出交食计算中推算食限的方法,这些都对后代历法影响很大.《皇极历》,隋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刘焯(544—610)作,未颁行.《皇极历》考虑太阳和月亮视运动不均匀来计算日月合朔的3 时刻,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①.为了求得任意时刻的定朔改正值,又创立了任意间隔二次差内插法的公式.这在中国天文学史和数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后代历法计算日月五星运动使用的内插法多继承《皇极历》的方法并继续发展.《大衍历》,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僧一行(683—727)作,后经张说(667—730)和陈玄景整理成文,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颁行,使用到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传入日本,在日本使用近百年.《大衍历》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共有历术七篇,讲具体计算方法.另有历议十二篇(其中略例三篇),讲历法的理论问题,是一行为《大衍历》写的论文,通称《大衍历议》.《大衍历》的制定是从制造仪器开始的,经过实际观测确定基本天文数据,这是科学的方法.经过《大衍历》的制定,对太阳月亮运动不均匀现象有了正确全面的了解.通过实际观测,破除了一千年来流传的“寸差千里”的谬说.在计算方法上,《大衍历》创不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的公式,比起《皇极历》来又是一个进步.《授时历》,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郭守敬(1231—1316)作,次年颁行.明代《大统历》继续用它的方法,前后共使用三百六十多年,是古历法中行用最久的,也是在天文数据、计算方法各方面发展到高峰的一种历法.中国古典系统的历法到此为止,以后就有西方天文知识传入并影响到历法的编算.现存《元史·历志》里的《授时历经》上下篇是郭守敬在王恂(1225—1281)初稿基础上重新编定的.当时《授时历》虽已颁行,但各种数据用表、推步算法没有定稿.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王恂不幸去世,由郭守敬一人主持完成.他“比类编次,整齐分秒,裁为二卷”.《授时历》共有七部分,内容相似于《大衍历》;但采用等间距三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五星位置,又用弧矢割圆术和类似球面三角的方法根据太阳黄经求它的赤经赤纬,这两种方法在天文学史和数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有许多中外学。

2.关于科技的诗句有哪些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卢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6.《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3.描写科技发展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科技发展的诗句列举如下:1、有感科技发展 乾坤日月当依旧,昨夜今朝却异同。

北国晨辞吟雪瑞,南疆午至赞花红。捷传航母新犁海,喜报飞船再射穹。

极速骋驰图更远,规绳目的务交融。作者: 三多斋自语2、赞科技孵化城 追星逐月日千里,创发研转生产力。

见微知著搭航母,倒海翻江成利器。今秋论书纸谈兵,明春枪弹布阵地。

大厦集聚弄潮儿,凤凰飞出紫烟起。作者任庚远,笔名鲁远,著名诗人。

中国诗歌网齐鲁致远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作家报编辑记者、《诗词之友》山东烟台工作站站长、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出版个人诗集《超越》,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政务论文200多篇。3、有人在月亮上打手机——致“天眼”探空 这些黑洞并不为我们所知 所有的尘埃在眼前一闪复又熄灭 我在光中写下的预言并不能说明什么 我的近视镜在夜里加速穿行 风暴来临:无可仰视,它依然疯狂 那个在月亮上打手机的人满怀心事 那个在搜寻地外文明蛛丝马迹的人 沉默不语,来自星星的你现在还好么 我们猜想,陆地永不会升空 大气和海洋的宽幅并不能限制我 然而,我手中的导航定位系统真是个好东西 锅盖口径大小与分辨清晰度向来成正比 现在突破:我把灵感集中于喀斯特洼坑中央 你知道,洞穿宇宙迷雾的利器是什么吗 我在高频亚毫米波中不断感受着飞天梦 它不十分真实,而我们的眼睛却在暗中探测 它会看得更远,致广大而尽精微 它是国土、油田、湿地和景区萌生的喜悦 它是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微波背景辐射 的超精细结构,神秘、舒缓而无穷远 它是大射电:铸天镜阵列的红光与紫光 无所不能的千里眼,引导、激励并提升我们 它是我们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探究暗能量本质 的起源与引力波源,并与我们紧紧融为一体 作者张笑春,男,湖南桃源人,生于新疆。

当代诗人、随笔作家。曾获《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年鉴(2018年卷)》散文特等奖、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新疆首届“雪莲杯”新秀诗人奖若干。

代表作有《泉水》《在路上》《探索者》《两个杯子》《关雎声声》等。4、念奴娇·科技兴邦曲 沐血新铸,苍生祝,百年屈辱不复。

改革开路,春风拂,富强民主初谱。神舟飞宇,蛟龙潜域,腾跃纵神武。

山河鸿图,贤聚天下翘楚。遥忆共和戎伍,烽火万骨枯,钟鼎作古。

竭虑清夙,度万苦,联袂共创神服。嫦娥月赴,神姿慢回顾,中华英武。

科技兴复,且看今朝同筑!作者:隐墨留白,大学生一枚,希望能够参与,写写诗歌,陶冶情操,锻炼自己。5、墨子传信 必须克服阳光背景噪声干扰 必须解决信道或链路耗损问题 这令人烦恼的太阳光谱呀,宁静的夜晚 多么清晰。

自由空间分发的量子密钥 已全部导入你隐蔽的花园中心,没有什么 能使它们再调皮捣蛋了 这时,白姑娘回来了 白姑娘顺手摘取了一枝花 百花园开始藏匿易散的光和水分 至于什么是高效耦合,什么是空间维度 的窄视场滤波,管它呢 只要母亲的视力尚好,她的脚力 尚可在地面来回度量宛转的鸟鸣 这样,我的幸运星就会降临了 它是高蹈而低调的量子星座 它常常是说话的白昼和有星星的夜晚 它是合理纠缠的广大现实,大尺度亮相 隐形传态的美人,并与我们高度契合 注:“墨子号”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6年8月16日发射升空,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目前,它在国际上成功实现了首次星地量子通信,被国际权威人士称赞为“应对了白天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的一个重要挑战”,是一项“卓越的成就”。

作者张笑春,男,湖南桃源人,生于新疆。当代诗人、随笔作家。

曾获《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年鉴(2018年卷)》散文特等奖、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新疆首届“雪莲杯”新秀诗人奖若干。代表作有《泉水》《在路上》《探索者》《两个杯子》《关雎声声》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