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吴三桂有关的诗句

1. 描写吴三桂的诗句

喝火令

世乱金瓯破,枭雄意气高。任他樯橹自身漂。铜鼎欲知归处,须看我抽刀。

赤心昭明月,清风不折腰。奈何流寇戏吾娇。一怒冲冠,一怒马萧萧。

一怒令旗横指,国阼顿时夭。——诗酒仙

醉高歌

笑谈今古英雄,我说吴公有种。

洪流群鲫随波涌,怕死贪生饭桶。

男儿气势如虹,日月流光似梦。

人生不惧天作弄,命运双拳掌控。——诗酒仙

圆圆曲

清·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夭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2. 描写吴三桂的诗句

喝火令 世乱金瓯破,枭雄意气高。

任他樯橹自身漂。铜鼎欲知归处,须看我抽刀。

赤心昭明月,清风不折腰。奈何流寇戏吾娇。

一怒冲冠,一怒马萧萧。 一怒令旗横指,国阼顿时夭。

——诗酒仙 醉高歌 笑谈今古英雄,我说吴公有种。 洪流群鲫随波涌,怕死贪生饭桶。

男儿气势如虹,日月流光似梦。 人生不惧天作弄,命运双拳掌控。

——诗酒仙 圆圆曲 清·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夭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3. 求吴三桂的一首诗

月白风清星眨眼,英雄美人无限欢。

适才倒浇红蜡烛,此番又掉夜行船。

偷香粉蝶餐花元,戏水蜻蜓上下旋。

乐极情浓无限趣,灵龟口内吐清泉。

[好梦佳时难长远啊!两人温柔难分时,出军号角紧紧吹,没办法,吴三桂只好拜别新欢……]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和关于吴三桂的介绍中,都描写吴三桂与陈圆圆在田弘遇相赠之前曾有交往,甚至是书信往来。并且还有吴三桂给陈圆圆的一首诗为证。

诗是这样写的:

华筵回首忆当时,别后萧郎尚寄诗。

人说拈花宜并蒂,我偏种树不连枝。

鸳衾好梦应怀旧,鲛帕新题令赠谁?

料忆秋风寒塞外,有人犹写断肠词。

录用此诗的人也说诗非吴三桂所作,乃是他人代笔。其用意无非就是想印证吴三桂如何贪恋美色,以至导致后来的“一怒冲冠”。

4. 求吴三桂的一首诗

描写“吴三桂”的诗句有: 世乱金瓯破,枭雄意气高。

任他樯橹自身漂。铜鼎欲知归处,须看我抽刀笑谈今古英雄,我说吴公有种。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 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 锦州总兵 吴襄之子, 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 武科举人。

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1] 。崇祯十七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

顺治六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 永历帝。康熙元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 昆明。

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 三藩。 康熙十二年,下令撤藩。

吴三桂自称 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 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

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

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 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上述诗句全文如下:(1)《喝火令》诗酒仙 世乱金瓯破,枭雄意气高。

任他樯橹自身漂。铜鼎欲知归处,须看我抽刀。

赤心昭明月,清风不折腰。奈何流寇戏吾娇。

一怒冲冠,一怒马萧萧。一怒令旗横指,国阼顿时夭。

(2)《醉高歌》诗酒仙 笑谈今古英雄,我说吴公有种。洪流群鲫随波涌,怕死贪生饭桶。

男儿气势如虹,日月流光似梦。人生不惧天作弄,命运双拳掌控。

(3)《圆圆曲》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夭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5. 吴三桂的一首诗

月白风清星眨眼,英雄美人无限欢。

适才倒浇红蜡烛,此番又掉夜行船。 偷香粉蝶餐花元,戏水蜻蜓上下旋。

乐极情浓无限趣,灵龟口内吐清泉。[好梦佳时难长远啊!两人温柔难分时,出军号角紧紧吹,没办法,吴三桂只好拜别新欢……]那些能触动人情感之弦的诗词……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 乐府《古艳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诗经《王风-黍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韩诗外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曹操《短歌行》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李白《秋风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纳兰性德《浣溪沙》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李商隐《无题》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苏轼《江城子》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陆游的《钗头凤》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李煜《浪淘沙》人生无根蒂, 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 此已非常身 --- 陶渊明《杂诗》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 李商隐《锦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 王国维《蝶恋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题都城南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欧阳修《玉楼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 红楼梦 《葬花吟》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 徐志摩 《致梁启超》PS:另附2首LL喜欢的月白风清星眨眼,英雄美人无限欢。适才倒浇红蜡烛,此番又掉夜行船。

偷香粉蝶餐花元,戏水蜻蜓上下旋。乐极情浓无限趣,灵龟口内吐清泉。

梦幻尘缘,伤心情动,莺莺远去,盼盼楼空。倩女离魂,萍踪莫问。

扬钩海畔,谁证前盟;把臂林边,难忘往事。金莲舞后,玉树歌余,桃叶无踪,柳枝何处?嗟乎,萍随水,水随风,萍枯水尽;幻即空,空即色,幻灭空灵。

能所双忘,色空并遣;长歌寄意,缺月难圆。

6. 描述吴三桂和陈圆圆的名句是什么

清·吴伟业《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痛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我恋, 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下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惊田窦家, 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 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 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 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 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浆去如飞, 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 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 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 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暮, 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 捡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 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 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 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 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 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 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 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 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 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 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 乌粕红经十度霜。 教曲技师怜尚在, 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合是衔泥燕, 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樽前悲老大, 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 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 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 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 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 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 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宫起鸳鸯宿, 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 屉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 珠歌翠舞古凉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 汉水东南日夜流!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

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为翰林院编修,官至左庶子。 明亡后曾与侯方域相约终隐(见《怀古兼吊侯朝宗》自注),但迫于清廷的压力,还是应召北上,当了国子监祭酒,一年多后即辞职南归。

有《梅村家藏稿》。 。

7. 和山海关有关的诗句

《山海关》——黄洪宪

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

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

《重登山海关城楼》——孙承宗

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

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群雄骄语曰,一剑几经过。

《宿山海关》——函可

重关犹未度,破衲早生寒。大海依然险,危峦空白攒。

乡书万里绝,鼓角五更寒。敢望能生入,回头仔细看。

《山海关》——魏源

严城当子夜,百道起边声。

岛屿天风起,如闻鸭绿兵。

《山海关》——闵 的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塞上曲•送王元美》——李攀龙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

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

8. 和山海关有关的诗句

《山海关》——黄洪宪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

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

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重登山海关城楼》——孙承宗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

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

群雄骄语曰,一剑几经过。《宿山海关》——函可重关犹未度,破衲早生寒。

大海依然险,危峦空白攒。乡书万里绝,鼓角五更寒。

敢望能生入,回头仔细看。《山海关》——魏源严城当子夜,百道起边声。

岛屿天风起,如闻鸭绿兵。《山海关》——闵 的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还。《塞上曲•送王元美》——李攀龙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

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

9. 历史上与吴三桂有关的事件有哪些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身高约合现今1.73米。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明天启末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曾在北京短暂逗留,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吴伟业称其为“白皙通候最少年”。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 ,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 ,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发兵二十余万亲率大军,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

不久,吴三桂又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并平灭陕西等地的流寇余部,并灭四川军阀张献忠,结束了其在四川建立的暴虐政权。清顺治十四年(1657),会同清军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区。十六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清廷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兼辖贵州省,永镇云贵。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

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 。其孙吴世璠 继位 ,退据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清史稿》有吴三桂本传。

本是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却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敢为爱情失去江山的人,使一代枭雄李自成命丧其手的人。诸多的悲剧与无奈造就了他色彩鲜明、复杂多变的人生性格: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迸发……然而,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却又是最最关键的筹码。曾左右了当时的历史走向。因此,后人对其评价多是毁誉参半、亦扬亦异的。很难勾勒出他本身的性格及其演绎出的那些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变故。

1. 有关吴三桂的资料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明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 ,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 ,请清兵入关讨李。李自成害怕清兵入关,决定「灭吴保关」,,4月13日,发兵二十馀万由李自成亲率大军,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多尔衮,引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 ,(传说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掳劫,吴梅村有诗证:「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受清封平西王。不久,他又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镇压陕西、四川等地的反清农民军。清顺治十四年(1657)受平西大将军,会同清军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区。十六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并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被清廷晋封为亲王,兼辖贵州省,形成割据势力。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 。其孙吴世璠 继位 ,退据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

由于吴三桂作为汉人,一直与满清勾结,故他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一直被视为「汉奸」的写照。 清朝张茂稷〈读史偶感〉:“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又思亲。”

吴三桂与「圆圆曲」

吴三桂降清后,文人对之讽刺不绝,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吴伟业所写的「圆圆曲」。

由于世人将吴三桂变节归咎于其爱妾陈圆圆被掳,令吴三桂为夺回陈氏而出卖国家,吴梅村以西施讽今,谱下七言长诗「圆圆曲」,指出陈圆圆无一丝损害国家之举,责任应在吴三桂。

虽然晚清名家王国维比较圆圆曲与唐化诗人白居易之长恨歌时认为前者不若白氏之平白,境界逊后者一筹。然无可否认,吴伟业能将西施与陈圆圆之际遇融合得丝丝入扣。但最令吴三桂介怀的却是诗中中段几句与西施无关,矛头直指吴三桂的诗句: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此段不但为陈圆圆开脱,更露骨地讽刺吴三桂卖国外另一令人不齿的原因:其家人均因其投清而被李自成所杀。吴三桂曾出重金希望吴伟业删改上述几句,然为吴伟业所拒绝。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